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哪些名人出名之前的历程是艰辛的?列举一些,加上简短的叙述

比如像凿壁偷光之类的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人,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朱元璋放牛读书
朱元璋出身低贱,家境贫苦,小时靠放牛为生,常去私塾偷听学书,聪颖好学,勤学好问,终成一代明君。
3,宋濂抄书求学
详情书上的《送东阳马升序》可见。
4,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5,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6,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他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9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这消息传到了苏秦的家乡,他的父母兄嫂都后悔以前对苏秦的态度不好。听说苏秦要去赵国经过洛阳,全家人特地赶到洛阳城外30里的地方,把路扫得干干净净,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跪着迎接他。苏秦看到这情景,前后对比,百感交集。

  可是“合纵”很快就被苏秦的同学张仪的“连横”策略破坏了,苏秦也被刺客刺死,“合纵”宣告彻底破产了。

闻鸡起舞
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第2个回答  2013-03-19
项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越王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第3个回答  2013-03-19
韩信 胯下之辱
孙膑 受膑刑(钜膝盖)
司马迁 受宫刑(不用解释吧?)追问

还有吗

追答

刘备 出名前卖草鞋
关羽 卖枣 好像还卖过豆子?
反正两兄弟都属于生活困难那种
张飞 杀猪的
秦琼 生活困难卖马
杨志 卖刀

第4个回答  2013-03-19
范仲淹 幼年在哥哥家长大有个刻薄的嫂子生活艰苦。有个故事是说他的,小时候为了节省粮食把粥冻成冰粥并分成几块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