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领域中的不诚信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商业信用危机。
其次是金融信用危机。
再次是产品信用危机。
2、政治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主要表现为:政策反复、浮夸造假、官员违法、政令不行、政府不作为、与民争利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行为的泛滥,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诚信失范、无所作为乃至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信用仿佛一条细丝线,一旦断了,想要再接起来,难上加难。
3、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诚和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其实也是整个人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然而,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骗,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
信誉和信用危机的产生,决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表现为:
1、理想和信念动摇。
2、官德失范。
3、法制不健全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弱化。
1、在诚信教育中要树立榜样进行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任何说服教育的作用都明显。全社会应达到共识,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个信用缺失的国家必然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行政、报纸、电视、网络、社会舆论等各种手段广泛进行诚信宣传和教育。要营造一种态势和氛围,把不讲法律,不讲诚信,不讲游戏规则,不讲道德的丑恶现象从市场上清除出去,使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方便,让失信者失利,付出高额成本。
3、建立失信约束惩治机制。
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和推行“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使守信的企业不吃亏,并得到奖励。将失信者永远“淘汰出局,直至名誉扫地,寸步难行。建立这样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才能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平台上实现契约方的双赢。
4、加快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外部约束力量——制度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引导个人守信意识的提高,从而建立起信用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机制。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评分登记,成为终生评判一个人的依据,并作为升学、就业、升迁等重要依据,并上网公布,伴随终生。
带来危害:
1、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可能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疏远.
3、政治生活中的诚信缺失(贿选等)会带来官员素质不高,办事效率低,政府权威受损等危害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的行为.
解决方法:
1、每个人自觉遵守法律,增强诚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不诚信的危害他人的行为尽心监督,举报,勇于使用自己的权利。
2、有关部门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3、利用大众传媒,通过解读因诚信缺失给个人和集体带来危害的事例,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4、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社会诚信:
指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社会诚信的形成不仅包括个人诚信,还包括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认可的道德及规则。
出处: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使命:
面对诚信匮乏的今天,重建社会诚信已经不单是国家的重任,也不是某个人、某个企业的责任,而是65亿世界公民、千千万万家企业共同的使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