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3-29
周瑜(公元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吴杰出
的军事家、政治家。扶助孙策 开拓江左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周瑜出生
在一个士族家庭。其曾祖周荣先后在东汉章帝、和帝两朝担任过尚书令的职务。从
祖周景、从伯周忠皆官太尉,位列三公。周瑜的父亲周异则为洛阳令。在周瑜的幼
年时期,东汉政权的统治正面临严重危机。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各种社会矛盾空
前激化。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各派势力乘机扩充了军事实力。
他们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冲突日益升级。政局不稳,战事频起,加速了皇权的削
弱和割据分裂局面的形成。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死。关东地区的一
些州郡牧守不满董卓专政,纷纷举兵讨伐。附属于袁术的吴郡豪族孙坚也参加了讨
董联军。临行前,孙坚将家眷安置到舒县。十四岁的周瑜结识了孙坚的长子孙策。
孙策与周瑜同岁,都是心怀大志的少年。两人情趣相投,关系很好。周瑜把家里的
一部分住宅让给孙策,还经常以财力对他进行帮助。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周瑜二十岁。他准备渡江探望在丹阳担任太守的叔叔周尚。这时,周瑜收到了孙
策从历阳(今安徽和县)送来的书信,来信邀他共下江东。四年前即初平二年(公
元191年),孙坚在进攻襄阳时,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杀死。父亲死后,孙策投奔割据
江淮下游的袁术。由于长期受猜忌和压抑,孙策决定脱离袁术。他借兵三千准备返
回江东故土,发展自己的势力。正在寻找政治出路的周瑜收到书信后,马上率领自
己的部曲家兵数千人奔赴历阳。同时,他还带去了大批舟船粮秣。对于周瑜应邀而
至,孙策大喜过望。他说:有了你周瑜,我的事业可以成功了.

孙策进击江东的军事行动,进展得十分顺利。周瑜及江东名士程普、张昭等人协助
孙策先后打下秣陵、湖孰、江乘等地,赶走扬州刺史刘繇,占据他的治所曲阿(今
江苏丹阳)。十几天的时间,孙策的军队增加二万余人、战马千匹,威震江东。在
继续东进之前,孙策把镇守江东要镇丹阳(今江苏南京)的重任委以周瑜,并对他
讲,我攻打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平定山越(江东地区的少
数民族),靠这些军队人数已经足够了。你为我看守好丹阳就行了。r

丹阳虎踞龙盘,形势险峻,是通往江南的要冲之地。袁术不愿让孙策据有丹阳
,派遣其弟袁胤取代周尚,担任丹阳太守。周瑜无力对抗,被迫遵从袁术的命令,
和叔叔一起离开丹阳,来到袁术的住地寿春(今安徽寿县)。

袁术赏识周瑜的才干,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想任命他担任手下的将领。这
时周瑜已在袁术帐下三年,对袁术的目光短浅、骄横无知,十分鄙视。尤其是建安
二年,袁术不顾部下反对,擅称帝号,成为众矢之的,这种愚蠢的作茧自缚,更引
起了周瑜的厌恶。而孙策却已陆续削平江南各郡的割据势力,夺占吴郡、会稽等地
,既而又与袁术决裂,设置官府,委任长史,在江东初步建立了孙氏政权。判定袁
术终无所成的周瑜,不愿再留在寿春,决心回到孙策那里。周瑜拒绝将军的称号,
向袁术提出要到居巢(今安徽桐城南)为长的请求。居巢离长江很近,周瑜的企图
是,从居巢顺流而下直奔江东。袁术不知周瑜假途东归的用意,竟满足了周瑜的要
求。 在居巢,周瑜结识了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的豪族鲁肃。在他的劝说之下,
鲁肃放弃东城长的官职,背叛袁术,与周瑜结伴东渡。yG26^=

到达江东以后,周瑜受到隆重的礼遇。孙策特意为他准备好上等的馆舍、丰厚
的赏赐,并亲自出城欢迎。孙策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将的职务,还拨出二千名步兵、
五十名骑兵属他指挥。周瑜时年二十五岁,因为仪容俊美、风流倜傥,江东人都昵
称他为“周郎”。孙策以他为牛渚镇守,不久又改派为春谷长。牛渚、春谷与庐江
郡一水之隔,两处都是扼守江东的咽喉要地。孙策考虑舒县周氏是庐江的名门望族
,派周瑜为督,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家族的社会影响,以招募人马,延揽人才,扩大
力量。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术病死。他的军队大多归顺了占据皖城(
今安徽潜山)的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害怕刘勋成为第二个袁术,决定设计消灭他。
于是,他故意劝诱刘勋袭击海昏上缭的山越,然后乘虚而入,与周瑜分率二万余人
偷袭皖城。轻取皖城后,周瑜随从孙策在寻阳和沙羡,分别打败回师救皖的刘勋以
及赶来救授的黄祖。经过几次大仗,孙策俘获对方部曲士兵三万余人,战船七千余
艘,实力大增。通过这次向西用兵,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水西北
)一带也尽归江东所有。战争结束后,周瑜以中护军、领江夏太守的职务(孙策授
予周瑜这一职务是在取皖城之前)镇守巴丘(今湖南岳阳),防范占据荆州(今湖
南、湖北)的刘表东侵。

