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引导教育?

如题所述

青春期,是孩子的烦恼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又知之不多;思想上要独立,经济上又独立不了;充满对异性的渴望,心理又很封闭;理想与现实经常冲突…… 烦恼很多,特别是异性交往的困惑、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常常使青春期的孩子苦恼。假如我们父母能与之沟通并正确引导,那么孩子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就会少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与异性交往,喜欢上一个异性同学,又往往怯于表白;表白了又害怕反而尴尬、疏远,更担心父母的不理解……孩子因此烦恼无比。

确实有不少父母担忧孩子在异性交往中出问题,主要是: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偷尝禁果,少女怀孕;沉迷网恋,遭受性侵害……然而,所有这些是否表明孩子缺乏的恰恰是"爱"的教育?

爱,是最美好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春期学会如何进行异性交往,就是一种"爱的修炼"。孩子进入青春期渴望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这种心理需要,反而要打个问号了。再说,异性交往并非必然陷入恋情,更可能是同学、师生、朋友、合作伙伴等多种人际关系。学会与异性和睦相处,是对未来婚姻家庭的准备,也是对未来事业发展和社会人际关系适应的必要准备。

那么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进行"爱的修炼"?如何预防各种行为偏离,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

第一,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向往异性交往,是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必然。

一方面,青春期结伙倾向明显,加入同龄人行列有助于青少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喜欢小组和集体活动是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培养正确的性别角色和健康性心理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容易起伏波动,主要是由于思春心理出现。表现在注重自我形象,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求得到异性伙伴的肯定与接纳。

因此,父母要关注孩子,应经常询问孩子对周围异性伙伴的印象如何,以了解孩子的情感倾向和所思所想。同时,父母可讲讲自己的青春期异性交往经历与故事,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注意,最好避免用"早恋"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一时期的异性交往大多只是出于一种朦胧的爱慕心理。

第二,要引导孩子懂得爱别人是一种神圣责任,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

异性交往,意味着学会对异性的尊重和爱护,意味着对异性的责任和义务。正如不能因为可能发生车祸而不让汽车上路,也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空难而禁止飞机上天。作为家长,不能总向孩子灌输异性交往的"害处",要公正地承认异性交往的益处和"异性间互补"的不可替代性。这样才具备与孩子谈论异性交往问题的前提,也才谈得上对孩子进行引导。

父母应支持孩子与异性伙伴的交往,并可帮助他策划一些自发的小组或集体活动,也可让孩子邀请异性同学到家里共同学习或聊天。但父母要态度鲜明地指出:中小学阶段,都应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异性相处。父母还应与孩子协商约定异性交往的具体规则。

第三,青春期是学习自律的关键期,成功的异性交往取决于自觉遵守规则。

青春期异性交往有许多益处,家长应支持。而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是制定交往的规则,提醒孩子学会自律。遵守交通规则可避免车祸;遵循异性交往的规则,则能够避免各种烦恼、危机、事故、犯罪等,使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媒体报道的案例或某些电视剧的情节,发表各自的看法,增强孩子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在异性交往中善于自我控制,可有效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被性侵害的不良后果。另外,自控能力是建立在正确的知识观念基础之上的。家长还应该开诚布公,与孩子讨论与异性交往有关的问题。不必有什么禁忌,凡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摆到桌面上进行讨论和争论,必要时还可以查阅书刊或请教专家。

第四,教导孩子学会抗拒诱惑,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青少年在异性交往中也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缺乏分辨力,或是被表面现象迷惑,就可能被社会上负面的东西欺骗或侵蚀。怎么办?一方面,父母在对待婚姻家庭、异性交往的态度行为上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另一方面,要对孩子"信息透明",不要以为孩子看到、听到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就不会出问题,关键还是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地选择,要有能力自我保护。

青春期是渴求爱的季节,爱是纯洁的、美好的!父母可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引导孩子将"爱的修炼"进行到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爱的天使!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7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去引导教育呢?以下几点帮助简单了解。

    尊重孩子,采取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将言论权还给孩子,把选择权、决策权部分交给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与决策。对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在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鼓励、少批评。

    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试图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对某些现象和观念家长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为了让孩子服从而坚决反对。

    防止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过度纵容,一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因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家长必须坚守基本的道德原则,以此来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

    家长本身的自律意识要强。要求孩子首先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否则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甚至强烈叛逆。

    鼓励学生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脱离低级趣味、培养高雅情趣。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和坚定意志,学会与人交往,体会成功和挫折,培养心理承受能力。从挫折和困难中逐步成长,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2个回答  2013-04-26
同样的青春期,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会这么躁动不安?甚至有的妈妈30多岁,有的孩子就说,妈妈更年期。咱们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这么激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理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现在发展的不协调。因为社会发展很快,孩子们的信息来得太迅猛了,有的老师,包括家长,甚至包括一些领导曾经觉得,我也从青春期过过,我怎么没像他这样,我上大学还什么都不懂呢您别忘了那个时候的消息多么闭塞。美国世贸大楼的事情,一分钟,全世界都知道了。现在孩子们接受信息太快了,甚至要快于某些成年人,尤其是家长。
要想做一个好家长,得提高你自己的教育资质如果是父母,有了孩子非常高兴,但是你要想真正让孩子成才,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那就要学习,因为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现在家长需要学习教育,边学习,边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教育孩子,这样才可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如知心姐姐提到的例子,家长带孩子坐公共汽车,这个孩子到了买票的身高了,这个家长一按孩子头,于是一块钱逃过去了,下来以后妈妈就说,儿子你真聪明。这种儿子你真棒的夸奖,实际是在害孩子。结果果然下一次跟别人坐汽车,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又逃了一次票,回去跟妈妈讲,妈妈今天我又省了一块钱。这种教育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能说这位家长起到真正家长的作用吗?
父母教育孩子: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
第3个回答  2021-03-1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