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第三回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刻画了王进、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物。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莫名奇妙,王进为什么写了点不做交代,就没了下文,而且一直到本书结束都没有交代。后来才知道金圣叹一直说的后面50回不是施老写的。这些人物形象刻画都不一样,鲁智深是一个真正的以狭义为己任的英雄,救金老父女变成通缉犯,为救林冲不惜落草,瓦罐寺不惜差点丧命救那帮老和尚,这人才是真佛,怪不得,叫鲁达,虽然有点粗鲁,但是通达,又叫智深,大智若愚,不拘小节,遇到好事就做了,不计较后果和回报,传统的狭义就此体现。林冲就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为了不使饭碗丢掉,一次一次忍让,连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换了鲁智深早就干掉高衙内跑路。林冲这种懦弱、优柔的性格注定其实悲剧结局,做人就是太过小心也不好,不可过份。杨志也是悲剧人物,老背着不能辱没祖上的名声这么个包袱,做事畏首畏尾,不能变通,总觉得落草不是自己的未来,梁山招安后也没见其有多大功劳,所以做人还是洒脱点好。武松也是重点刻画的人物,施老也是春秋笔法,褒中有贬,先褒后贬,从打虎到被黄狗戏弄掉水差点冻死,武松是个老江湖,基本上没做过真正的行侠仗义的事,帮助施恩是黑吃黑,而且是施恩好酒好肉招待,自己想撒威风去的,这人特好面子,估计上二龙山之前跟鲁智深有一拼,否则不会做老二的。
总之,从三十回宋朝徽宗年间,并非民不聊生,老百姓很难生存的境地,主要是徽宗爱好文艺,对于政治不怎么管,官僚相对腐败,国家文强武弱,从上到下,沉溺于享受、奢侈之风严重,老百姓也是想着过点更好的日子,弄点享受,宁可落草,而朝廷对于落草的也是睁只眼,没说一定要消灭落草的。所以这时候国家文化过于发达,武备松懈,可能是衰败的开始,金国人一来纷纷缴械!
追问什么破回答
追答上面回答太长了,简单讲就是宋朝徽宗年间,社会矛盾突见,老百姓连安份的农民也不想当,宁可做强盗,说明当时虽然文化艺术发达,但是社会已经腐败透顶,文强武弱,应了易经的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