中流抵柱 力主抗曹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被杀,其弟孙权继位。当时江东的孙氏政权
只是初具规模,并不巩固:外有强敌曹操、刘表;境内的一些纵深之地还有很多小
股的割据势力,统治营垒中不少人左瞻右顾,“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形势紧迫,人心惶惶。这种局面直到周瑜率领
大军从巴丘赶来才有改观。周瑜和张昭主动把一些琐碎的行政事物分管起来,全力
支持和辅佐孙权,迅速安定了江东的局势。周瑜亲自出面挽留准备北行的鲁肃,把
这位一直没有得到孙策重用的政治人才推荐给孙权。后来,鲁肃成了江东政治舞台
上极为活跃的政治家。 官渡之战后,北方地区的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兵多地广的袁
绍被曹操打败后病死,两个儿子相互攻杀,力量削弱。曹操兵威大盛,实力日增,
开始雄踞中原。曹操为试探江东的虚实,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派人下书要孙权
送人质给他。孙权召集臣下商讨解决办法。面对曹操的讹诈,许多人犹豫不决。周
瑜坚决反对向曹操屈服。他认为,江东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兵精粮多,具备
割据条件,完全不应该向曹操低头。送去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曹操的钳制。
周瑜的意见得到了孙权母子的一致赞同。孙权的母亲还嘱咐儿子要像对待兄长一样
的尊重周瑜。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开始,周瑜一直坐镇吴郡,为孙权出谋划策
,平乱讨叛。其间,为安定内部,周瑜曾多次带兵镇压山越的反抗。建安十一年(
公元206年),周瑜亲自督讨麻、保二屯的少数民族。这次战争十分残酷,周瑜将俘
获的部落首领一律枭首示众,同时还把一万多人强徙到江东政权的腹心地区。留吴
期间,周瑜曾多次奉命进攻刘表。孙权与刘表誓不两立,一是因刘表占据的荆州与
扬州毗邻,属于江东政权向西开拓的对象;二是因孙权的父亲孙坚死在刘表的部将
黄祖手里,双方有世仇。孙权继承孙策的政策,不断地西进,其主帅常由周瑜担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初,周瑜向孙权举荐刘表的降将甘宁。孙权接受甘宁的
建议,亲自统兵进攻屯军夏口(今湖北汉口)的黄祖。周瑜被委派为前部大部督。
两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水战,江东军队终于攻陷夏口,杀死黄祖。消灭黄祖,为孙
权夺取荆州扫清了道路。这一时期,北方的曹操已经彻底消灭了袁氏的残余力量,
并打败了三郡乌桓。他把被乌桓俘获的汉人十余万户和幽州、并州的乌桓三万余落
迁入塞内,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雄心勃勃,企图乘胜南进完成统一的大业。这年
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刘表,准备夺取荆州。曹军未到,刘表先期病死,其子刘
琮不战而降。刘琮投降,事先没有通知住在樊城的刘备。刘备寡不敌众,不敢迎战
,只好一路南退,狼狈地逃到夏口。 曹军南下荆州,给江东政权造成严重威胁。特
别是曹操得到荆州的大批水师战船,又据有粮食武器储备丰足的江陵(今湖北江陵
),更使江东朝廷上下十分不安。九月,孙权亲临荆州前线。刘备的谋臣诸葛亮也
赶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拜谒孙权,极力劝说孙权、刘备两家联合破曹;同时
孙权收到曹操的书信,信中威胁说,准备以八十万水军与孙权决一死战。事态严重
,江东上下十分惊恐。张昭等人被曹军的气势吓破了胆。他们认为,曹军力量强大
,并以汉相的名义,打着皇帝的旗号征讨四方。抗击曹军,在名义上便很被动。况
且江东的优势在于凭借长江天堑,曹操得到荆州,收降刘表的水军,获取大量的战
船,天险成为双方共有的东西。实力悬殊,江东只有迎降曹操才是出路。 孙权接受
抵抗派鲁肃的建议,将受命去鄱阳的周瑜召回商讨对策。周瑜反对投降,极力主战
。他向孙权一再强调割据江东的可能性。他说,江东地域辽阔,兵精粮足,内部安
定,政权巩固。曹操名为汉相,实是汉贼。孙权雄才大略,完全可以继承父兄基业
,为朝廷扫除污秽。他还认为,曹操有一系列的致命弱点。比如北方没有完全平定
,后方并不很稳固,特别是关西的马超、韩遂尚在函谷关以西骚扰,使曹操放心不
下。除有后顾之忧外,曹军还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他的将士主要是北方人,
来到南方,“舍鞍马,杖舟楫”,同习于水战的江东军队交锋,是舍长用短。由于
北方人不能适应南方的水土,容易发生疫疾。曹操违犯兵家作战的大忌,不顾后果
,贸然用兵,必然自食恶果。周瑜又戳穿了曹操所谓八十万大军的骗局,指出他的
实际兵力不过十五六万人,而且久战疲敝,战斗力不强。刘琮的荆州降兵至多七八
万人,也疑虑重重,士气很低。固然曹军人数略多一些,但实际并不可怕。周瑜坚
决向孙权请战,表示只要拨他五万精兵,就可以打败曹操。 周瑜的分析振奋了孙权
的精神,坚定了破曹的信心。孙权用刀砍去奏案的一角,警告劝降的臣下说,谁再
敢说迎接曹操的话,下场就和这个桌子一样。他亲热地拍着周瑜的脊背说,公瑾,
你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别人都是在为自己打算,只有鲁肃和你才与我同心同德。
让我马上召集五万精兵尚难办到,目前三万人马,我已选好,战船军粮都非常充裕
。你和鲁肃、程普先行一步,我继续筹划兵源给养,作你们的后援。当即,周瑜、
程普被孙权任命为左、右都督,分领大军逆流西上,和刘备并力,迎击曹军。 在樊
口(今湖北鄂城附近),周瑜所率的江东水师与刘备的军队会合。

