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故事,虽然源于《史记》的记载,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道德传说。历史的真实唯有赵氏被灭族,以及旋即的平反,由赵武继任祖职等,整体过程也不到一年;且其起因是赵门的祸起萧墙。因此,所谓“屠岸贾专权”、“搜孤救孤”直至孤儿的长大复仇、程婴怀念公孙杵臼而自尽等等,统统是子虚乌有。司马迁并非不明里就,而是觉得虽属造假,但故事太动人了,真是难于割舍,程婴、公孙杵臼的义薄云天,权作文学史料,让他们名留千古不也很好吗?但写史又不能弃真取假,只好两种情况都予记录在案,又费尽了心机,在书中做足功夫,使明眼人一看便知,以免后世以讹传讹。《左传》则是只录载正史,凡是已被证实的、主要情节失实的传闻,再不忍心也要舍弃。看来,左丘明才是个严肃的史学家,而号称太史公的司马迁,则更像一位大文豪。
提起赵氏孤儿,在我国的民间,不说是家喻户晓,那对于稍有史学、文学和戏剧知识的人们,也可算耳熟能详。这一桩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事件,两千多年来能盛传不衰,还要记在司马迁的功劳簿上。当然他是整理周秦诸家的记录,最后成文于《史记》,但正是这部巨著的系统性,才使许多历史典故,成为了朝房、私塾、文著直至舞台、田间正统讲学和演唱评说的不朽素材,赵氏孤儿那脍炙人口的故事即为其一。
然而,研究了一番古代史后,我却竟然意外地发现,虽然赵氏被晋景公灭族和平反都是事实,但是这两者相隔仅仅一年;那就没有了赵武长大复仇的情节,程婴、公孙杵臼义薄云天的作为,也纯粹属于杜撰!
司马迁是一位严肃的史学大家,为什么竟会信录谣传,给后世留此话柄呢?再次认真检索了资料,尤其是《左传》和《史记》的相关文字,才恍然大悟:司马迁确是史学家,但更是一位文学家,太史公之所以“戏说”一回,可能是觉得这一故事虽属造假,但实在太动人了,真是难于割舍,让程婴、公孙杵臼名留千古不也很好吗?但写史又不能弃真取假,只好两种情况都予记录在案,又费尽心机,在书中做足功夫,使明眼人一看便知,哪个是录载的正史,哪个是所不忍弃的传闻,且是已被证实的、主要情节失实的传闻,以免后人以讹传讹。可是再读历代的文字,除了写起赵氏孤儿就津津乐道,倒无人去体察司马迁的苦心,标明自己所言之事,实是一宗不存在的故事,这直至近代的学者们。我想,也许是文学家不忍心明言,而史学家觉得不值一提,于是成就了一种奇异状况:除了那些专门家外,从平民百姓直至达官贵人,统统都信以为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