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佛学的关系

如题所述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弗洛伊德是基于病理学研究而提岀的假说,而佛教的三种我,即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来所证的“八大自在我”,也就是人人本具各各不无之真如、佛性;假我是凡夫众生所执著之我,这种我乃由四大五蕴假合而有,因缘所生,似有非实;神我是邪魔外道所说之我,他们于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说有十六神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理解佛教无我 (神经症患者)
人格瓦解难道就是佛法的“无我”?不管你精神分裂也好,学识渊博也好,这个无我是个客观的真理,与人的状态无关,都是无我。若你真的能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就能体悟到无我。要不然纵然说的再明白,再清楚无我的道理也是有我的。佛法是个圆满的理论,你觉得矛盾,那是你没有明白佛理,...

为什么做精神分析的人都入了佛教
4. 佛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之父, 是永恒的真理。——斯蒂芬·霍金 5. 佛学包括科学,而科学不能包括佛学。——当代佛教高僧宣化上人 6. 哲学对这个(宇宙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而佛教却是亲证。——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发明家王季同 7. 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

西方人认为的唯物主义跟佛教有点冲突
佛教不是一种宗教,更不是一种哲学!宗教是指个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希望找到一种无所不能强大的力量,寄托这种力量达到自己力不能及的范围,比如生老病死,而找到的依托就是所谓的宗教信仰。而哲学仅仅是一门学科,无法达到佛教的包罗万象。唯物主义和佛教的冲突在与物质于精神的冲突,也在与西方人对...

人的潜意识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潜意识(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

末那识是潜意识吗
不是。潜意识是西方心理学的名称,由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而佛法所说的末那识即第七识我执,需是经过修证才能认识得到...

弗洛伊德名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利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

高中可读的佛学哲学书籍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的圣经《精神分析法》——文艺作品分析的必备《形而上学心理学》——前沿的书籍《金刚经说什么》——研究佛学超越宗教性 超越哲学性的一面但要是说一些人对佛学的感悟,那么有不少都是可以阅读的,这个其实无用推荐。不过哲学类的书籍,小说的我觉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其他的比较...

为什么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是西方近代兴起的一门科学,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梦的解释》的作者弗洛伊德了。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强调性的影响、童年创伤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潜意识等。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日本的森田正马教授以大乘佛学为基础结合他自身的经历、多年的从医经验开创出频具东方色彩的“森田疗法”,基本...

自我概念论述
弗洛伊德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组成部分,各自代表了本能、理性以及社会道德的追求。罗杰斯提出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强调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也...

永不满足的欲望
无论是在精神分析还是佛学经典中,“欲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精神分析中的欲望 弗洛伊德说欲望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虽然经常提到欲望,但并没有清晰地定义它,更多是指性本能引起的状态、诉求和愿望。欲望的状态就是性本能想要获得满足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性欲。 欲望是一个表征、符号、信号,有了欲望我们就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