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制的来历

如题所述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元行省所辖路府州县无固定统属关系,随意性很大。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蒙古事务官“达鲁花赤”,监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县以下设村社和里甲,常由蒙军驻村社实行军事统治。里长通常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用度悉由居民供应,成为当地的最高主宰。由此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导致元末农民大起义。

明立国后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元的行省制加以改革:①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废除与中枢相同的机构与官名,降低其品秩等级。②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按察使司主刑狱,三机构互不统属,各直隶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③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县和一般州三级统属。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废中书省与丞相制,原由中书省直辖地区更名直隶,归六部管辖。从此,“省”的机构不复存在,只因各布政使司辖境与原行省相同,习惯上仍以行省称之。但自永乐以后,鉴于地方分权无法应付农民起义与边患,不得不派部院大臣担任巡抚奔赴出事地点,总揽军政大权,相机处理。明中叶后还加派更高官秩大臣出任总督,跨省区统一指挥。但明朝廷严格规定督抚为中央派遣大臣,限制其插手地方政务,督抚辖境、治所尽量避免与布政使司重合。布政使司虽听从督抚指挥,仍为一省的行政首脑。明代县以下为里甲制,110户为一里,置里长;10户为一甲,置甲首,以当地丁粮最多者担任。城区、近郊置坊和厢。后又改里甲为保甲制,保辖10甲,甲辖10牌,牌辖10户,分置保长、甲长和牌头,负责征收赋税并维护治安。

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省置巡抚,总揽军政;撤销都指挥使司,降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为省属机构,使巡抚成为一省之长。同时置8总督,统辖除鲁、豫、晋3省以外的行省。其中,直隶、四川为一省一总督,两江总督辖3省,余皆各辖2省。督抚治所除江苏外,皆在省城。同治后经逐步调整,凡督抚同在一城的省,存总督而废巡抚;非总督驻节的省,巡抚可全权处理军国大事,只江苏一省因督抚治所不同仍维持原状。至此,行省制臻于健全。辛亥革命后仍沿袭,只将督抚更名为督军、督办、省长而已。清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但其长官称知府、知县。后因省区太大,政务日繁,又在行省与府、直隶州厅之间置道,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称道台,设四品道员1人。辛亥革命后废府存县,道台演变成省府派驻各地区之行政专员公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6
  来历: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蒙古族在大蒙古国时期,燕京、别失八里、阿母河三断事官及归降的金朝官吏、军阀等,也称为行尚书省或行省。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行省。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第2个回答  2006-04-02
起源于元朝~
第3个回答  2006-04-02
它明明起源于元朝哦!
第4个回答  2006-03-31
可追溯到元朝,详细情况请翻阅高中历史课本之中国古代史

行省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然而,由于元代军队属性比较特殊,以及行省制的两重性,元代以行省为代表的军事方面的"地方分权",并不十分典型。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

什么是行省制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蒙古族在大蒙古国时期,燕京、别失八里、阿母河三断事官及归降的金朝官吏、军阀等,也称为行尚书省或行省。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行省。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名词解释: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 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

行省制度是什么?
行省制度是一种地方政府管理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下是 一、定义与起源 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它起源于元朝,当时为了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和管理,设立了行中书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机关。到了明朝和清朝,行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二、基本特点 行省制度的核心是中央集权与...

行省制度是什么?
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变革,起源于魏晋时期的行台,最初是中央为处理重大事务临时设立的机构。金朝时期,在边境地区广泛设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沿用并发展了这一制度,设立了行尚书省来管理大区的路府州县,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时期,行尚书省并入中书省,...

什么叫“行省制度”?(元朝实行的制度)
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 祖中 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本回答...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怎么回事?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答案:元朝行省制度起源于蒙古国时期,随着统一全国而逐步完善。它是以中书省名义下分置地方行政区域的管理体系,实质上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产物。该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兼顾了地方行政的灵活性。行省的设置既具有军事性质,也具备经济...

行省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建立 在哪个朝代建立开始行省制度的呢_百度...
1、行省制起源于元朝,忽必烈在朝廷设置中书省以统领全国政务问题,在地方又各设10个行省,全部由中书省管辖。元人虞集曾说:“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据《元史》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中书省规定行省不仅拥有地方政权,还保留有军权与财政权,税务只需上交七成即可。2、...

“行省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行省制”建立于元朝时期。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变革。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重大转变。以下是关于行省制的 1. 元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变革: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的朝代。为了有效管理庞大的领土和满足中央集权的需求,元朝创立了行省...

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