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不同
1、主观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精神,与客观相对。
2、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客观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关系所属范畴不同
1、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观即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2、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三、两者的关系不同
1、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2、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与客体有区别
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
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参考资料:
马哲中主观与主体,客观与客体的区别与联系
一、含义不同 1、主观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精神,与客观相对。2、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3、客观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二、关系所属范畴不同 1、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观即人...
马哲中主观与主体,客观与客体的区别与联系
1. 主观指的是人的意识、感觉和思维等精神现象,是相对于客观存在的。2. 主体指的是能够进行思考、行动并参与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个人。3. 客观描述的是事物本身的属性,是独立于人的意志和感知存在的。4. 客体则是实践活动和认识过程所指向的对象,是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外部世界。二、所属范畴差异 1...
马哲中主观与主体,客观与客体的区别与联系
一、含义区分 1. 主观指的是人的意识、感觉和思维,是相对于客观存在的。2. 主体指的是有能力进行思考、参与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3. 客观描述的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不受人的意志所影响。4.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人们所指向的对象。二、所属范畴差异 1.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涉及到意识和物质...
马哲中主观与主体,客观与客体的区别与联系
主观一定是主体的主观,但主体可以主观(从自身出发)可以客观(从外在事物、客观事物出发).客观与客体的关系与上者大同小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端看我们作为活动对象.如人和人的交往中,人对树木的砍伐中,客体就不同.
主体 客体 主观 客观 怎么区分?
回答:刑法中主体是指实施犯罪的人客体是指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主观方面指犯罪人的主观想法,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还是意外客观方面就是造成的法律事实例如:故意杀人甲用刀把乙杀了主体是:甲 客体:乙的生命权主观方面:故意(直接故意) 客观反面:乙的死亡例如:交通肇事甲把乙撞死了主...
谁能把马哲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解释下??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哲学里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各是什么?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如何理解马哲对物质的理解?
首先,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弊端和局限,明确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与哲学物质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弄清楚“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关系 列宁说:“物质是...
马哲三大规律五大范畴是什么?详细的
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原因和结果: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
马哲三大规律五大范畴是什么?详细的
它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为主线,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源于生产资料和劳动之间的矛盾,革命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唯物论则是以实践为核心,解答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创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