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快乐从量和度上考虑,是否和痛苦等价?就像力的相对性?

不是一个人的,是一个整体上的。比如我的快乐建立在你的痛苦上的,也算作一并。这样互相影响,最终的量和度应该是相等的。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觉得应该从一些实验下手,比如10几个15岁左右没思想的孩子上做实验,量化他们的快乐和痛苦,总结一下。
觉得不能从人的快乐和痛苦的标准不一样来否定这个问题,因为人的快乐和痛苦的标准本身取决于他能得到的快乐和付出的痛苦,一个很低标准的人,必然是有他人的快乐建立在他的痛苦身上,比如工人们,富人们的快乐总是建立在穷人的痛苦上。
就像100元钱10个人分,100元钱是不会变化的,但一个人分得多了必然一个人分得就少。这快乐的总量也是一样的,虽然都是快乐,但人这种富有思想的动物的快乐,总是在乎别人的看法的。
还有就是快乐标准低的人,说白了就是受到的痛苦较多而得到的快乐较少,量变产生质变,从而被迫降低自己快乐的标准——强迫自己无知。这要算上他们曾经受到的痛苦的。反之亦然,快乐标准高的人,付出的痛苦少得到的快乐较多。
是的,虽然每个人的快乐标准不一样,但是从整体和全面上猜测,所有的快乐和痛苦应该是等价的。
我说的快乐标准,回答者看到请不要再回答:一个事情有的人会看作快乐,有的人会看作痛苦,有的人这时候是快乐那时候是痛苦之类的了。因为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需要付出的快乐或者痛苦是非常大量的,否则心理医生们还收费干嘛?质变需要的量变是很多并且急速到来的。
所以世界本无意义,我们的快乐总是建立在别人或者自己的痛苦上,我们的痛苦总是为自己或者别人做快乐。
我们痛苦时,想到痛苦获得的结果,会快乐;我们快乐时,想到快乐之前或之后的痛苦,会痛苦。
呵呵,本人的思维跳跃性比较高,而语文成绩一直都因此而较差,请勿见怪。
如果实在跟不上思维的,就算了吧。
补充一下问问题的意义——
假定知道了1、2两点,可以得到一个相悖于小学所学的“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结论。
1.生命为自己的快乐而活。(只是有些人在交涉方面的快乐标准是别人(知音或者同样的人)快乐我就快乐,但最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因为别人快乐了他才会快乐。如果这个问题都想不通,也不要伤害自己脑细胞了。)
2.快乐和痛苦等价。
如果清楚快乐和痛苦等价,那么我们就应该尽量尝试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就是我这个问题的最终适用于现实的这里。
A个人或集体得到快乐(对于A的感觉)时,去思考是否产生了B个人或集体的(对于B的感觉)痛苦。或者先痛苦后快乐,或者同时发生。
所以必须确认一个基层问题:智能生命的本质快乐是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标准得到满足。

快乐的人,把握住量,掌握的度。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看得开,把握的度。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相对的两个词,快乐的人,做事有分寸,看事情比较有分寸,对人诚恳,积极乐观,幽默。快乐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失去的而感到痛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拥有的,往往比他们失去的要多的多。得失本相对,有得必有失。快乐的人他们心里大度,不会计较所失去的东西,对自己要求严格,宽与待人,心胸开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31
看得出你倾注了很多的思索,但在方向上有疑问,哲学不解决也不需要解决量化的问题,如果实验里能量化地分析,那它就不是一哲学思维关心的东西.

快乐与痛苦的双方能量化吗?

从逻辑上说,如果精神性的东西可以量化,人就能复制出比人更人的机器人,也就是就等于说,人可以自我创造自己,这是一个语义学上的悖论.

痛苦与快乐因人不同,"程度"也不同,甚至相反.比如炒股,同一个失败,悲情主义者会永远离开股市,冰藏痛苦;而一个乐天派的人,也许会更加投入,终于有一天他成了高手,回首往事,他会很快乐甚至很自豪地说,当年我也失败过.在同一对矛盾体的双方也无法量化,因为有的人太淡定,他快乐不起来,有的人抗打击力超绝,他对痛苦的感受不同.在这万千复杂的精神差异中,如果你真能把它量化,也绝对不是在哲学的逻辑推导中能完成的.

那么,哲学会如何看待痛苦与快乐?

大约还是一些原则的说法吧?

痛苦与快乐是相对的.
对你可能是痛苦,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快乐,SM就是典型的例证.

