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曾有节目组以2000万邀请他担任一个月的评委。然而,白岩松拒绝了这个机会,他担忧钱来得太容易,进而质疑现代社会的某些现象,如房价低廉、工作轻松、压力不足、女性易得,进而引出“不会吧”的感慨。他深思钱的价值,认为它应当难以挣得,这与他自认为生活所需不多相吻合。
白岩松并非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他更看重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他的态度和价值观与传统的父辈大相径庭。在42岁那年,他出版了《痛并快乐着》一书,回顾自己在中央电视台的工作十年。该书引起了出版社的兴趣,他们组织了一场座谈会,邀请包括白岩松在内的文化名人参与讨论,试图提升书的影响力并增加销量。
两位作家对白岩松的书及行为提出了批评。刘恒认为白岩松对未来的考虑带有浪漫成分,他总期待着下一座山还有更多挑战,但实际上这表明他可能在为自己的退场做准备。而王朔则指出白岩松显得自大,无视提问者,书的内容充满自夸与谄媚,王朔甚至认为这是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王朔还提到,白岩松在采访中与被访者的交流中,表情显得敷衍,没有真诚,只是在表面表现严肃与正经。
王朔曾专门撰写文章,分析白岩松的行为与言论,指出他显得十分得意,尽管眼镜遮挡了眼神,但仍能感受到他的情绪饱满,似乎自视甚高。书中充满了对自己成就的沾沾自喜与谄媚,这与白岩松自认为的真诚形成了鲜明对比。王朔认为,白岩松在某些方面过于自大,没有独立的观点,更像是一个“肉喇叭”,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讨论国家大事,却鲜有个人见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