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要分等级,也就是先考府试,考取童生。然后童生参加院试,考取生员和秀才,此时第一名称为案首。
然后参加乡试(也就是常说的秋闱)考取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之后就是会试,考取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以上全部考完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授一甲状元 榜眼 探花,称为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所谓连中三元就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拿第一名。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六级:
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
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
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贡士(第四级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
进士(第五级会试)——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类似职称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考试合格后就是准进士,待殿试合格后,则为进士。
探花(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二名称榜眼。
状元(第六级殿试)——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科举考试内容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科举分为殿试、会试、乡试。
一、乡试
科举先从乡试开始,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二、会试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
清代无定额,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共取96名。
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
三、殿试
殿试结果填榜后,皇帝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二甲第一名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传胪大典后,新进士在保和殿参加朝考。朝考试卷分为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
扩展资料:
状元是中国科举金字塔的顶尖人物,就是进士的第一名。考中状元就意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
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三年中只产生一名状元,可见考取状元是相当艰难的。倘若没有超人的才华、坚强的毅力、健康的体魄,高中状元是不可能的。
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
“连中三元”是古代读书人毕生之夙愿,历史上“连中三元”者,版本不同,数量不一。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21位,其中文状元17人,武状元4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殿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科考的制度是什么?
科考的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有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的说法。因此科举考试的等级可以分为三个,第一级乡试,第二级会试,第三级殿试。科考制度的影响 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
古代科考的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要分等级,也就是先考府试,考取童生。然后童生参加院试,考取生员和秀才,此时第一名称为案首。然后参加乡试(也就是常说的秋闱)考取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之后就是会试,考取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以上全部考完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授一甲状元 榜眼 探花,称为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程序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载,以进士出身...
古代科考制度
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考核。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其中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和三甲则分别赐予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的称号,其中二甲第一名被称为传胪。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还规定了固定的文章格式—...
古代科考的制度?
科举制度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详解
科举制度,是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采用分科取士,故名科举。从隋至明清,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形成完备体系,考试内容多为儒家经义,以“四书”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需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科举考试从隋代持续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分为多个等级:县试、院试、乡试、会试...
古代考科举是怎样的?
1、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2、举人:举人,为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雅称为“孝廉”,俗称“老爷”。对入京师参与会试的举人雅称为“公车”。举人有时也被称为乡进士。3、秀才:秀才别称...
古代科考制度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
古时的科举考试是几年一次?
古代科举自宋朝开始确立为每三年一次。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是多长一次 古代科举几年一次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