孙刘联军合计五万人左右。

赤壁鏖战 名扬天下

曹军船舻相接,浩浩荡荡,顺流而下。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曹
军和孙刘联军相遇。周瑜的推测成为事实,疫疾已在曹军中流行,生病的人很多,
战斗力大受影响。结果两军交锋,曹军初战失利。曹操将大军退到江北的乌林(今
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上岸安营扎寨,与进逼而来的联军隔江对峙
。 两军僵持的局面对人孤力单的联军不利。周瑜的部将黄盖建议说,敌众我寡,不
宜在这里同敌人持久消耗。曹操针对北方军士不习水战的缺陷,采用方连战舰,首
尾相接的方式进行补救,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用火攻打败他的机会。周瑜采纳
了黄盖的建议。黄盖按照与周瑜制定的计策,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归降。曹操没有
识破这是诈降计,答应接受黄盖。黄盖预先将几十艘小船内塞满薪柴,灌上鱼膏,
外面用帷幕、旌旗遮掩好。然后,他选择了一个东南风猛烈的夜晚,率领着船队向
江北冲去。在离北军二里的水面上,黄盖命令各船同时点火。火猛风烈,船行如箭
。由于曹军以为是投降,没有防备,结果小船点燃了他们的战舰。刹时间大火腾空
而起,火舌向对岸舔去,很快延及曹军的营垒。江北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曹军
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淹死者难计其数。曹操猝不及防,无心迎敌,索性命人把未
被点燃的战船和不便带走的军需付之一炬,带着残部向北败逃走。联军在刘备、周
瑜的带领之下,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曹操不愿在荆州久留,遂任命曹仁把守
江陵,自己则撤回北方去了。赤壁一战,曹军损失严重,死亡的人数超过一半。战
死之外,还有大批将士因饥饿、疫疾而命丧黄泉。战争的胜利,加强了孙氏政权在
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赤壁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
下。 周瑜到达南郡后,以数万大军围攻江陵城。江陵城内粮草充足,加之曹仁防守
严备,周瑜一直未能取胜。周瑜为分散消耗曹仁的兵力,派甘宁西上攻取夷陵(今
湖北宜都)。甘宁一战得手,曹仁果然分兵,企图以五六千众夺回夷陵。周瑜采纳
吕蒙建议,只留下少许人继续围困江陵,自己亲率大军去救甘宁。周瑜行至中途,
发现江陵到夷陵之间有一处险要的必经之道。他便忙派出三百余人,用砍伐的树木
将险道阻塞。周瑜赶到江陵,当日即与曹仁在城下激战起来,围城的曹军被消灭一
半以上。曹仁抵挡不住周瑜的攻势,又担心江陵有失,连夜撤往江陵。曹军行至险
道,发觉陷入困境:前面有树木拦路,后面是周瑜穷追不舍。为了逃命,他们只好
丢掉马匹,越过路障,步行遁逃。这一夜,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不久,周
瑜在长江北岸建起营垒,准备长期围攻曹仁。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两军一直在江陵
相持。双方进行过多次较量,彼此各有胜负。每战,周瑜必身先士卒,跨马入阵。
在一次混战之中,他不幸为流矢射中右臂,受了重伤。曹仁听说周瑜伤重行动不便
,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召集军队前来骂阵。周瑜忍着箭伤,挣扎而起,到各营鼓舞
士气。曹仁讨不到便宜,只好退兵。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二月,守江陵的曹
军伤亡过重,曹仁被迫放弃南阳。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周瑜以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的
职务镇守江陵。同年,孙权为表彰周瑜的功劳,特别把下隽等四县封作他的奉邑。

