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理分析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3-18
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可是事实是,家长和老师并没有能力做到回答孩子的任何问题,尤其在中国,一方面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低年级的教师水平也不怎么高,所以在遇到孩子的好多问题时,老师和家长的反应往往不知所措,继而为了维护作为长辈的尊严,家长和老师往往会选择推诿或责骂。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受表扬就问老师或者爸爸: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接受表扬。
什么是表扬?
就是你做了好事后给你糖果。
什么是好事?
如果孩子继续追问“好”是什么,“事”是什么,家长或者老师会被逼到一个特别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让孩子觉得自己无知,另一方面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解释这个抽象的概念------“好”。于是家长会摆出一副生气的姿态说,“小孩子问这么多干嘛,好事就是好事,没有那么多原因”这类的语言,完全忘记了自己教给孩子的不懂就问法则。而关于“性”“死亡”之类的东西更谈不上回答。当然“好”或者说“善”这个概念是伦理学一直追寻一直争议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不能得到满足,自然就丧失了提问的能力,孩子会逐渐习惯于面对一个概念只是接受,而不去考虑追寻。可能是一方面孩子可能觉得自己不会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实际上有的东西完全可以在教师和家长之外寻找到答案】,另一方面提出这样一个“显而易见”【实际很深刻】的问题会召来同龄人的嘲笑。以上只是我的经历,以孩子做叙述的主语难免有以己度人的倾向,但是在我看来,许多人的经历仿佛都如此。
简单的语理分析,在一个孩子看来,就是不断提问,直到被提问者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我的提问能力是在高中学哲学时提高的,当时的我思维总是无法接受艰难的哲学命题,我开始向老师询问什么是意识,什么事客观,什么是主观,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思维,以及真理、唯物观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之类。这些看起来时刻挂在嘴边的东西用语言解释起来确是那么难,直到老师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反反复复给我讲明白了,我的哲学理解也就上了一个水平,起码再次读到熟悉或陌生的哲学命题,会利用对个别概念的理解来帮助理解整个命题。首先了解词语,然后了解一个句子主谓宾。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之后的时间里,每次遇到很难理解的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社会学、哲学概念,我都会首先弄明白这个概念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比如心理学中的墨菲定理、潜意识、动机和社会学中的社会秩序、组织、功能主义、分层,然后我会很快弄明白它们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发现了许多东西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许多东西就是定义解释定义,尤其是读到象郭敬明七堇年之类的文章,认真思考,发现文章空洞而无用。谈不上文学八股,但是足以评得上空洞派的领袖。语理分析小时代的作品,无非围绕着青春,用各种艰难的语句描写少年的孤独、自卑、忧郁、怯懦、以及少年眼中的爱情、时代、制度、如此种种。不过从这类书籍的销量来看,显然他们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青少年心里,倘若每个人都懂得分析语言的意义,那么现状当然不是这样。读书,分析语言,判别文字作品的好坏,这就是生活中的语理分析的一方面。
当然,语理分析并不是这么简单,既然是一门学问,一个学习经验绝不会是它的理论,它的力量也绝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学习上。更主要的是应用于哲学、生活、以及关于学术的方方面面。读书而明理,读书而知义,读书而得到力量。
“倘若依循品日思考的一般习惯来处理问题,我们的做法往往只是直接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很少去反省它的意思,但是当我们采取语理分析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就首先弄清楚问题的意思,假如分析的结果显示出所考虑的问题是有意义的,我们便进一步对它的意义加以深究,假如分析的结果显示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我们的做法不是解决它而是消解它。”这算是我学到的第一个知识点,记得小时候我常常问妈妈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在许多人细细想来都很难回答,比如说,为什么我把某某叫舅舅。妈妈会回答说因为他是我的哥哥,我继续问为什么我要把你的哥哥叫舅舅?妈妈无言以对。上了大学后,我的第一件事情就要是把从小到大的问题一一解决,其中的好多问题确实给我带来了乐趣,但也有好多问题把我带到混沌的深渊,比如说人为什么活着?天为什么叫天而不叫做其他?死亡的人是否会到达另外一个地方?鬼魂真的存在么?自己为什么会害怕蛇而不是狮子或狼?如今看来,原来这些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至今未没有明白为什么活着却还是要活下去,至今不明白死亡后是否会到达另一个时空却还要面对一个个年老的背影,至今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怕蛇见了蛇却还是会发抖。生活中原来有的问题是不需要浪费精力去想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没有存在的理由。适可而止也许是一种解脱。
