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是怎么由来的?

如题所述

乔家大院的由来

清乾隆年间,乔全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宅院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这就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后来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折和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

乔家取得占用权后,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修建了大门;西建了祠堂;北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因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

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

扩展资料: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综观全院,设计精巧,砖石木雕,工艺精湛。

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设计之精巧,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2014年11月28日,乔家大院入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乔家大院(山西省著名建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7

乔家大院的由来:

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

扩展资料: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历史价值: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

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乔家大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1
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晋中盆地。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占地10642平方米,共由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组成,呈双喜型。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边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磨砖墙,结构合理,工艺精细,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有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有吉祥的建筑艺术宝库,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去过山西祁县的人,都不免会惊讶,在这个看似平淡的县城里,居然有乔家大院这么一座庞大而且精美的建筑。这个院子是怎么来的,谁建造了它,生活在其中的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后人现在又去了哪里?
同时推出的长篇小说和电视剧《乔家大院》,正是给我们讲述了这么一段起伏跌宕的故事。不过,小说也好,电视剧也罢,既然是艺术作品,总包含了许多想像的成分。读完看完之后,我们的一部分疑问得到了满足,另一部分的好奇心却不仅没有解开,反而变得更加强烈。
抱着这样的心情,记者采访了乔家后人,了解作品之外乔家真实的故事以及小说和电视剧的由来。
乔燕和,从创业的乔贵发往下排,是乔家的第7代了。她现在是这个人丁兴旺的家族的召集人。她笑着说,有人说乔家后裔都跑到国外去了,完全是误传。不过,从她父亲这辈起,大多数家人都离开了山西,倒是事实。
小说和电视剧里的乔致庸是她的爷爷的爷爷,用的就是真实的名字。他管理家族产业的时候,也是整个家族最盛的时期,他活了90岁。乔致庸又是乔贵发的孙子。乔家富了6代,家业的掌控大权的传递很有意思,一直是隔着一辈的。乔贵发老人有三个儿子,但他看重孙子的能力,大权交给乔致庸。乔致庸的儿子是“景”字辈,他又看中了他的孙子,于是把家业交给了乔燕和的爷爷乔映霞。
乔映霞是这个家族产业的最后一个实际的掌管者。这之后,国家动荡,乔家的产业也逐步衰退,晚年的乔映霞在北京,一直和乔燕和一家住在一起。乔燕和清楚地记得,这个爷爷很开通、洋派,他去世的时间正好是自己13岁的生日。
乔家大院的兴旺时期,里面住着乔氏三代60余口,佣仆250多人,还有私塾教师、账房职员等。1938年,日军进入祁县,乔氏一家为躲避战火,举家离去,到京、津一带避难。乔燕和就是在天津出生的。
乔家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当初乔致庸就很有这方面的长远眼光。他11个孙子辈中,除三人仍经营族业外,其余既不从事别的商业活动也没有从政,就以股本分成,而把相当多的部分作为教育经费。到玄孙一代,20个子女中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再接下来,以乔燕和这一支的兄弟姐妹来说,有做翻译的,医生的,商场经理的,都在各行各业拥有着自己的事业。现在,整个家族的大部分成员都生活在北京。
对于乔燕和来说,她对大院的感情是复杂的。经历了种种的风风雨雨,使得她迟至1990年,才随父亲乔铁民第一次回到了象征着家族荣誉的乔家大院。对她父亲来说,从抗战期间逃离家乡算起,其间也已经相隔了50多年。
这以后,她常常回到祁县,回到大院。不过,她对第一次回乡记忆犹新。她说,走进大院,感觉一切都那么庄重、威严,还有一些神秘。和原来想像的大不一样。差不多就从那时候起,她有了想把乔家大院和曾经生活在大院里的先辈的历史,用某种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想法。
乔燕和说,家族里的许多人也都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她的父亲。父亲当年在乔家民俗博物馆里,还题了三个字“故乡情”。乔铁民原先在北京当教师,身体一直不太好,凉的、硬的东西都不能吃。但回到故乡后,他变得神采奕奕,乔燕和跟着他跑了许多地方。
但把想法付诸现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乔燕和接触了许多作者、导演、制片人。而在3年前,她终于把计划具体地落实下来。她说,她和现在的创作者们合作很愉快,而且一直觉得这里面的许多事情,让人觉得特别有缘,比如她当初和某人谈这个计划,以后绕了一大圈,居然还是这个人来参与这个项目的完成。事实上,在拍摄期间,导演、主要演员都发生了更换。让人遗憾的是,她的父亲1993年已经在北京去世,享年75岁。
太长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01
乔家大院
  公元1853年,山西杀虎口税关前,长长的商队和长长的走西口的灾民,被堵在通道前。一中年税官正向这两支队伍收取关税,一边叫道:“而今南方长毛作乱,皇上要养兵打仗,不找你们要找谁要?”这时只见一名通四海信局的信使飞马而过,连人带马一头栽倒在一家野店前。那扶他过来的盐车把式将信袋拿过来瞄了一眼,念道:“信寄山西太原府祁县乔家堡乔东家致广老先生收启,十万火急,限三日到。信资200文,快跑费白银50两。”这摔伤的信使向盐车大哥双膝一跪:“大哥,求你了,我给你二十两银子,请你替我在后天天黑前把

