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阳新县辖16个镇,即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王英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太子镇、大王镇。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明洪武九年四月(1376年),降府为兴国州,隶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省永兴以州治,领通山、大冶2县。属武昌府。
清初,兴国州仍领通山、大冶,同属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起,兴国州不再领县,属武昌府。雍正元年至十三年(1723-1735),分湖广行省,设置湖北省,县地属湖北省武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改道,改兴国州为兴国县,隶湖北省江汉道。后道废,从属湖北省。三年(1914年),定名阳新县。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
1952年6月,属黄冈专区。
1965年7月,属咸宁地区。
1997年1月1日,划归黄石市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阳新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新县
截止2018年,阳新县辖22个镇(区),即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王英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太子镇、大王镇,阳新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综合管理区)、率洲管理区、半壁山管理区、荆头山管理区、金海开发区。
1、兴国镇隶属湖北省阳新县,位于县境中部,兴国镇是湖北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红色革命根据地。连续多年被评为黄石市经济实力“十强乡镇”。
2、富池镇,隶属湖北省阳新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阳新县东部,东邻江西九江,西接黄颡口镇,北毗蕲州,与武穴市一衣带水。
3、黄颡口镇,隶属湖北省阳新县,位于黄石长江沿岸以东。黄颡口镇是阳新县经济强镇、和谐新镇、滨江秀镇和文化重镇,也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湋源口镇(又称韦源口镇,下同)隶属黄石市阳新县,西北接黄石市,东南连黄颡口镇,是长江中游西南岸的一个新兴重镇。因湋源河得名镇区面积77.3平方公里,辖14个村、1个社区。
5、黄石市陶港镇扼据吴头楚尾,是湖北的东大门。东毗九江、西望黄石、南纳富河、北饮长江,距横贯南北的大沙铁路仅18公里,沟通106国道与长江干流的阳富公路和富河黄金水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水陆两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新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截至2019年,阳新县辖16个镇、6个区。
1、16个镇: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王英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太子镇、大王镇。
2、6个区:阳新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综合管理区)、率洲管理区、半壁山管理区、荆头山管理区、金海开发区。
阳新县,隶属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南与江西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扩展资料:
阳新县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县,革命老区。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秦属南郡。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汉、三国、晋、梁、陈、隋、唐,历名下雉、闰光、阳新、奉新、安昌、永兴、富川。
宋、元、明、清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州。1912废州设县,1914年定名阳新县,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
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65年7月起改属咸宁地区。1997年1月1日起划归黄石市管辖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