文字把戏,就是文字的表达者利用文字的某些特性和接受者的某些局限,而给文字添加主观的意义或者语言表达时故弄玄虚。当然,这里的文字把戏主要指的是哲学语言和辩论,但是生活中不乏这种把戏。汉语中有许多成语被人误用,有的甚至出现在正规文件中,比如,百度浏览器提供的每日阅读内容中有一项是“商业价值”,2013年3月1日,商业价值栏目提供了一项商业信息报道,主要讲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其中有这么一句,说“。。。。。。。并计划在2015年达到1500家分店。要完成这个目标,强化星巴克咖啡供应链的管理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这算是文字的无中生有吧。而空洞派在中国政治和法律上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扬子晚报发布时间: 2013-03-09,】“总书记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他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仔细问一下什么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高尚情操?官商交往有道的道是什么意思?官商的界限到底怎么定义?公务员的的底线是什么?【2013-03-09 09:29来源:新华网】王庆喜说,近期,我国部分省市连续多次发生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他说,环境保护要立法先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违法成本。再问一句,怎么叫健全?相关法律是什么?怎么才算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怎么才叫提高违法成本?这些问题我们的国家领导该怎么回答?看来语理分析不光适用于学术研究,更适用于政治交流和启迪民智。假如民众像《让子弹飞》中张牧之一遍遍叫马邦德翻译黄四郎的惊喜是什么意思,那么,政策应该落实的更快。
至于文章第二篇提到的缺意、歧义、含混、着色、实化、癖意。我觉得当辨析哲学或者其他学科的语言命题之类需要认真考虑之外,其他如语言交流,文字抒情时也是可以使用的,尤其是小资阶级。毕竟,生活不需要十分的理性,我觉得现代人的成分,应该是五分感性,五分理性,感性用来生活,理性用来生存。
逻辑经验主义又叫做逻辑实证主义,该主义认为哲学是一种活动,即对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目的是澄清概念和命题的意义,清楚无意义的概念和命题。他们把命题分为形式命题和经验命题两类。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可知,逻辑经验主义就是分析概念和命题的,其基本的方法学区分是析合区分和意义区分。分析语句是:意义足以决定真假的语句。综合语句是意义不足以决定其真假的语句。分析语句又分为通过分析判断是真的分析地真语句和通过判断分析是假的分析地假的语句。而我认为的认知意义区分就是看一句话有没有研究的必要,就象我为什么把妈妈的哥哥叫舅舅这个问题,是没有研究必要的,就是没有认知意义啦。至于他举出的一系列例子,我总是看的糊里糊涂,云里雾里,本来简单的一句话,竟然说的那么繁琐,让我想到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相互举例子,讲观点,只不过,李天命的例子很是让人无法说其好还是不好,一会是P,一会又是Q一会又是S,很是挑战耐心,我不禁抱怨李天命的可笑,本来自己在讲删繁就简三秋树,自己却把文章写得十分啰嗦,简直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玄学,是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繁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即宇宙最终存在的根据问题﹐亦即本体论的问题。“玄”指无形无名的“道”,由于魏晋玄学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典,注重形而上的“有无之辨”,故从南朝开始,后人以“玄学”称谓这一学派。在我看来,玄学,就是空学,历史上,士族门阀制下的士族吃饱了撑着了没事了空虚了就开始研究空学,这些高富帅研究的话题简直比我小时候的问题更荒诞,但是又比释迦牟尼研究的话题更神秘莫测,最终的衰亡是历史的必然。
辛弃疾《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李白《侠客行》【感觉就是《英雄》的前身。】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一起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一词一诗,都很优美。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第二篇 语言的陷阱
引言:语言陷阱与清晰思考
某些语辞(即字、词、片语、或句子),或某些使用语辞的方式,是特别容易误导、混淆、或妨害思想之正确运作的。让我们将这类语辞或使用语辞的方式称为“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往往比地下的陷阱更可怕。
为了防止思想的纠缠、错谬,为了使思考清晰、精审,我们必须对语言的陷阱有起码的认识。把各种各样惑人心思的语言陷阱指认并揭露出来,这在语理分析的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本篇的目的,就是要讨论各种最常见的语言的陷阱。
一、阙义
(A)什么是阙义
日常语言里,有些句子以语法的标准来衡量时,可算是完整的语句,但从语意的方面看,这些句子是不完整的。换句话说,这种句子的形式结构(语法)虽然完整但其意义内容(语意)却并不完整。
譬如有时我们听人说:“讲老实话是最有利的做法。”这就是一个语法完整但语意不完整的句子。除非它的脉络(或称“语境”,即是它的上下文或说话时的场合)能够提示所欠缺的意义,否则,当我们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必须先问清楚:“最有利?与什么比较起来最有利?对于讲老实话的人来说是最有利的呢,还是对于和他交往的人来说是最有利的?或是对他们双方面都最有利?”