信送到!”

  几百里外,山西祁县乔家堡的乔家正在等待这封信。为了乔家复字号在包头与同邑的达盛昌邱家争做高梁霸盘的事,乔家已经耗尽了银子。致广太太曹氏只好拿出自己的赔嫁玉石屏风让乔家大德兴总号的曹掌柜当回银子来为沉病在床的致广看病,并打发将于明日去太原府应乡试的二弟乔致庸的开销。曹氏忙了半宿,天亮时套好马车,却到处找不到致庸。原来致庸一个人躲在存放旧家具的统楼上睡觉去了。致庸三岁丧父,五岁丧母,靠大哥大嫂养大,从小喜爱读庄子的书,养就了一付梦蝶庄周的心性,对经商和科考没一点兴趣,至于家里生意做得如何更是一无所知。这天他虽然被抱病起身的大哥督促着上了马车,但一出门他没有直奔太原府,却去了祁县县城的江家,将江家二小姐江雪瑛约了出来。致庸与雪瑛是堂姑表之亲,二人从小青梅竹马,深相爱恋,只是两家还没有提起婚事。致庸胆大轻狂,竟将雪瑛带上马车,奔向太原府。途中致庸向雪瑛讲了自己的人生计划,他鄙视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流人物,为了满足大哥的愿望,他这一生只要考一个举人,中一个进士,做一任县令,就回到祁县,做一个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和你这个状元娘子一车一马,离开山西,遍览中华大好山河。譬如看看孔老夫子登临过的泰山,秦始皇帝令蒙恬修的万里长城,苏东坡泛过舟的赤壁,看看徐霞客游记里的黄山,看看那从昆仑山直泄东海的黄河……一年年游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名城大邦,然后回到祁县,在山中建一座别馆,两个人闭门读书,春天养花,冬日钓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同一对神仙眷属,悠哉游哉,不知老之将至。”雪瑛流出了喜泪,可她又担心因为江家门第不配,乔家不会来求亲。马车走到太原府郊外的财神庙前,雪瑛强拉致庸下车,在财神庙里海誓山盟。致庸游戏道:“在下乔致庸,家住山西祁县乔家堡,今生今世,非江雪瑛不娶,若有半句虚言,令我求死不得,心痛如割!”

  雪瑛也发誓道:“民女江雪瑛,今生今世,非乔致庸不嫁,有违此誓,虽生如死。”