痛苦与快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曾经的痛苦,在历经人生之后,也许都成为成长的基石.

痛苦与快乐彼此渗透.
痛并快乐着,在很多感受上,是分不开的.大多数的娱乐产品都清楚,如果你想有戏份上的高潮,胜利的凯旋,那就先表现痛苦吧.

所以必须确认一个基层问题:智能生命的本质快乐是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标准得到满足。这一点我赞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31
问题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简单还是复杂就要看思考者怎么去思考了!
我觉得快乐和痛苦是一个整体不分彼此,你有没有试过快乐的时候也会痛苦换来说痛苦的时候也会快乐!就如,你的爱人和ta爱的人在一起,ta快乐,你也会快乐同时也会痛苦!!!
快乐和痛苦都是一种力量,它们相等与否就要看它们的量怎样了!
不要太过执着自己的想法,试试去倾听别人的意见,无论好与坏都是一种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第3个回答  2013-03-31
哲学上没有快乐和痛苦之分,更没有量和度,只有意识和物质,快乐和痛苦只是意识的其中一种反应。
哲学也不定义快乐和痛苦,只定义存在和非存在。
第4个回答  2013-04-03
快乐和痛苦的根源是需要是否满足

哲学问题:快乐从量和度上考虑,是否和痛苦等价?就像力的相对性?
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相对的两个词,快乐的人,做事有分寸,看事情比较有分寸,对人诚恳,积极乐观,幽默。快乐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失去的而感到痛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拥有的,往往比他们失去的要多的多。得失本相对,有得必有失。快乐的人他们心里大度,不会计较所失去的东西,对自己要求严格,宽与...

...政治上腐败和发展,感情上亲近与疏远?人生上快乐与痛苦?
有。哲学里面有辩证法,相对论,还有中国朴素的中庸学说比较相似。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这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方式方法和观点。相对论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理论中涉及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哲学原理有哪些?
如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的发展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对真理是最一般的真理,处于中间环节,是大量存在的;而绝对真理只是处于两极的,少数的;还有必然和偶然、相对和绝对、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哲学范畴都符合“一分为三”的观点,其中必然、相对、一般、共性、本质等范畴是事物发展的主流...

...是什么?最好不要光从科学上考虑,可以加些哲学上的意见!
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惯性力是等效的。这一原理建立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上(目前实验证实,在10 ? 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根据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物体的运动方程即...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_百度知 ...
从经济秩序出发,作者认为经济秩序是协调和满足需求的经济活动机制,而不同需求之间却存在着多种冲突,比如,资源与资源在满足多种需求时的使用;效用和效用递减规律;鲁宾孙和鲁宾孙经济;具有相对性的快乐与痛苦;成本是牺牲的选择机会;资源的真正意义和资源成本等。该章使用函数、曲线和均衡等工具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第...

广义哲学相对论与狭义哲学相对论区别与共通之处
相对论是一种哲学思想,主要是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性在在的。没有大就不存在小,没有多就不存在少,没有快就不存在慢,没有长就不存在短。就像一张纸,没有背面就不存在正面一样。把相对论的哲学思想与物理学相结合,在物理学中的具体运用,就是相对论物理学。由于最初由爱因斯坦创立,...

我发现。相对论。 有问题!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因为无论在那个参考系,光速都是不变的。速度变换已经被粒子物理学的无数实验证明,是无可挑剔的。正因为光的这一独特性质,因此被选为四维时空的唯一标尺。 狭义相对论效应 根据狭义相对性原理,惯性系是完全等价的,因此,在同一个惯性系中,存在统一的时间,称为同时性,而...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他曾预言到时间会终止于黑洞的观点
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吸收思想营养,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相对性原理已经在力学中被广泛证明,但在电动力学中却无法成立,对于物理学这两个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不一致,爱因斯坦提出了怀疑。他认为,相对论原理应该普遍成立,因此电磁理论对于各个惯性系应该具有同样的形式,但在这里出现了光速的...

以生活的态度为题的3个论点中妥协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这个论点怎么...
因为哲学流派,体系的不同,这人生态度也就千差方别 (这当然还有地域文化等因素),所以对物质生活的衡量标准也就各不相同。你能毫不犹疑说也好与坏的标准吗?凡事都有相对性与不确定性,也许在我们看来刘禹锡好像自我安慰式的放歌,可是人家“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不是照样逍遥自在...

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