让我们把上述那种在句式上完整但在意义上不完整的句子称为“语意欠整的语句”。语意欠整的语句也可以叫做是“阙义的”(meaning-incomplete)。以下再举几个实例来较详细地阐释阙义(语意欠整)的性质。
(B)例释:政制与生命
例一:“青少年期的反叛行为常是很危险的。”这个句子的意义不完整,因为它没有指出青少年期的反叛行为对谁来说是危险的。对青少年自己来说是危险的呢,还是对那些在社会上已获得固定利益的人来说是危险的,或是对整个社会各阶层的人来说都有危险……?
例二:“怎样的制度是最妥善的政治制度?”这是一个语意欠整的问句。要回答它,我们须要追问:所谓“最妥善”,是从哪个观点说的?是从统治者的观点说的,还是从被治者的观点说的?是从知识分子的立场看是“最妥善”的呢,还是从商人、实业家等人的立场看“最妥善”,或是从工人、农民等人的立场看“最妥善”,或者是从任何立场看都可说是“最妥善”?
例三:在哲学上有一个甚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的见解:认为“生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研究这一见解是否站得住脚的时候,我们必须厘清:“生命是有价值的”这句话,是指“一切”生命都有价值,还是指“某些”生命有价值而并不蕴含另外某些生命(比方说滤过性病毒的生命)亦有价值?再者,那句话是指生命在任何情况下(包括精神错乱、绝症、长期受酷刑虐待……等情况下)都是有价值的,还是仅就某些情况来说生命是有价值的?又,所谓“有价值”,是对谁讲的?是对被论及的生命本身来讲,还是对旁观者来讲,或是对两方面都可以这样讲?
在这些问题未得到厘清之前,就马上表示赞同或反对“生命有价值”的见解,乃是冒失的做法,常会引致无谓的争论,白白虚耗了我们“有价值的生命”。
(C)阙义的原则
讨论到此,我们也许会以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使用阙义的句子。但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正确。事实上,阙义有其利亦有其弊,要视乎使用时的情况而定。只要当时的文意够清楚,阙义的句子反能令得用语简洁,使我们可省去一些语意完整但却冗长累赘的陈述。这是阙义之利。至于阙义之弊,则是当文意不清的时候,这种句子是会迷乱别人(甚至自己)的思想的。
下述关于阙义的一般性原则,当有助于我们去防范阙义语句的流弊,同时又不至于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这种句子一律加以排斥——
设S是一个阙义的句子。假如S所在的脉络足以提示所欠缺的意义,则在这情况下S之为阙义是无害于思考或讨论的。但假如S的脉络并不能提示所欠缺的意义,那么在这情况下S可说是一个对思考和讨论有妨害的句子了。
按:上述原则是针对着思考、讨论等认知性的活动而提出来的。倘若说话时的目的根本不在于此,而在于(举例说)谈情说爱,则纵使所用的句子语意欠整,并且当时的脉络亦不足以提示所欠缺的意义,但很多时我们还是不必要求将欠缺的意义加以明文补足的。【譬如,当你的女朋友向你大发娇嗔说:“男人是负心的。”如果你咄咄逼人地反问她:“你的意思是指‘所有’男人都是负心的,或只是说‘有些’男人是负心的?在‘一切’情况下男人都是负心的,或只是在‘某些’情况下男人是负心的?男人对‘任何’女人都负心,或只是——比方说——对‘噜唆’的女人负心?”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反问女朋友,那么请你记着两点:第一、你并没有好好的消化前面有关“阙义”所提的按语;第二、你要小心,你以后可能再也找不到女朋友向她“负心”一番了。】
二、歧义
(A)什么是歧义
我们考察底下两个对话。
对话a——
小孩问:“妈妈,为什么刚才睡着的时候我会飞的?”
母亲答:“孩子,你是做梦而已。”
对话b——
男孩问:“你其实很喜欢我,是吗?”