志在荆益 英年早逝 ,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他自号左将
军、领荆州牧,设大营于油江口,易其名为公安。刘备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冒险
东去迎娶孙权的妹妹,并向孙权提出借南郡的要求。在借与不借南郡的问题上,江
东政权的内部存在分歧。周瑜不但不同意鲁肃借南郡与刘备的意见,而且主张把刘
备软禁在江东不放。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他上书给孙权说,刘备是个心怀大
志的人,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辅佐,绝不会久屈人下。周瑜认为,应把
刘备弄到吴郡,广筑宫室,多置美女,用腐化的生活消磨他的意志。把关、张两人
,瓦解分散,各置一方。然后派出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去攻打他们,事情就可以解
决了。相反,割借刘备土地,再放任三个人聚在一起,这好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他
们怎么会甘当池中之物。孙权考虑到曹操的威胁仍然严重存在,江东需要孙刘联盟
,况且刘备也不是美女珍玩就能上钩的人,所以没有听取周瑜的建议。刘备返回公
安,听说此事,心有余悸地说,我险些死在周瑜的手里。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
去京口(今江苏镇江)面见孙权,提出夺取益州的计划。益州在荆州的上游,相当
于今四川省地区。这里形势险塞,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稻香鱼肥,素有天府之国
的称号。割据益州的刘璋暗弱无能,内部矛盾重重。占据汉中一带的张鲁又屡次与
刘璋发生战争。周瑜以为,曹操受到重大挫折后尚未复原,又有心腹之患,不敢轻
易举兵南下。益州局势不稳,正好乘隙而攻。占据益州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反曹
的马超结盟,这样就形成了反曹的包围圈。周瑜答应夺取益州后,他还镇襄阳(今
湖北襄樊)对抗曹操。他乐观地说,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消灭曹操,统一北方
是可以办到的。在征得孙权同意之后,周瑜立即启程返回江陵,作攻取益州的军事
准备。但是,周瑜走到巴丘(裴松之注云应为巴陵)的时候,突然身染重病,不幸
去世。临终前,他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周瑜语重情长地劝诫孙权
“先虑未然,然后康乐”,除要防备北方的曹操,还要警惕占据荆州的刘备。 这一
年,周瑜三十五岁。孙权对于周瑜的病逝,悲痛万分。他流着眼泪说,周瑜有帮助
我夺取天下的才能,现在突然病死,让我依靠谁呀?他亲自穿上素服主持丧礼,进
行哀悼,并动身到芜湖迎回用瑜的棺椁。后来,孙权经常与别人追忆周瑜的功绩,
称赞“公瑾雄烈,胆略兼人”,“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还说在“腹心旧勋”之中只有周瑜的主张常常和他一致,对江东政权的功绩任何人
也无法同周瑜相比。孙权高度评价周瑜,除表彰他为建立江东政权所立的汗马功劳
之外,还有感念周瑜对孙氏兄弟耿耿忠心的成分。孙权继位之初,年轻无威,臣下
对他不大恭敬。功勋显赫、把握重兵的周瑜极力树立孙权的威信。他反复对同僚宣
传孙权能“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是个可以成就
大事业的人,并带头像对待孙策一样地尊重孙权,忠诚地履行臣下的礼节和职责。
赤壁战前,曹操欣赏周瑜的才干,曾秘密地派遣著名的说客蒋干去劝降。周瑜知道
蒋干的来意后,请他参观大营,行视仓库中的粮储军备,又在酒宴上摆下服佩珍玩
。然后他对蒋干说,大丈夫一世,为的是能遇上个知己的君主。我与主公从外人看
是君臣关系,实际上我们亲如骨肉。这种言听计从、祸福与共的情份,就是像苏秦
、张仪这样的古代辩士复生,也不能把我说动,何况你蒋干呢?对于孙权的命令,
周瑜坚决执行,从不打任何折扣。他反对借地给刘备,但是孙权一旦作出决定,他
马上给刘备让出了长江以南的南郡土地。 周瑜为人豁达,从不忌贤妒能。他注意发
现和提携有真正才能的人,经他荐举的如鲁肃、甘宁这样的政治、军事人才就有很
多人。程普早年追随孙坚,是江东政权的元勋,曾看不起周瑜,多次欺辱他。周瑜
处处谦让,从不和他计较。周瑜的宽忍,终于使程普大受感动。老人越来越钦佩周
瑜,遂成忘年之交。程普心悦诚服对人讲,和周公瑾来往,好像在饮美酒,不知不
觉就让人醉了。 周瑜精通音乐。酒宴之中,虽然喝了许多酒,但只要乐队演奏有误
,他立刻便能察觉。只要听到,还一定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出毛病的人。因周瑜这一
习惯,形成了一句俗谚:“曲有误,周郎顾。”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周瑜跟随
孙策攻破皖城,与皖城乔公相识。二十四岁的周瑜迎娶乔公小女为妻,是为小乔。
周瑜有两男一女。女儿被孙权聘为太子孙登之妃。长子周循娶公主,官任骑都督,
早死。次子周胤初拜兴业都督,后改封都乡侯.
第2个回答  2006-03-29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4-04
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星夜回到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坚持主战。他向孙权分析说:“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局势并不稳定。马超韩遂割据关西,威胁着他的后方;他令部队舍弃熟悉的鞍马,登上生疏的战舰来进攻我们,正是舍长就短。如今天寒地冻,牛马缺草,北方士兵进入江湖地带,水土不服,必然要生疾病。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曹操如此贸然行事,岂有战胜之理!要打败曹操,此正是好时机。请给我几万人马,前去破敌。”孙权听了周瑜陈述非常激动,他抽出宝剑,砍去书案一角,厉声说:“谁敢再说投降,就和这案角一样!”。
第4个回答  2006-03-29
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绝对不是诸葛亮气死的人...
第5个回答  2006-04-13
周瑜是一个英雄,可是三国演义上把他贬低了

