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为什么否认物质型相的存在?
爱利亚派否认理智对象的可分性,否认个别的、运动的事物存在;柏拉图承认这些事物对理念的分有,因此承认它们一定程度韵存在。文中的巴门尼德把“少年苏格拉底”的学说归结为“把型相与分有它们的事物分离开来”,认为这是他的独创思想。巴门尼德攻击的矛头指向“分有”说。(1)首先,“分有”以可感个体与...
柏拉图理念论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所以虽然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树、火、人等自然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他却犹疑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更是决口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然而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
如何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本质观?
柏拉图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模仿,但是模仿的对象是感觉世界,是理式的摹本或者影子,由于文艺模仿的对象不是理式而是理式所派生出来的现实,所以文艺模仿的基础是迎合人性中低劣的情绪,那么模仿出来的艺术品也就是低等的。他贬低了现实以及现实的模仿者、艺术家和现实的模仿作品,但是并没有完全否认现实中有...
唯名论和唯实论
这场论战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分歧。柏拉图主张理念世界,认为共相(普遍概念)独立于个体事物之上,是高于物质世界的抽象存在。相反,亚里士多德则坚持具体事物作为第一实体,形式寓于其中,共相并非独立实体,而是存在于事物内部。围绕这三个关键问题,哲学家们展开了深入探讨:共相是独立实...
亚里士多德“相”的论证
柏拉图认为个别事物可感而不可知,理念是可知而不可感。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美自身”“人自身”是由自身之外同一类概念即“相”(理念)“分有”的,所有具体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相”是和具体事物分离的,这是分歧的根本点。柏拉图举例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同性恋的传闻是怎么回事?
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的爱情应该是精神的沟通,称之为精神恋爱,而不是肉体的纵欲,后来的人们把这称之为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情感,柏拉图一直谈的都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这被人认为有同性恋的倾向。其实对于古希腊人来说,虽然比较热衷于同性恋,但他们也不排斥异性恋,需要注意的是,古希腊人之所以...
柏拉图的理式论
依据理式论,柏拉图提出三种世界:理念—现实—文艺(艺术)。 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之本源,是统摄万物的最高存在,它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而存在,超然物外,无形无色,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即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绝对精神、观念统治着世界。)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对理念...
柏拉图的form和通常意义的property是否有区别?
但柏拉图的ιδεα即非“理”,也非“念”,而是一种永恒存在的显现,是由动词idein(看)所引申出来的名词形式。所以陈康先生主张将其译为“相”。格鲁布(Crube)认为ιδεα“最切近的翻译是‘Form’或者‘appearance’,也就是,人或者物的‘显型’(look)”。([2], p.1) 那么英文“From”又意味着什么...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不是有爱无性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有爱无性的爱情。柏拉图在《柏拉图对话·会饮篇》中提出了一种超验的爱,即不包括人类肉体之交的爱。柏拉图认为,人身上有两种生殖力,身体上的生殖力和心灵的生殖力。身体上的生殖力,即肉体上延续后代,但肉体上的两性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有心灵的生殖力,才是真正的爱情...
柏拉图对笛卡尔,斯宾诺莎的实体论有什么影响
1、笛卡尔承认两种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存在,并把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也就是不否认理念(超验精神)的存在,是对柏拉图一元客观唯心论的不完全突破。2、斯宾诺莎则认为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实体,即自然界。由于受笛卡尔世界观的直接影响,斯宾诺莎把自然等同于神,认为这种实体的性质是由思维和广延两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