女孩答:“你是做梦而已。”
“做梦”一词在对话a里的意思,与这个词在对话b里的意思不一样。在a之中,“做梦”一词是指睡着时的某种心理经验。在b之中,“做梦”一词所指的,则是人们在醒着的时刻所作的不切实际的空想。
只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语言,我们便不难发现,有很多语辞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这种具有多过一个意义的语辞,一般称为“歧义语辞”(ambiguous expression)。
刚才考察过的“做梦”一词,就是歧义的。此外如“天”、“地”、“阳”、“阴”、“法”、“子”、“理”、“和”、“同胞”、“经济”、“风流”……等等语辞,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就以“天”字来说,这个字至少有三个意思:(1)诸星罗列的空间,(2)自然,(3)时日季节(比方说“昨天”、“秋天”)。再以“风流”一词来说,这个词至少有以下几个不同的意思:(1)举止萧散品格清高,(2)精神韵味,(3)浪荡不羁。
语辞之所以有歧义,原因不止一种。类比、引申、借用、语法结构……等等因素都可能令语辞产生歧义。由上述最后一种因素(语法结构)所造成的歧义,特别受到语言学家(比如参姆斯基等人)的注意。这种歧义称为“语法歧义”。“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就是一个例子。在小巷墙上写这句话的人,本来要说的是“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可是在那里小便的人却把这句话解释为“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又例如“士可杀不可辱”,其原意为“士可杀,不可辱”,但我们开玩笑时可以将它解释为:“士可杀?不,可辱!”
(B)例释:胜败与自由
以上我们已经界定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语辞的歧义。现在我们要对这种语言现象作进一步的例释。
不少笑话是利用语辞的歧义而构思出来的。前述语法歧义的例子就是其中的两个。下面是“非语法歧义”(广义的“语意歧义”)的一些例子。
其一
(在西洋剑击会的询问处。)
甲:“我想加入贵会。”
乙:“本会向来是最欢迎‘新血’的。”
甲(大吃一惊):“我不想加入了。”
其二
中文教师:“在中文里,俗称杂物为‘东西’。比方枱、椅、梳、书籍,都是东西。”
洋学生:“我明白了,我们都不是杂物,所以你不是东西,我也不是东西。”
上述笑话的关键,在于“新血”和“东西”的歧义。当然,这种情形下的歧义是无伤大雅的。不过,在认知性的探讨中,如果因为语辞的歧义而令得思想糊涂起来,那就不再是无伤大雅的小笑话了。现在举出两个容易扰乱思想的歧义之实例。
例一:曾听过这样的论调:“战争没有胜方,只有败方。任何一场战争里的每一个参与的国家其实都是失败的。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吧,一般人都认为德国是败了,而英国则是一个战胜国。可是,只要我们考虑到英国在这场战争里所遭受到的损毁,考虑到她在政治、经济、社会、或人民的生命与精神各方面所遭受到的破坏,我们又有谁能否认她实在也是失败的呢!”这个说法中的“败”(或“胜”)就是一个歧义的语辞。在“一般人都认为德国是败了”这句子里的“败”字,主要是指军事上的“被击倒”。但在“又有谁能否认她(英国)实在也是失败的呢”这句子里的“败”字,主要却不是说军事上的被击倒,而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或人民的生命与精神等各方面所受的“损毁”。假如我们没有觉察到“胜”、“败”等字眼在此有歧义性质,我们也许会觉得“战争没有胜方,只有败方……”之类的说法好像很深刻、很有见地的样子呢!可惜,经过上面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那不过是利用了语辞的歧义来造成的一种“文字游戏”吧了。
例二:“一般所谓自由的人,其实都不是自由的,因为,即使那没有受到外在因素所制约的行动,仍然是被行动者自己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在这个论证中,“自由”一词是歧义的:(1)当一个人没有受到某些外在因素(比如监狱、集中营、极权制度)的制约时,我们会说那人是一个“自由的人”;在这个意义下,“自由”是指“没有受到例如监狱、集中营、极权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制约”。(2)另一方面,有些学者把没有外在因素所制约的行动也叫做“不自由”,他们的意思是说,这类行动至少仍被行动者本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等原因所决定;在这个意义下,“自由”是指“不被任何原因决定”。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一般所谓自由的人其实都不是自由的”这个句子里的“自由”一词在两个不同意义之间游移。当它第一次出现时,“自由”的意思是(1)所表示的意思,然而在第二次出现时,它却已转取(2)所表示的意思了!这类言论利用了语辞的歧义而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它“很有深度”或“甚有深意”,但拆穿之后却显出原来只是故弄玄虚而已。
