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详细流程、内容和形式

要非常详细的,最好能找几幅图

科举设置的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8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
清趋向衰落。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初创 在隋朝以前,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荐举任官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乡举里选,垄断仕途。品评士人、选拔官吏时,强调士庶之分和门第高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加之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存在“官多民少,十羊九牧”,“清干良才,百分无一”的现象,使荐举制积弊暴露无遗。隋朝立国后果断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
  隋朝科举考试属初创阶段,为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相结合。开皇七年(587)定制,每年各州荐举贡士3人入京考试,成绩优异者称秀才。十八年(598)分科考试,当时仅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由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总管、刺史荐举考生。隋炀帝即位后,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要标志。由于科举考试公开进行,有规定的知识结构作为公认的主要录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平等地公开竞争,尽管此制当时尚不完备,但已显示其选拔人才的一定优越性。科举制度的产生适应了封建社会政治发展
的需要,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朝廷,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被后来历朝所沿用。
  形成与完备 唐承隋制,使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举分两种:①常科,岁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其中秀才科为尤异之科,录取者甚少,高宗时即废;明法、明书、明算考选专业人才,“虽常行,但不见贵”,故明经、进士成为常科主要应试科目。②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制科名目繁多,其中较常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科举考生来源有:由各级学馆荐举者称生徒;经州县荐举者称乡贡。乡贡名额由中央分配,上郡岁 3人,中郡2人,下郡1人,有才能者不受名额限制;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均可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考试,逐级选拔到京师,会同生徒参加尚书省考试。应制科试者有现任各级官吏和业已进士、明经登第授官之人,大都由大臣荐举。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当时有才识之士大都愿报考进士科,百人仅取一、二人;而明经科主要考核对经典之记忆,常十取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制科是按形势需要设科,命题大都与政事有关,往往出现有识之士利用策试大胆直言,针砭时弊,提出改革政治主张,其中曾涌现出一批有作为的政治家。唐代已有较正规的考试程序与考试规则。常科录取等第一经尚书省礼部试合格后,明经科为四等,进士科分甲乙科,但仅获出身,须再经吏部试后方可入仕。吏部试项目有四:一曰身,指形貌端正丰伟;二曰言,指语言清晰有条理;三曰书,指书法遒美;四曰判,指判案文词是否得当,考察吏治能力。制科分五等,但仅从第三等录取,称甲科,四、五等为乙科;登第后立即授官,升擢较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设武科考试,由兵部主考,课试方法如文职明经、进士考试之制。武科考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以及马枪、翘关、负重等,从考生中录取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材气且可为统帅者。如文职官吏要求参加武选,则取身高六尺以上、年龄四十以下,强勇且能统率部队之人。科举考试类别
童生试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 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详细流程、内容和形式
科举设置的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
1. 童试:这是科举的入门阶段,考生需通过地方级的县试和府试,方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考试。2. 乡试:在童试合格后,考生参加由各省举办的乡试。每三年一次,合格者称举人,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3. 会试:举人可参加由中央政府在京城主持的会试。会试合格者称贡生,有资格进入殿试。4. 殿试:殿试...

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
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1.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影响。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程序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1、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2、乡试。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过程及有关规定。
(2)院试。童生参加考中为秀才,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3)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4)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举人参加,取中者称“贡生”,第一名叫“会元”。(5)殿试。会试后即可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面试和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

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童试:这是科举考试的最初阶段,考生需要在县、府两级考试中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阶段。2、乡试:在童试合格的基础上,考生需参加乡试,由各省主持,每三年一次。乡试合格者将被称为举人,取得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县试、府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层级。考生需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由皇帝亲自审批,方可成为官员。考试形式为笔试,注重考察考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应用能力。科举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儒家经典,还要求其具备文章写作、诗词创作等技能。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意义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

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详细过程
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详解
一、院试 院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关。在诸多门槛之后,通过了县级考试的士子们方能参加院试。院试分为两次,废卷次和会试次。废卷次非常重要,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竞争。通过废卷次的士子才能进入会试。院试前要进行各种宣传和预警,来提高考生的紧张程度。考试形式是九十分钟的笔试,主要题型是议...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