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江出生于哪里

如题所述


陈阿江
陈阿江,男,出生于1963年,1997年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
中文名:陈阿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3年
职业:应用社会学专业
毕业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代表作品:《次生焦虑》、《“癌症村”调查》
性别:男
个人简介
陈阿江,男,1963年生,江苏吴江人。1997年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2004年在河海大学移民研究中心工作;2004年至今在社会学系工作。2005-200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应用人类学研究所做访问研究,2008年8月-11月在日本爱知大学讲学。
社会任职
现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苏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移民研究、社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
科研成果
目前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村民环境行为与农村面源污染研究——基于太湖、巢湖流域若干村庄的经验研究”等课题多项。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农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研究课题20余项。
主讲课程
讲授“中国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方法(Ⅱ)”、“发展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环境社会学”和“项目社会学”等课程。
主要出版物
1.《环境社会学是什么——中外学者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主编)。
2.《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困境与出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一作者)。
3.《“癌症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作者)。
4.《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稻作方式的演变及其环境后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第一作者)
6.《健康风险视域中的健康风险》,《学海》,2017(1)。
7.《旅游村餐厨垃圾的就近处置与利用》,《鄱阳湖学刊》,20016(5)。(第一作者)
8.《复合共生农业的探索及其效果》,《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6(2)。
9.《返库移民的“黑户”岁月——以陆山水库伊北村返迁移民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第一作者)
10.《环境问题的技术呈现、社会建构与治理转向》,《社会学评论》,2016(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10)】
11.《未能随迁的乡土关系——锦镇搬迁对商贸活动影响的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第一作者)
12.《农村环境治理:要卫生也要生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26。
13.《技术手段如何拓展环境社会学研究?》,《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
14.《环境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人大复印全文转载《社会学》2016(3);《新华文摘(网络版)》2016(4)】
15.《“撤乡变村”后的环境问题及其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3)。
16.《以村为研究单位的癌症病因探究》,《学海》2015(4)。
17.《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14(5)。
18.《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9.《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填埋处理尚未过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10日A08版。
20.《走出垃圾焚烧发电的困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03月21日A08版。
21.《社会学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5-31(第一作者);
22.《“留”或“走”?——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安置区比选研究》,《江海学刊》,2013(1)(第一作者);
23.《“癌症村”内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4.《游牧的“小农化”及其影响后果》,《学海》,2013(1)(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6)】;
25.《被“制作”的肺癌高发:基于社会学的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第二作者);
26.《“内”“外”视角看“癌症村”》,《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6);
27.《巨变:中国环境60年》,《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8.《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8-3;
29.《农村垃圾处置:传统生态要义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3;
30.《“癌症-污染”发认知与风险应对——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学海》,2011(3)(第一作者);
31.《村民是如何化解环境健康风险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第一作者);
32..“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与后果——环保与卯集皮革业发展之案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3)(第一作者);
33.《从环境问题看现代性困境》,《绿叶》,2010(8);
34.《生态自觉:引领环保的新理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13;
35.《水污染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10(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0(7)】;
36.《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9(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9(1)】;
37.《治水新解——对历史上若干治水案例的分析》,《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
38.《理性的困惑——环境视角中的企业行为判别》,《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39.《水污染的社会文化机理探索(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40.《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学海》,2008(4);
41.《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浙江学刊》,2008(4);
42.《论人水和谐》,《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
43.《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3)】;
44.《安置效果差异及其原因——L站与W站的移民安置类型比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45.ASocialIntegrationStudyofInvoluntaryMigration,ChineseSociology&Anthropology,Vol.38,No.3/Spring2006;
46.《非自愿移民的自愿安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库移民安置策略研究》,《学海》,2006(1);
47.《农业发展项目中的机构设置——以中国水产发展项目社会评价研究为例》,《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48.《非自_的移住者を自_的に移住させるには--市场__化の中国农村におけるダム建设移住_策の研究》(特集中国西部大开_)/陈,阿江:马场,节子(_):(中国21)(18)2004(3);
49.《劳动制度变迁与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5);
50.《范式视角下的项目社会评价》,《江苏社会科学》,2003(5);
51.《技术傻化的社会学阐述》,《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4);
52.《社会评价:社会学在项目中的应用》,《学海》,2002(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3(3)】;
53.《西部农村发展铁三角》,《西部大开发》,2001(7);
54.《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研究——T水电站S库区移民社会保障的个案分析》,《河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55.《土地资源条件约束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学海》,2001(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2001(8)】;
56.《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0(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1(3)】;
57.《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0(6)】;
58.《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推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59.《从农村劳动力外流看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60.《论农村技术进步的一般机制》,《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1998(7)】;
61.《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形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1997(3)】;
62.《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1997(5)】。
主要研究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村民环境行为与农村面源污染研究——基于太湖、巢湖流域若干村庄的经验研究”(2012-);
2.国家社科基金“‘人—水’和谐机制研究——基于太湖、淮河流域的农村实地调查”(2007-2011)
3.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评估”(2015)
4.河南省移民办“河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信阳市部分)”(2014)
5.河南省移民办“河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洛阳市部分)”(2013)
6.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白鹤滩水电站社会影响与社会稳定研究”(2013-2015)
7.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估研究”(2012)
8.中国科协“城镇化过程中的垃圾处理技术路线与组织方式研究”(2010-);
9.水利部移民开发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少数民族移民安置研究”(2009-);
10.江苏省社科基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学分析”(2004-2007);
11.内蒙古交通厅“世行贷款内蒙古贸易与交通项目少数民族发展监测评估”(2005-2009);
12.陕西省交通厅“世行贷款陕西东南公路项目社会评价研究”(2005);
13.TheWorldBank/EuropeUnion“SocialAssessmentfortheChangjiang/PealRiverWatershedRehabilitationproject”(长江/珠江水土保持项目社会评价)(2004);
14.山东临邑发展计划局“亚行贷款山东临邑垃圾项目社会评价及移民安置”(2004);
15.山东临邑发展计划局“亚行贷款山东德州昌源纸业污水治理项目社会评价研究”(2004);
16.内蒙古交通厅“世行贷款内蒙古公路项目社会评价”(2001)。
主要获奖成果
1.《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一个牧区的环境与社会变迁》,获2014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09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生王婧,指导老师陈阿江)。
3.《高效生态农业的起源、发展及社会效益——湖北省潜江市“虾稻”综合种养技术调查》,第十五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者2016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徐天宏,指导教师陈阿江)。
4.“社会研究方法”,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010);
5.“田野与书斋并重互动——社会学硕士培养创新模式”,河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0);
6.“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泛长三角地区的水问题及其出路”,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者陈涛、黄莉、耿言虎等,指导教师:陈阿江);
7.“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论文奖(2007);
8.“‘土专家’的傻瓜技术及其效益”,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作者:陈涛,指导教师:陈阿江);
9.“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
10.“苏南发展中的劳动制度变迁”,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陈阿江出生于哪里
陈阿江,男,出生于1963年,1997年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中文名:陈阿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3年职业:应用社会学专业毕业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代表作品:《次生焦虑》、《“癌症村”调查》性别:男个人简介陈阿江,男,1963年生,江苏吴江人。1997年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陈阿江的介绍
陈阿江,女,出生于1963年,1997年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