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日是计量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口语中常俗称天。
一个太阳日约等于24小时
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09894秒。
2、候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
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全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
3、周
星期,又作周或礼拜,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星期为七天。
星期的起源应该是连系著月亮的周期,因为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
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它也随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
在中国,可能是在8世纪时透过明教的传入,使中国有了星期的观念,并以“七曜”来分别命名。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
中国在民国成立后改称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这七曜,但在日本、韩国和朝鲜仍沿用此名字。
4、旬
旬 ,本义是十日。旬的概念从夏朝开始已经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中国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因此专门用一个“旬”字来表示这个时间概念。
中国人仍然使用旬来表示十天这个时间。一月可以分为三旬,分别为上旬、中旬和下旬。同时旬也可以作为十岁讲。如:八旬老者等。
5、月
月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照理说,他的长度应该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自然轨道周期相当,但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是会合月(朔望月),大约是29.53日。
对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断,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会合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6、度
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
7、年
年是与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有关事件再现之间的时间单位。
一般而言,年的长度取为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由于所选取的定标点不同,年的定义也不同,通常有:
近点年=365.25964日
恒星年=365.256363004个平太阳日(≈365日6时9分10秒)
回归年(贝塞尔年)=365.242199174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交点年=346.62003日(346日14小时52分52.9秒)
1984年起,天文学上采用儒略年(不可和历法上的儒略历相混淆)作为统一的年的时间单位,规定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相比每3000年误差1日。
现代公历里,平年一年为365天(包含52周1天),闰年一年为366天(包含52周2天)。
8、年代
我们把一个世纪分为10个单位,1个单位10年,每10年叫做1个年代。同时年代也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为10个年代,依次分别叫做10年代,20年代,30年代......90年代,100年代。
9、世纪
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
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 of our lord),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
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10、千年
千年是跨越一千年的时间跨度。在阳历中,如果一个年份可以被1000整除就被称为千年(或者那个年份之后的一年),如2000年或2001年都可被认为是新千年。在2000年全球庆祝新千年到来时,就发生了有关到底2000年还是2001年才是新千年开始的争论。
一派观点认为,由于阳历历法从公元1年开始算起,因此公元1年至1000年是第一个千年,而第二个千年开始于1001年,这样推算下去,2001年才是新千年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单位
一,白天与夜晚
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
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的“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二,时间
现在我们一个昼夜是24小时,但在古代,一昼夜是12个时辰。12个时辰也不是用一二三四来计算,而是用“子丑寅卯……”来表示,这叫干支纪日法。如,1点至3点在古时称为:丑时,3点至5点称为寅时。
三,年月日
某年某月某日是现今世界阳历的通用叫法,不过在古时,也是按干支来区别岁月的, 如戊戌年,丙申年。日期后面不跟“日”字,如阴历一月二日叫做“正月初二”。
扩展资料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
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
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除夕夜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的“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红楼梦》在大观园里过元宵节那一章中说:“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三更时,贾母听罢女先生的《凤求鸾》;四更时,凤姐儿的笑话也讲完了,元宵节终于 ‘聋子放炮仗——散了’。”这就是“更”“鼓”用得最为明显的例子。
古人的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二更是21点到23点 ;三更是23点到凌晨1点;四更是1点到3点;五更是3点到5点。三更为子时,正是半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寒冷的时候,所以贾母这时说“怪道寒浸浸的起来”。
贾府的元宵节闹到“四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凌晨三点左右,可见贾府的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古人计时习惯:一夜分五更 夜晚时间称"更"或"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古文中半年或者6个月怎么说?
古文中半年或者6个月怎么说?
追答半载
追问5个月呢?
追答也可以说 半载
故人很多时候 这种词的用法只是个大概数字 而已 并不一定是很精确的
就像4个月 你就可以说 一季 往相近的靠
古代时间的叫法
古代时间的叫法如下:1、子时:也被称作夜半,指的是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丑时:也被称作鸡鸣,指的是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寅时:也被称作平旦,指的是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卯时:也被称作日出,指的是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5、辰时:也被称作食时,指的是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6、巳...
古代时间的叫法
古代时间的叫法如下: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卯时:日出,又名...
古代对每一日的称呼是什么?
古代人对时间的称呼是: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卯时】...
一月至十二月古代叫法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
古代时间的叫法
9、申时:亦称哺时,涵盖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10、酉时:亦称日入,涵盖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11、戌时:亦称黄昏,涵盖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12、亥时:亦称人定,涵盖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时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周礼·春官·冯相氏》中有所记载。时辰将一个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如下:1、0岁:初度——指小儿初生之时。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1岁:牙牙——婴儿学语的声音。周晬——指婴儿周岁。3、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2-3岁的儿童)。4、8岁:总角——古代儿童将垂发扎成两个发髻,形状似羊角,(“总”为聚拢...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
古代各年龄段的叫法如下:1、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3、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4、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
古代十二时辰的叫法
:指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的时段。12、【亥时】:涵盖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的时段。这种划分方法源自中国的传统,使用十二地支来计算昼夜更替。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例如,巳时对应的是9时至11时。在古代,白天通过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则使用漏壶(一种计时工具)来滴水计时的方法来确定时间。
时间古代的叫法是什么
而是用“子丑寅卯……”来表示,这叫干支纪日法。如,1点至3点在古时称为:丑时,3点至5点称为寅时。4、年月日:某年某月某日是现今世界阳历的通用叫法,不过在古时,也是按干支来区别岁月的,如戊戌年,丙申年。日期后面不跟“日”字,如阴历一月二日叫做“正月初二”。
十二个月份在古代的叫法
其他月份的称呼也各有其特色,如“仲春”表示春季的中间时期,“季春”则是指春季的晚期。随着季节的变换,月份的称呼也随之变化,如“孟夏”代表夏季的开始,“仲夏”和“季夏”分别表示夏季的中期和晚期。这样的称呼体系不仅便于古人记录时间,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