(C)歧义的原则
像阙义一样,歧义也是有利有弊的。对语言的经济来说,歧义语辞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免除“凡有新意义要增加新语辞”的那种麻烦。不过歧义语辞也有它的坏处,因为它不少时候会引生思想上的纠缠。以下的一般性原则,可帮助我们正确地处理语言的歧义——
设E是一个歧义语辞,且在某个脉络C里出现(脉络的范界不能事先硬性规定,但不可违背常理而把它定得过大或过小)。如果C不能表明E在其中的每次出现究竟是取哪个意义,则在这情况下E的使用乃是一种混淆思想的用语方式。但就算C原则上能表明E在其中的每次出现究竟是取哪个意义,就算如此,倘若我们利用E的歧义性质来玩弄文字游戏(见上一分目的例一和例二),那么这仍然可以说是一种混淆思想的用语方式。
三、含混
(A)什么是含混
当一个语辞的应用范围没有截然明确界线时,这语辞就叫做是“含混的”(vague)。
例如“秃子”或“头毛稀疏”,便是含混的语辞。这语辞之所以为含混的理由如下。
假定你有满头浓发。要是你不介意一点微痛的话,相信你不会在乎我从你满头的浓发中拔去一根留为纪念的,是不是?显然地,你不会因为失去一根头发就会由满头浓发变为一个秃子。事实上,拔去一根头发之后,你仍然是满头浓发的。既然你仍然有满头浓发,你当然不会介意再失去其中的一根,因为正如刚才所指出,失去一根头发决不能令人由满头浓发变为秃子。基于这个道理,相信你不会在乎我从你的头发中再拔一根留为“进一步的纪念”,是吗?好了,现在我们设想这种做法一直继续下去,你知道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很简单:就是你将会变成秃子。问题是:从哪一个刹那开始你会从“满头浓发”变成“头毛稀疏”?换种方式问:哪一根头发的失去会使你从“满头浓发”变为“头毛稀疏”?这问题是没有解答的,因为,在一根一根地拔头发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个确定的刹那能令我们说“就是在该刹那开始你可以称为‘头毛稀疏’了”,这等于说,并没有任何一根特定的头发会使你因失去它而变成一个头毛稀疏的人(世界上并没有一根那样“具有关键重要性”的头发)。以上的论述显示出:在“头发浓密”与“头毛稀疏”(或“秃头”)之间,没有明确的分野。所以,“头毛稀疏”、“头发浓密”等语辞的应用范围并无截然的界线,换言之,这些语辞是含混的。
在日常语言里,还有很多含混的语辞。以下再举几个例子来作具体的说明。
(B)例释:善恶与贫富
例一:小孩子或乡间老太婆看戏,常会频频追问旁人:戏里面的这个那个角色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小孩或老太婆之所以追问这种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不自觉地有一个预设,认为好人和坏人各别构成一个壁垒分明的类。但这个预设是错误的,因为“好人”、“坏人”等词语是含混的,根本没有壁垒分明的类被这些词语指谓着。一个对父母妻儿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然而对别人却心狠手辣的人,究竟算不算一个“好人”(或算不算一个“坏人”)?我们无法铁定不移地说这样的人是一个“好人”(也无法铁定不移地说他是一个“坏人”)。与其白费心机地苦苦思索那人“其实”是不是一个“好人”(或“坏人”),不如去具体地考察他平日的习惯、一般的行为倾向、在特殊环境里的特定反应、等等——那才是较实际和有效的做法。
例二:每逢元旦前后,报章总会报导一些“预言家”的预言。由于这种预言通常不外是“亚洲会有动荡的形势出现”、“美国将有异常之事发生”……那样一类含混的说法,于是“预言家”便总有办法去做“事后诸葛亮”。譬如说,他们总有办法在事后(注意那是在事后)把亚洲这么辽阔的地方之中任何他们认为合乎所指的事件叫做“动荡的形势”;例如只要有一批学生示威,或一群工人罢工,他们就可以将这些事件解释为“动荡的形势”,最少把它说成是“动荡形势的一种征象”。至于“异常之事”,则范围更加模糊了。比方说在美国那么大的区域里刚巧有一只鸡生了一只特大的蛋,“预言家”就会振振有词地宣称他的预言为真。但这种笼统的“预言”,与科学上精密的预测一经对照,便显出那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最多只能利用它来放马后炮一番而已。
例三:假如在某次飞机失事的意外中,全机乘客只有一人生还,倘若他是一位教徒的话,其它教友会说那是一个“神迹”。但假如全机乘客只有这位教徒丧生,其它教友恐怕就不会说那是一个“神迹”了。究竟“神迹”一词的应用界线在什么地方划定?