  二人天黑前赶到了太原府,没有住下就去了皮影戏馆,与山西太谷大商家陆大可和他的女儿陆玉菡,以及背着一袋花生来应试的祁县生员孙茂才相遇,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于南方战乱,太平军阻断长江,山西境内以茶为生的茶民和以织绸贩绸为生的织户流离失所,涌满了太原府的大街小巷。赴试那天拂晓,由于灾民挡路,致庸与茂才赶到时已经晚了,山西贡院的龙口就要关闭。为了让茂才进入贡院,少年轻狂的致庸同山西总督哈芬发生了冲突。哈芬认为山西人重商轻儒,山西的民风都被山西的商人败坏了。致庸心中不快,与之大声争辨道,“天下四行,士农工商,圣人有云,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圣人也没说过重商之风败坏民风;其二,我中国地大物博,南方北方,出产不同,商旅不行,货不能通南北,物不能尽其用,民不能得其利。民无利则不富,民不富则国无税,国无税则兵不强,兵不强则天下危;其三,立国之本,在于赋税,全国赋税,农占其七,商占其三,就全国商人言,山西一省商人又占三分之一。商人行商纳税,乃是强国固本的大事。照哈大人的意思,莫非山西商人全部歇业,不给国家纳税,才是好事?”哈芬变色喝道:“你……大胆!”众随从发一声喊,要将致庸从贡院叉出去。钦差大臣、署理山西学政胡沅浦胡大人却对说出这样一番言论的致庸刮目相看,喝令住手,让致庸和茂才进去应试。代表太谷商家出席乡试开闱仪式的陆大可对这位敢于为山西商人正名的秀才十分欣赏,而他的聪明女儿陆玉菡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爹,你是不是又为自个儿相中了一个女婿?”
第4个回答  2021-01-25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邸。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又经同治、光绪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与大门相对的是砖雕“百寿图”。大门以里,一条长约80米、宽约7米的石铺甬道把6个大院分为南北两部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奇离古怪,人们称为“神树”。乔家取得这块地皮的使用权后,原打算移庙不移树。后来乔全美在夜间做了一梦,梦见金甲神告他说:“树移活,祠移富,若要两相宜,祠树一齐移。往东四五步,便是树活处。如果移祠不移树,树死人不富……。”没有多久,此树便奄奄一息。乔全美恐怕得罪了神灵,便照梦中指示的地方,把树移了过去,树真的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如初。这好像是“真神显灵”,真有其神,于是又在侧院前修了个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通天棂门,门楼的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上有阳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砖雕扶栏,正中为葡萄百子图,往东是奎龙和喜鹊儿登海;西面为鹭丝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最上面为木雕,刻有奎龙博古图。站在阳台上可观全院。由于两楼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楼翘起,故叫做“双元宝”式。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采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
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大院是怎么由来的?
乔家大院的由来 清乾隆年间,乔全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宅院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这就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后来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

乔家大院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

乔家大院民俗专题导游词
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乔氏总结他们的发家经验,认为是恪守中庸之道的结果,将这幢宅院取名为“在中堂”,与乔致庸的名字相一致。“在中堂”兴旺时期,有乔氏三代60余口,佣仆250多人,还有私塾教师、账房职员等。乔氏一家的吃穿用度,极尽豪华奢侈。1938年,日军进入祁县,乔氏一家为躲避战火,举...

乔家大院里西北院的由来?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并改建了西北院,采用了大格的玻璃窗和西洋的装饰,还建了浴室和“洋茅房”,增添了异国风情。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

乔家大院民俗专题导游词
乔家大院位于国家历史名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乔家大院原名“在中堂”,是清朝闻名海内外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地。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近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统一,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有建...

乔家大院四大宝物
1. **名称由来**:万人球是乔家大院中一个独特的景观,其名称源于球体表面的无数个小点,这些小点密集排列,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人站在上面,因此得名“万人球”。2. **构造与材质**:万人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石球,表面经过精细打磨后呈现出光滑的质感。球体下方有一个巧妙的支撑结构,使得球体能够在...

山西祁县特产:乔家大院老陈醋
乔家大院老陈醋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

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哪个更好玩儿?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

有关山西的民风民俗的作文500
在山西人眼里,高楼大院是一个体面人家。因此,有钱首先要建房。因此,由穷变富的一代代晋中富商建起了一幢幢豪宅大院,才有了今日山西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尤其,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选中乔家大院作为拍摄景地,制作出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更使中国山西这座民居建筑群,蜚声海内外。我们一走进...

福种琅嬛什么意思 福种琅嬛的意思
“福种琅嬛”就是指福气十分重的地方,是传说中神仙的洞府。而乔家大院大门上的“福种琅嬛”匾额的由来和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慈禧当年宣战后出逃,在向西一路逃跑的过程中,由于平时的奢侈花销只能向当地的官员或者是土豪乡绅来求“施舍”。乔家就是其中土豪乡绅之一。乔家接待了慈禧,而慈禧自然也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