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为什么各国没有采用儒家思想,而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并获得成功

如题所述

1、这涉及到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的诉求以及儒家和法家不同的思想主张。概括来说就是:各诸侯国争霸需要的是“强力”,而法家思想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而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反对杀伐,与当时各诸侯的需要格格不入,所以不被采纳。

2、具体介绍:
①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被秦国所灭,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纪年。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灭亡了。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之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韩、赵、魏跻身强国之列,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国分别是:燕、赵、魏、韩、楚、秦、齐。除最为强大七雄外,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越、巴、蜀、宋、中山等“千乘之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公国、鲁、滕、邹、费等,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为七雄所灭。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战国”之名,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公元前453年,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大家族打败智氏,继而瓜分晋国,奠定了战国七雄的基础。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后启大秦帝国,中续百家争鸣,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而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战国时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的雏形。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富国强兵,兼并其他国家,争取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至少不会被吞并。所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富国强兵的思想。
②法家思想: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正是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等一系列主张符合了当时战争的需要,所以被采纳了。
③儒家思想:儒家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的局面下,其主张无助于争霸的需要和一统天下的需要,所以也就不被统治者所重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4
  因为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大国长期争霸,实力决定国家的存亡。孔子的主张虽然有利于统治,但难以解决社会变革,国家统一的问题,而法家思想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所以都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富国强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1-14
因为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的国情

战国时期为什么各国没有采用儒家思想,而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并获得成功...
1、这涉及到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的诉求以及儒家和法家不同的思想主张。概括来说就是:各诸侯国争霸需要的是“强力”,而法家思想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被采纳并获得了成功。而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反对杀伐,与当时各诸侯的需要格格不入,所以不被采纳。2、具体介绍:①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未被重视,而法家思想得到被重用的原因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法律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

战国时期为什么各国没有采用儒家思想
因为儒家强调尊卑秩序,强调复礼,尊重周王朝。而战国时代的主旋律是战争,是争霸,儒学不合时宜。因而,孔子周游列国而无人理睬。各国当时多注重法家的思想,以法治国,以法的相对公平来激起平民的热情,强国强军,以取得相对的优势。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

1、在春秋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不被君王所用,而法家思想则可以?2、说 ...
春秋时期,战乱连绵,各国争霸,实力决定一切。儒家的仁义不符合通统治需求,法家的严刑峻法利于统治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

为什么孔子、孟子的儒家说在当时不被重用,而法家却受统治者青睐,甚至被...
而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思想,树立统治者的权威,对于整顿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非常有效,你看秦国通过法家代表商鞅、韩非子的改革,迅速发展壮大,蚕吞六国,统一中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会继续采用它。 春秋无义战,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繁多,但都不是义战,周天子是想推行孔子的儒学,但他没...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率弟子周游各国,各国的君主却都未采用他的主张,这是...
第一,各国都有诸子百家的人才,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了一定的势力,而孔子一个外来者没有一定的根基,如何与各国的掌权者去争。第二,便是各国之间的关系,弱国接受,但旁边的强国便会怕,怕邻国的实力增长会威胁自己国家的统治与稳定,于是会通过各种手段向其施压,使其放弃孔子的思想。第...

为什么儒家成为战国时期的蔚然大宗却没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而是采用了法...
这里说的儒家是指孔孟提出的儒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那个变种的儒家,更不是程朱提出的那个变态的儒家。估计程朱两老变态要是活在汉武帝时代,天天在他身边叨念什么“存天理,灭人欲”,没准真被汉武帝这一著名的人欲崇拜者给灭了人欲,送给司马迁做伴了呢。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用法家思想改革
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没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这点应该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主要是极力主张君主集权!利于当时统治阶级统治,发展国家军队在战国这个群雄逐鹿时代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何法家能成为最成功的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喻户晓,目的在于让我国的历史社会发展,能有一个更加好的好去处,同时又是为解决当年的天下大乱,用自己的话来说,便是解救时代,解救社会发展。因此,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流行理论,他们主张的方式不一样,根本的观念也不尽相同。而法家则成为最成功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战国时期诸侯们都看不起儒家文化?
战国七雄当中最强大的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商鞅变法本身就是带有法家思想的一次改革,也是秦朝崛起的起点。秦国并没有采用儒家思想和治理国家,而其他六个国家基本上也没有是对儒家思想进行深层次的继承,儒家思想更加适合和平时期国家的治国理念,如果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采取儒家思想或许能够延续秦王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