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1、时间:发生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
2、分离类型: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形成牧民、农民,养殖业牧场,种植业耕地。
3、介绍:
人类在早期的征服自然过程中,有些部落学会驯养动物以取得乳、肉等生活资料,随着较大规模畜群的形成,这些部落就主要从事畜牧业,使自己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牧部落。
游牧部落生产的生活资料不同于其他部落,而且数量较多,从而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放牧一群牲畜,只需要少数人,于是,个体劳动代替了共同劳动,相应地出现了私有制,家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男子从事的畜牧业成为谋生的主要手段。男子在家庭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后来,农业和手工业也有所发展,谷物成为人类的食物,出现了织布机和青铜器,人们开始掌握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
一切部门生产的增加,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于是战俘不再被杀掉,而被吸收为劳动力,成为奴隶。
这样,就零散地出现了奴隶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1、时间:出现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2、分离类型: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出现简陋的手工业作坊,极少数手艺工人。
3、介绍:
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手工业向多样化发展。
如此多样化的活动已经不能由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的发展,使贵金属成为占优势的货币商品。
在社会上一旦出现了货币财富,它便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和重要的生活目的,一些人会想方设法积累财富。
在剩余产品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提高了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在前一阶段还是零散现象的奴隶制,现在成为社会制度的本质组成部分。
三、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1、时间:发生在文明时代的门槛。
2、分离类型:商人的出现,有了商品、商人、商业。
3、介绍:
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交换的商人阶级。他们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间人,促进商品生产,并取得了生产的领导权。
交换发展的需要产生了金属货币。货币借贷、利息和高利贷也相继出现。土地私有权被牢固地确立起来,土地完全成为私人财产,它可以世袭、抵押以至出卖。
现在除了自由人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这是随着新分工产生的新的阶级划分。
财富更加集中,奴隶人数增多,奴隶的强制性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有了阶级对立,于是产生了国家。
扩展资料:
社会分工的意义:
合作和工具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手段,而且即使在合作方面,人类的效率也远不如蚁群,然而每一个人都有所长。
对于个体的尊重为人类带来的是比蚁群社会的效率更优越的东西,那就是文明的曙光。
对工具的依赖、对群体的依赖、对个体特长的尊重,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分工,与蚁群社会的分工相比,它更粗糙、更松散,然而却孕育着更多的变数、机会和希望。
人类依靠分工合作获得更强大的生产能力,更轻松地解决生存问题,所以不论从道德角度还是经济角度出发,社会的基础都是合作与互助,而不是对立和竞争。
有分工就必然有劳动成果的分享或者交换,分享只存在于生产力不足的时期。
但是即使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部分擅长制陶的工匠所生产的陶器已经能够超出内部共享的需求。
从男子狩猎、女人采集的简单合作,到发挥专长换取物产的分工,唤醒了人类社会凝聚的真实意图。
翻开了人类文明的崭新篇章,从此人类凑到一起不再仅仅是为了安全、温饱,更是为了让每个成员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他最擅长的劳动中,通过合作发挥出更大的生产力、创造力。
因为某次偶尔的物物交换导致了制陶业的产生和发育,萌芽式的物产交换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同样分工的细化又会加剧物产交换的频率。
这是一个一旦开始就必定愈演愈烈的上升螺旋。以至于后期稍微成熟的社会里,“交换”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而金钱的产生和使用,仅仅是为了让这交换进行得更便利、更公正。
从实物交换到借助金钱更公平便利地进行等价交换,是人类文明长河里最重要的飞跃。
金钱的使用把大量的能工巧匠从自给自足的困扰中解放出来,而这些特长突出的巧匠为人类更舒适地生存创造了大量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新工具。
货币的诞生凝结了人这种脆弱到必须互相依赖才能生存的生命最富想象力的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而在此前,人类只有性别和年龄的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生产力提高促使部分民族从其他野蛮民族中分离出来,进入农业社会的过程。
然而过去曾把进入畜牧业的过程作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
随着考古事业的进展,通过几个世纪以来的近东考古的发掘,证明了农业部落远早于游牧部落。农业部落有效利用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弥补了生产工具简陋的不足,获得比游牧更丰富的收获,所以农业部落比其余野蛮部落生活更加稳定、富足。
农业起初是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部门无法再包含畜牧业,畜牧业这才从农业部落中脱离出来。但也有学者根据近百年来的考古资料提出不同观点:游牧部落的形成在时间上晚于农业部落的形成,认为应该把农业部落的分离,农业、畜牧业在先进部落内的专门化作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而且由于各部落的产品尽管有所相同,但又相互需要,这为最原始商业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成为一个专门的生产部门,这种现象被称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上,随着劳动力的不断丰富,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为手工业多样化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生产工具不断更新改进,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经营类型的多样等一系列原因共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在原有谷物种植的基础上,经济作物也被大量种植,产业链也因此而形成。在此期间,金属冶炼、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酿酒等工艺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中,生产步骤更加精细明了,对工人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类专业人才也应运而生,从而促成了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农业起初是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部门无法再包含畜牧业,畜牧业这才从农业部落中脱离出来。但也有学者根据近百年来的考古资料提出不同观点:游牧部落的形成在时间上晚于农业部落的形成,认为应该把农业部落的分离,农业、畜牧业在先进部落内的专门化作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而且由于各部落的产品尽管有所相同,但又相互需要,这为最原始商业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金银开始发挥货币职能的作用;其次,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加快了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更为重要的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造成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及私有制的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正式开始。由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商品交换的地区也由以前的小区域逐渐扩大,商人阶级作为商品交换的中间人也产生了,他们只负责进行商品交换而不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所以,商人阶级的产生也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主要成果,而他们的出现相反地又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新形式的货币借贷与利息也应运而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财富也不断向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市也成为工商业、统治中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水平、艺术水平相较于其他地区明显提高,这也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文明时代由此到来。
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时间?具体都是哪些分离出来咯?
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时间: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分离类型: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形成牧民、农民,养殖业牧场,种植业耕地。介绍:在人类征服自然的早期过程中,部分部落学会驯养动物以获取乳、肉等生活资料。随着较大规模的畜群形成,这些部落专职从事畜牧业,从而与从事农业的部落分离,成为游牧部落。游牧...
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时间?具体都是哪些分离出来咯?
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时间在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的三次重大的社会变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工业大分工。详细内容如下: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随着...
社会的三次大分工分别是指的哪三次?分别是什么从什么中分离出来的?
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了部落之间的商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地了劳动生产率的进...
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时间?具体都是哪些分离出来咯?
1、时间:出现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2、分离类型: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出现简陋的手工业作坊,极少数手艺工人。3、介绍: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手工业向多样化发展。如此多样化的活动已经不能由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产品交换很早就发生了,至少不晚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但是只有在两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交换...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别是什么?
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分工 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2、第二次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
什么是原始社会三次大分工
原始社会三次大分工分别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离,奴隶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力发展使农业从社会其余野蛮民族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过去曾把畜牧业从其余野蛮民族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畜牧业最初是包括在农业之中的...
人类历史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别是
人类历史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如下:1、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部分人类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畜牧业。这一分工使得人类能够更加稳定地获取肉食和乳制品等营养物质,同时也促进了不同部落间的商品交换。2、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怎么形成的?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有哪三次社会大分工?它对后来社会的经济活动有何影响?
第一次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分工后出现了私有制,社会出现对立阶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的概念出现了,最早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出现第三次是商业的分离,商品交换反展到一定时期后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的商人,商业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