例四:有的人以为,“资本家”、“工人”、“知识分子”……等词语都是界限分明的,他们以为这些词语各别指谓着一个绝对确定的类。但这种想法并不切合实际。事实上,根本没有绝对确定的类被那些词语指谓着,因为那些词语都是含混的。就以“资本家”一词来说。当然,社会上有些人无可争辩地可称为“资本家”;比如一个拥有数十亿财产的老板,该没有人会怀疑可以那样称呼他。然而一个在街边摆摊卖报纸的小贩,工作了大半生,几十年下来积存了一、二十万元,这样的人算不算是“资本家”?正如“浓发”一词虽有不争的范例而同时又有不定的疑例,“资本家”一词亦然。由此可见,以为“资本家”、“工人”、“知识分子”……等名称是一些“鲜明的旗帜”,可用来划清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类属,因而碰到任何人都一定要将对方归入上述的某个类中,然后以此归类做为个人或集体的行动之根据——这只是一种与实际脱节的、闭门造车式的幼稚想法,而种种可怜复可笑、可怕复可悲的做法则每每是那幼稚想法的自然结果。
按:虽然我们不可像上例所述的错误想法那样把含混语辞的应用范围视为有分明的界线,但必须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由此推论说含混语辞的应用范围没有约略的界线。显然地,“X没有分明的界线”并不蕴含“X没有约略的界线”。
依此,下面的说法乃是一种诡辩:“富人(或资本家)与穷人之间其实没有真正的分别。倘若某人拥有一千万美元,他当然可以称为‘富人’了,不过在一千万元与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之间,却没有什么分别。我的意思是说,去掉一元,并不会使他从富有变成贫穷。用同样的方式论证,一直下去,我们将会看见,在贫与富之间根本无法找到一条分明的界线。所以我们最后将要得到的结论就是:贫与富之间其实没有真正的分别。”假如我们遇到这样的诡辩,我们可以向对方指出:他最多只能证明贫富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但如果由此推论两者之间没有约略的界线或“没有真正的分别”,则那是一个错误的推论。
【当有人提出上述那种诡辩、企图抹杀贫与富(或高与矮、冷与热等等)之间的分别时,另有一种“实用方法”很容易就能把他难倒。我们请他把钱都送给别人。倘他不肯的话,我们就请问他:“为什么不肯呢?贫与富之间本无真正的分别嘛。”】
(C)含混的原则
含混,不一定是语言的缺憾。有的时候,由于它的弹性,含混语辞反而适合我们使用。譬如我发觉现在这房间里的空气很热,可是不知道究竟是多少度,因此无法用“华氏X度”或“摄氏Y度”这种形式的精密语辞来措述房间的气温,但那又不等于说我对房间的温度一无所知,于是,在这情形下,“很热”或“温度甚高”之类的含混字眼就恰好用来表达我对房间气温的大概知识(而这种大概的知识在平日生活中往往是很有用的)。事实上,假如缺少了含混语辞,在许多场合里我们将会变得哑口无言。
不过,虽有上述的效能,含混语辞却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这类语辞最易造成废话(多余的言语)、空话(空洞的言语)和大话(大而无当的话)。比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这个含混的句子颇有劝人为善之功,那是不应抹杀的,可是在认知上这个句子无可否认乃是一句空话。怎样算是善报,怎样算是恶报,其间并无明确的分际,几乎是喜欢怎样解释便可怎么解释。纵使某人素来行善,同时却一生坎坷,但仍可说成是善有善报的例子,“理由”是:依照某种哲学或宗教的观点,善就是德,德就是福,所以行善便是有福,有福便是善报。关于恶有恶报,亦可透过相似的方式来给它一种“万无一失”的辩解。
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再加上“若还不报,时辰未到”的条件句之后,它就更加“双重保险”了,因为,“时辰未到”一语是全无界限可言的。与“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时刻还未到来”之类的精密的说法不同,“时辰未到”可容许任何的解释。所以即使十年、二十年仍未有“报应”,我们还是能够把它解释成为“时辰未到”。然而一直到了临死那天都没有“报应”怎办?照样说“时辰未到”可也。那么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时辰已到呢?有人会说:“天机不可泄漏。”
基于以上对含混语辞的功能和缺点所作的分析以及对废话空话和大话所作的提示,现在让我们陈构一条关于含混的一般原则如下——
设E是一个含混的语辞。如果E被用来表达一些概略的知识(或概略的判断、问题、指令……),则就这点来说E之为含混是没有什么不妥的。但如果E只是被用来制造废话空话或大话,则那就可以说是一种误导思想的用语方式了。
四、着色
(A)什么是着色
在上一世纪,英国许多保守的绅士和淑女都不肯公开地提及或使用“长裤”一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淫亵词”。他们之所以有此看法,原因不难想象:那是由于穿着的长裤里面隐藏着人们认为“不雅”的人体的某一部份。可是长裤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日用品,事实上我们总得要有一个词语来指称这种东西。终于,英国人发明了用“不可提及的”(the unmentionables)去代替那个他们认为不可提及的词语:“长裤”。
觉得英国人滑稽而迀腐,是不是?但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语言,其中不是同样有些字眼被视为淫亵词语,因而被列为一种禁忌?以“他妈的”一词来说。“的”什么?由于“的”字后面本应跟着的字眼被视为淫亵词,所以这里还是以不提为妙。由此可见,即使目前我正在讨论着淫亵词,我仍是遵守着“避免使用或提及淫亵词”这一社会习惯的。其实,上一段当要说到人体的某一部份时,我就已经遵守着这社会习惯了,即避免使用直接指称人体那部份的字眼,而用“人体的某一部份”几个字来代替。
