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是出自《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具体是哪篇文章?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典故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上(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 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茅庐对》!

谢谢
望采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2
你好。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第2个回答  2013-04-22
《出师表》,三国志里面后蜀的时候诸葛亮出兵前,写给刘婵也就是阿斗的一篇表文,具体应该是“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上学的时候学过,三顾茅庐就是出自这里。。。。。
第3个回答  2013-04-22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第4个回答  2013-04-22
出师表 三国志的

三顾茅庐出自哪个古典名著?
三顾茅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三顾茅庐的典故
三顾茅庐(拼音:sān gù máol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三顾茅庐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三次到茅草屋中去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顾的意思 三顾茅庐出自哪里
1、三顾茅庐的“顾”是“拜访”的意思。2、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成语故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故事】: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成语三顾茅庐指的是谁三请谁的故事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什么人物你...
成语三顾茅庐指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的成语出自《出师表》,故事讲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帮自己打理天下。故事发生在汉末时期,刘备吃了败仗,曹操坐据朝廷。刘备为了复兴汉室,到处广纳人才,后来徐庶和司马徽为他引荐了诸葛亮。诸葛亮是个学问很高的人,喜欢研究兵法,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但是整日隐居在茅草屋中。刘备为能...

三顾茅庐出自哪本书?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茅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屯兵新野的汉朝宗亲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亦有明确记载。三顾茅庐的...

三顾茅庐出自哪里?
三顾茅庐出自哪里?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顾茅庐是谁写的?
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该书由罗贯中所著。这个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前往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诸葛亮的住处,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情节。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事件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

三顾茅庐的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先帝不看轻臣子的出身贫贱,也不因为自己地位高而使臣子受委屈,三次到草庐中拜访臣子,商量治理国家的事情。”。【赏析】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源于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表达了真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