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销的法律法规:
《禁止传销条例》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传销条例》的发行目的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指以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而且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
参考资料:
这个要看具体的行为,禁止传销条例对于传销行为有明确规定。
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1.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扩展资料:
《禁止传销条例》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传销条例》的发行目的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禁止传销条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中表述,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国务院决定禁止传销经营活动。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传销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停止相关活动;
(二)向涉嫌传销的组织者、经营者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涉嫌传销的经营场所和培训、集会等活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涉嫌传销的有关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
(五)查封、扣押涉嫌专门用于传销的产品(商品)、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财物;
(六)查封涉嫌传销的经营场所;
(七)查询涉嫌传销的组织者或者经营者的账户及与存款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单等;
(八)对有证据证明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前款规定的措施,应当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或者口头报告并经批准。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当场采取前款规定措施的,应当在事后立即报告并补办相关手续;其中,实施前款规定的查封、扣押,以及第(七)项、第(八)项规定的措施,应当事先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批准。
扩展资料
1、《禁止传销条例》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传销条例》的发行目的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3、新型传销: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不集体上大课,而是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用金钱吸引,让你亲朋好友加入,最后让你达到血本无归的地步。
4、识别传销,需要看三个特征: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在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依据
我国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主要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明确指出,传销行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发展人员并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数计算报酬;二、要求加入需交纳费用或以购买商品变相交纳费用;三、形成上下线关系,以下线销售业绩计算上线报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涉嫌传销行为时,...
关于传销的法律法规
《禁止传销条例》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传销条例》的发行目的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第一条: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在我国有什么法律法规依据?
《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传销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责令停止相关活动;(二)向涉嫌传销的组织者、经营者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三)进入涉嫌传销的经营场所和培训、集会等活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涉嫌传销的有关合...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在我国有什么法律法规依据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在我国的法律法规有:《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在我国有什么法律法规依据
1. 法律分析:传销活动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禁止传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传销行为的界定及其所面临的刑事处罚。2. 法律条文:《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涉嫌传销行为时的权力,包括责令停止相关活动、查阅复制资料、查封扣押财物等。3. 刑法规定:《...
与传销相关的法律法规
1. 法律分析:传销活动通常以销售商品或服务为名,要求参与者支付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以获得加入资格。其组织者和领导者通常会根据参与者招募的新成员数量提供回报或返利。这种模式涉及诱骗和胁迫参与者继续扩展团队,以此骗取财物,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将...
关于传销的法律法规
1. 《禁止传销条例》于2005年8月10日通过,并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旨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 该条例规定传销为非法行为,其目的在于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3. 根据条例,传销是指通过发展人员,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或...
关于传销的最新法律法规
非法传销是社会的毒瘤,主要是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取得经济收益。非法传销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家破人亡,所以国家对非法传销的打击力度是很大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
传销违反哪些法律
传销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传销作为一种非法商业活动,涉及多层次、多人的利益链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其主要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传销行为的定义、禁止事项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传销活动还可能涉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刑法中关于非法经营、诈骗等罪名的...
关于传销的法律法规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对于这类犯罪行为,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情节更加严重,则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传销的定义包括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