假如我不是如此迀回曲折地说话,而是干脆用一个直接指称人体那部份的名词去指称该部份,这将会有什么后果?这将会令人觉得十分厌恶。此中的关键,在于那直接的字眼带有反面的情感意含(或说是“情感色彩”),而“人体的某一部份”之类的字眼则是不带情感意含的。
到此,我只是对具有情感意含的词语之中的一种——淫亵词——特别提出来讨论,做为一个引入。事实上,在日常语言里具有情感意含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杂种”、“奴才”、“下贱”……等会引起厌恶之感,而“英雄”、“光荣”、“伟大”……等则会激发起崇慕之情。
具有情感意含的字眼,除了能引起听者的情感反应之外,又能用来表露或发泄说者的喜怒爱憎的情怀。当我们说某某是一个“杂种”的时候,这两个字既能使人对某某产生反感,同又能表露或发泄我们自己对某某的反感。而当我们称某人为“英雄”的时候,这种称谓一方面会激发起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敬仰赞叹之情,另一方面又能表露或舒发我们自己对他所怀有的一种仰慕的情感。
这种带有情感意含或情感色彩的字眼,就是所谓“着色语辞”(colored expression);着色语辞有时也叫做“情感语辞”。
关于着色语辞有一点特别须要注意:许多着色语辞虽带有不同的情感意含,但所描述的事态却是相同的。下面列举几个带有不同情感意含但描述相同事态的着色语辞的实例。
(B)例释:坚定与固执
例一:我是坚定的
你是固执的
他是愚顽的
这是罗素所举的一个有名的例子。其中的“坚定”、“固执”、“愚顽”几个词语,带有不同的情感意含,不过所描述的事态却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倘若某人惯于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而不受他人意见的左右,那么,如果我们喜欢他,我们会说他是“坚定的”;如果我们不喜欢他,我们会说他是“固执的”;而假使我们十分讨厌他这个人,那么我们会说他是“愚顽的”,或说他是“人头猪脑”。这几个词语固然有不同的情感意含,可是所描述的事态则相同,即:那人惯依自己的意见行事而不受他人意见的左右。
例二:有些(我只是说“有些”)女孩子,碰到别人在公众场合旁若无人地亲热时,会不屑地说:“肉麻当有趣!”但假如她的男朋友同样在公众场合跟她旁若无人地做出亲热举动的话,她却要宣称自己的男朋友“够罗曼蒂克”了。
例三:在他人身上发生的所谓“桃色丑闻”,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话,是否仍要沿用同样的名称?不,那不叫做“桃色丑闻”,那叫做“艳史”或“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插曲”。
例四:甲太太对乙太太说:“我的先生去寻芳的时候,碰见你的丈夫在嫖妓。”
例五: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是“时代青年的新潮作风”,邻家孩子的所作所为则是“流氓举动”。
例六:战情报导:“敌方未经审讯便冷血地对俘虏进行非法屠杀;我军毋需盘问即干脆地把擒获的敌人就地枪决。”
(C)着色的原则
着色语辞既有重要的功用,也有不可忽略的流弊。这种语辞的功用主要在于能表露和发泄情感,有利于心理的平衡,并能引起听者方面相应的情感,可促成听者与说者双方在态度上趋向齐一。不过,在这里较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着色语辞的流弊:这种语辞对认知性的活动来说是危险的,因为它很易诱发起情绪的激动,而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总是难以有效地进行冷静和客观的思考或讨论的。
让我们较详细地探讨着色语辞的这种危险性。
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严格科学的领域里,所用的语辞大都是中性的,即不带情感意含的。“方程式”、“递归性”、“微系数”、“速率”、“电磁场”、“γ射线”、“细胞”、“脱氧核醣核酸”……等等都不是着色语辞。可是,当讨论到社会、政治、伦理、文艺、宗教等方面的人文问题时,我们所用的语辞却每每带有情感的意含。譬如“阶级”、“反动”、“坏蛋”、“神圣”、“叛教”……这些语辞都是带有情感意含的。
在今天,各门严格科学都有高度的理论成就以及重要的实际应用;反观各门人文学科,却是远远落后,甚至几乎停滞不前。正当科学家借着冷静客观的观察、实验、假设、演算等方法来处理科学问题之际,社会、政治、伦理、文艺、宗教等范围内的人文问题却正被人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无休止地争辩着,而到了最后,这类问题常常要靠政治斗争、社会压力、宗教迫害等“方法”来给以“彻底的解决”。
为什么科学问题与人文问题之间有这样强烈鲜明的对比呢?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尽管不是唯一的)原因,就是前面提过的那种差异:即科学问题的讨论所用的语辞大都是中性的,而人文问题的讨论却屡屡混杂了太多着色语辞,以致滥用这种语辞。
“但人是有情感的嘛,为什么不可以使用有情感意含的语辞?”也许有人会如此反驳前面的评论。可是这种反驳只不过像看见“不可随地吐痰”的告示之后提出反驳说:“人总会有痰的嘛,为什么不可以吐?”那告示并不是说人不可以吐痰,而只是说在告示的有关范围内不可随地吐痰。同样地,我并没有说过不可“使用”着色语辞;我要说的只是:不可“滥用”这种语辞,因为那是有损于正确思考之进行的。
