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句哲学比喻如何理解?

“物质的东西只不过是真实的影子,真实是由概念构成的。”这句话该如何去理解,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柏拉图塑造的“真实世界(理念)”和“影子世界(个别事物)”,吸取了“摹仿说”,并提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的“分有说”,把所谓的“理念”认为是感性客观世界的根源,却受不到感性客观世界的影响。柏拉图把世界一分为三,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影像世界。即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整体性投射,影像世界又是现实世界的整体性投射。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3
这句话理解你要知道柏拉图的基本思想。他把世界分为了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他认为真实世界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你说的那句就是反映的这个思想。给你举个例子吧。杯子在现实中有多种多样。它们如何而来呢,来自于人的理念。我们先在理念中有了杯子的各种属性才能在现实中制造出杯子。他认为,现实世界的存在都是有生有灭的,唯有理念是不变的。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句哲学比喻如何理解?
补充一句,柏拉图认为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是幻影。那些理念(Idea)却是本质,是不动的和永恒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真实的,现实的事物只是分有了他们从而获得诸种性质。就像火把照在雕像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影子,而那个理念就是那个雕像。

求柏拉图的《理想国》,谢谢
在幻里想国期狗“大洞穴”的建构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洞穴比喻”不是柏拉图一个简单的文学意向,它是以现实世界为明确指归的“隐喻”。“隐喻”是哲学的方法,它的意象的造就、运用可以视为哲学,而隐喻的指归所体现的隐喻的制造者的现实维度,则是现实的生活,可以视为政治。所以,《理想国...

《理想国》之“洞穴中的囚犯”寓意是什么?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做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的不同及相关问题,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做了如下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洞穴的比喻。他把人们在现...

如何理解柏拉图的洞穴论
“洞穴比喻”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1]的不同及相关问题,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

《理想国》——日喻、线喻、洞喻和正义
在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中,第六卷和第七卷通过苏格拉底的讨论,探讨了善与正义的关系。核心观点是,认识善是理解正义和美的前提,这一观点通过日喻、线喻和洞喻三个比喻得以生动阐述。以下是这三个比喻对善与正义关系的解读:1. 日喻说中,善被比作可知世界的“太阳”,为心灵提供认知能力,使理念...

关于柏拉图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

“洞穴比喻”到底在说什么(哲学史学习 044)
“洞穴比喻”这一概念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教育、甚至艺术领域。柏拉图通过这一比喻,探讨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知识与真理之间的关系。然而,关于“洞穴比喻”的深层意义,哲学家们的解读多种多样,各有侧重。首先,从“洞穴”内部的囚犯象征着人类的无知与局限,他们的认知...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一个隐喻阐述了教育是什么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洞穴隐喻”来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洞穴隐喻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只能看到洞穴内的影像,而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些影像是由外界的事物反射到洞穴内的,因此人们只能通过这些影像来认识世界。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将人们从洞穴中带出来,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从而...

柏拉图“完美世界”哲学观点是什么意思?
其实文中的完美世界哲学观念指的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乌托邦”这一哲学理论。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
虽然触及神学和宗教学的领域,但柏拉图通过这些讨论,揭示出对善有善报的信念,是对伦理和宿命的思考,而非悲观主义的论调。深邃的内涵与通俗的表达<\/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的智者之言,将深奥的哲学观点化为易于理解的对话,四德兼备、秩序井然的理想国,成为人类精神追求的永恒指向。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