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统文化意义与新内涵

本人需要的是社会调查格式的~~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
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
放如是说。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
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开始出现,到明清,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萧放认为,中秋节虽然晚出,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如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月亮天体崇拜。《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来,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的看法,即辟邪说。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4
刚刚欢度完春节和元宵节,不少读者热议如何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更吸引人的话题。请看记者专访

  传统节日的传统民俗逐渐淡化,使传统节日相形之下魅力减弱

  记者:今年的春节和往年相比,解禁的烟花爆竹给200余个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年”味。但随着过去年俗比如年画、剪纸等的淡出,有人觉得传统节日的传统味淡了。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高有鹏(河南大学民俗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著名民俗学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迅速改变,春节、中秋等节日的核心功能———乡村家族的情感整合仪式正失去其传统意义,而民俗恰恰是乡村社会的产物,这就注定其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被淡化、弱化。总体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全球化浪潮冲击,公众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都在调整,加剧了传统民俗的淡化。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客观原因之外,还有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符号重视不够的主观原因。比如有的地方对于烟花爆竹一味禁放,丢掉了传统民俗,传统节日就减少了些许魅力。但我不赞同有些人所提的“衰落”说法,恰恰相反,春节等传统节日最核心的内涵———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与亲情的凝聚力,在人情日渐淡薄的今天正在得到相应强化。今年回家过年的人数有增无减就是例证。

  重新倡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对传统节日移风易俗

  记者: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少人也有困惑:传统节日真正的文化内涵到底在哪里?

  袁济喜: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精神在日常生活与民俗层面的凸显,意义至关重大。现在人们感到过年太累了,需要对传统节日作些改革,移风易俗,同时也需要自我调整。节庆本身是不能用功利的尺度去衡量的。

  记者: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西方的狂欢节,使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方式更开放些,走出日渐沦为“购物节”、“吃喝节”的怪圈。

  袁济喜:其实传统节日“疲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整个传统节日文化的忽视。其实洋节、洋文化并不能满足人们更多的内心需要。公众回归传统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

  袁济喜:传统节日是召唤人们文化归乡的源头和动力,而洋节形式上的欢乐并不能取代国民过春节那份内心的感动。对于传统节日文化,我们要重新从根本上加以认识,从观念到体制上要将传统与现代协调成一个和谐相生的系统。

  记者: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不少人提出对传统节日而言,不仅要保护、倡导,也需要创新,丰富其文化内涵。

  袁济喜:丰富传统年节的内涵,不仅观念上要解放思想,管理上也要高度重视。今年北京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推广。

  高有鹏: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日益融合、不断交流。但对传统文化来说,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发展文化产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

  首先要理解、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才能有效保护民族的节日文化

  高有鹏:在某种意义上讲,传统节日包括民俗在内,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尊严。我们首先要理解、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才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文化安全说到底是保障文化资源、文化权利不受损伤。

  袁济喜: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必须从文化战略层面上加以重视。传统节日蕴涵的基本价值观念,千百年来一脉相承,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去掉这些载体,民族精神岂非成了空中楼阁?

  高有鹏:概括起来说,我认为,保卫有价值的传统民俗和文化习俗,不是简单地回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珍重它、保护它。保卫传统节日,既需要文化系统的建设,又需要争取社会更广泛阶层的支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9
高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