但怎样算做滥用着色语辞?这问题可由下述关于着色语辞的一般性原则而得到解答——
当我们企图说服别人接受某某论点时,如果我们根本没有藉着客观证据或逻辑推演来建立该论点,而只是利用着色语辞的情感意含去诱使别人接受,则我们就是滥用着色语辞了。但如果我们的论点是基于客观证据或逻辑推演来建立的,则纵使在论证的过程里间或采用了一两个着色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语理分析读书笔记
读书而明理,读书而知义,读书而得到力量。 “倘若依循品日思考的一般习惯来处理问题,我们的做法往往只是直接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很少去反省它的意思,但是当我们采取语理分析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就首先弄清楚问题的意思,假如分析的结果显示出所考虑的问题是有意义的,我们便进一步对它的意义加以深究,假如分析的结果...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后感
后来学习到的是“的”是定语的标志,并且在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中,有的必须加“的”而有的不能加“的”。读书笔记·当时上课时,就光区分加不加“的”就已经让我头疼。接下来又紧接着学习多层定语的排列问题,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一些问题,还是可以去学懂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吕先生曾说...

读书笔记家长评语怎么写
读书笔记家长评语这样写:1、孩子的读书笔记非常详细,展示了他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深入理解。我很高兴看到孩子能够捕捉到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描述和分析。2、孩子的读书笔记显示出他\/她对书中主题和情感的敏感度。他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道德困境的思考,这展示了他的成熟和思辨能力。

对外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读书笔记
层次分析法虽然在揭示实词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上有所局限,但它面临着诸如歧义句“我在屋顶上发现了小偷”这样的挑战。这个句子背后潜藏着三种理解:小偷在屋顶、我本人在场,或者两者都在同一地点。变换分析法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这种复杂性。它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解析,内部通过构成成分和关系展现事物特性...

读书笔记里面的评语和读后感还写吗
读书笔记的评语可以这样写: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

朱德熙《语法讲义》读书笔记整理
开篇语: 中国语言学巨匠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是理解现代汉语语法基石,这部经典之作详尽剖析了语言的内在机制和研究策略。语言基础: 语言的定义与功能,朱德熙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汉语音节的结构,实词与虚词的差异,以及形态变化的深层逻辑。音位的社会属性与语素的标准化划分,如“长”字的不同读音,揭...

关于《现代汉语》的读书笔记
施事宾语:水里窜出一条大鱼。结果宾语:我最近写了几体通俗小说。工具宾语:你把这个锅盖上锅盖。处所宾主:下月我去趟上海。方式宾主:我平常写行书。原因宾语:我真后悔没去。目的宾语:门口有那么多人在排队购票。角色宾语:姚明在这场比赛中打中锋。判断宾语:我们者是中国人。语的语义指向 补语...

读书笔记加感想加句子加词语,加书名
读书笔记加感想加句子加词语,加书名如下:书名:《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出版时间:1943年。主要内容:《小王子》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的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通过小王子的旅程,作者用简单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丑陋,同时也表达了对爱、友谊和...

学生读书笔记教师评语怎么写?
1、字体书写美观工整,内容丰富充实 2、写景写文细腻,文思细腻敏捷 3、开头新颖生动,结尾前后呼应 4、文句顺畅,首尾呼应完整 5、内容表达清楚,可圈可点 6、语句流畅生动,用字遣词恰到好处 7、见解十分正确,段落分明可取 8、内容合乎主题,段落井然分明 9、描述丰富生动,用词优美流畅 10、充满...

如何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以下是我整理的如何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欢迎阅读。 一、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分为摘录笔记、提纲笔记、评注笔记、心得笔记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