周瑜是怎么一个人
历史上的周瑜是个很大度的人,还是个帅哥,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

你们眼中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正史上的周瑜-完美的化身 一. 周瑜的完美 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

历史上周瑜是一位怎样的人,演义里为什么要黑化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儒将,也是孙吴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一个人。他精通音律,民间早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同时,他相貌英俊,身姿伟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同时也娶了三国中有名的美女小乔为妻,可谓是才子佳人的经典组合,后世如苏东坡这样的伟大诗人在他的词句中对此多有描述。在孙策起兵...

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周瑜的意见得到了孙权母子的一致赞同。孙权的母亲还嘱咐儿子要像对待兄长一样的尊重周瑜。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开始,周瑜一直坐镇吴郡,为孙权出谋划策,平乱讨叛。其间,为安定内部,周瑜曾多次带兵镇压山越的反抗。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亲自督讨麻、保二屯的少数民族。这次战争十分残酷,周瑜将俘获的部落首领...

在真正历史上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真实的周瑜,其实很好很好。帅气,有情调、文武双全,心胸广阔,对朋友真诚,对士兵和善,对主公忠诚,对女人体贴,几乎是完美的男人。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

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个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心胸豁达之人。《三国志》陈寿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意思就是周瑜性格好,度量大,心胸开阔,深得人们的拥戴。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前,孙权拜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水陆大军,这时周瑜才33岁,位在程普之上。程普为东吴老将,曾...

史实的周瑜是怎样的?
一. 周瑜的完美 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

历史上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真的气量狭小吗?
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并且气度非凡的大英雄,他并不是气量狭小的人。周瑜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他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中郎将,这在当时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而且后来周瑜还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就是因为周瑜的仕途似乎太顺利了,而且获得了非常多的荣宠,当时肯定有非常多的...

周瑜是啥样的人
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是个心胸狭隘的人,最后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而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这样一个人。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孙策对周瑜的信任。周瑜在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作用,用计谋收复了太史慈。周瑜为孙策和孙权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210年,...

在历史上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瑜出身官宦世家。190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将其家人徙至舒,周瑜与其同年的孙策成为好友,更借大宅给孙策住,二人情如兄弟。不过,周瑜从父就任丹杨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随。孙策丧父后,经过多年在袁术下打并,终于能起兵发展,正要东渡历阳入吴时,书信报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