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0
不可否认,前述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有着美国特色的大学学分制模式虽然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但我们从中却可至少获得以下几方面启示。
1 确立学习者本位的教育理念
尊重个性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如上主要特征,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充分尊重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这是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与美国不同,中国大学的新一轮学分制改革,是在沿用前苏联学年制的基础上得以展开。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凸现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强调的是教学管理的共同性与统一性,忽视的是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以及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当然,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根本上说与学习者本位的教育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密切相关。因此,若要保证中国大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取得成效,就需借鉴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经验,在广大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学习者本位的教育理念。这是从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中获得的启示之一。
2 增加选修课程资源
没有选修课程就没有学分制,能否开设数量充足的选修课程是学分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之所以呈现出选课形式的多样性特征,与其学分制实施中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密切相关。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选修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则明显偏小。相关资料表明,当前我国不少高校学生自由选修课程的比例都徘徊在15%左右;国外许多高校的选修课程不仅基本上都属于自由选修课程,而且一般都占到总课程比例的4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由于我国国情和高校本身的资源有限,我们事实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模仿发达国家的学分制形式,但增加选修课比例,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则是学分制的本质要求。笔者认为,要在现有条件下保证选修课程资源,应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保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课程比例相对均衡;二是除开设一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课程外,还要有一定比例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方面的课程;三是要建设好一批综合学科课程,打破专业、系科甚至学校之间的界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加选修课程资源[7]。尽管仅仅依据选修课程开设数量还难以判断学分制实施的成效,但它却是衡量大学学分制实施的必备要素。这是从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中获得的启示之二。
3 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是实行学分制的关键环节,对保障大学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美国大学学分制中的绩点制,可供我国大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借鉴。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大学若要实施绩点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量与质相结合的原则。众所周知,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但是,仅用学分并不能完全衡量出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因此,这就需要结合着学分绩点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二是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是指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课程的正常教学活动,并且考试(考查)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每次考试(考查)不合格者,允许参加一次统一组织的补考,补考合格的给予学分认定。灵活性是指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过省级、国家级各种专业比赛的名次,学校就可相应折算学分。在省部级以上各种知识技能及文体比赛中受到奖励的,可按选修课内容酌情认定学分。这两个绩点制实施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从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中获得的启示之三。
4 不断改善导师制
大学学分制实施的出发点之一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相反却意味着将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作为保证学生求知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条件。美国大学学分制就是以导师制的方式充分发挥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这一方式不仅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数量、责任等有着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且将其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相比之下,我国大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中实行的导师制,无论在指导教师工作职责、数量等内容上,还是从其考核指标、结果上,都难以与美国大学学分制中的导师制相比,未能真正发挥出教师对于学生学业的指导作用。因此,不断完善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中的导师制,增强其实施的力度,就成为从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中获得的启示之四。
5 逐步完善与学分制改革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
学分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确立一种相互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表明,美国大学已经建立了一种与其学分制实施相适应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无论选课形式、学制,还是学业评价、学分转换等,均围绕着有利于学分制实施的基本原则予以设计。相形之下,我国大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还或多或少保留着学年制的痕迹。无论学生学籍管理,还是弹性学制实施等,都与学分制要求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全配套,制约着我国大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的全面实施。因此,就目前我国大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而言,亟须加大教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尽快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当前,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放宽转学、转专业的限制,可考虑由国家或企业设立高额奖学金,保证特殊专业有足够的人才。此外可采用经济手段调控转学、转专业的人数。第二,严格考核,把住出口,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对于一些有特色的课程,难以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就必须改革考核办法,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口试、社会调查、现场制作、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8]。第三,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毕业;学习能力较差或经济困难的学生则可根据需要放慢学习进度,延缓毕业。例如,欧柏林大学给每个学生申请一个固定信箱,并配备固定选课卡,学生持卡上机选课。同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停学创业和保留学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申请转换专业等,只要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分值即发给毕业证书,允许毕业[9]。但考虑到我国大学生入学起点较高,供需矛盾较突出等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在原定修业时间内未能完成学业的学生,其延缓毕业的学习时间以不超过三年为宜。逐步完善与学分制改革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培育出与学分制改革相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制度环境,这是从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中获得的启示之五。
6 改革学分认定制度
学分是学分制实施中的核心要素,反映的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美国大学学分制在采用学期绩点平均值(GPA)衡量学生学业状况的同时,还实行相互认可的学分转换方式。这不仅便于学生在不同高校之间的流动、选择,而且也在不同高校之间确立了一种值得信赖的评价学术工作的普遍标准。这是美国大学学分制成功的原因之一。有所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学分制改革则尚未建立这种学分认定制度。这种情况出现尽管有其客观原因,与我国高校层次、规模、类型的多样性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却不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学习途径,进而妨碍着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的深入。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学分认定制度的改革,并建立相对统一的学分标准和转换方式,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学分的认同。二是建立权威机构,负责校际交流过程中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改革学分认定制度,建立相对统一的学分标准和转换方式,实现学分在校际之间的相互认可,是从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主要特征中获得的启示之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