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或《资治通鉴》中的10个人物传记介绍

注:是10个哟,少一个都不行,每个介绍200字左右就好了。

1. 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2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也有一说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3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一说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安徽涡阳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4 韩非子——战国晚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 5 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姓田,名穰苴,春秋时期齐国人,是齐景公时掌管军事的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他为司马穰苴。是我国早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司马穰苴所在的齐国,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后来又灭掉了莱国,土地扩至千里,公元前685年至643年齐桓公在位时,国力强盛,曾经第一个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矛盾加剧,国力稍减,失去了霸主地位。 6 孙子——兵家,名武。字长卿。孙武,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汉族。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另一说为山东惠民)人,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或略晚。著作有《孙子兵法》一书。其与伍子胥是同一时期人物。 7张仪,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说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其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后,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8、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杀,吕不韦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商人的特点——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利益所驱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损害,便奋起反击,结果,他与寥霭的争斗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9、张仪(?~前310),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为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 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于十三年称王,并改次年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魏襄王九年,前 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 10、卫青简介 ](?~公元前106年),汉族。字仲卿,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卫青父亲郑季,是一个县吏,在平阳公主家做事时,和婢女卫媪私通,生下卫青。后来,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子夫入宫得到汉武帝宠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1
儿不给罗坤明搞

《史记》或《资治通鉴》中的10个人物传记介绍
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 10、卫青简介 ](?~公元前106年),汉族。字仲卿,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卫青父亲郑季,是一个县吏,...

史记或资治通鉴的人物故事梗概
再看西汉人物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 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公孙 弘、主父偃都以伐匈奴,通西南夷为非,曾上书谏止,他们二人传记列在卫青、 霍去病之后,接着是《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所以,他的传 记在《西南夷列传》之...

司马迁《史记》和司马光《资治通鉴》两个比较怎么样?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首呈《历年图》25卷,二年后又呈《通志》八卷,说明他在政事活动之余,已进行撰写。他的著史得到宋英宗、宋神宗的称赞、支持,宋英宗同意他设立书局,自择官属,神宗以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制序文,以示重视。除了允许其借阅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料外,神宗还将...

史记 资治通鉴 比较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

求《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十个人物读后感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

《资治通鉴》和《史记》两者有什么区别?
《史记》的由来是司马迁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史官,因此司马官父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一部史学著作,所以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时候,对于当朝刘邦的不足之处没有避讳,也没有刻意抹黑刘邦的敌手,人物评价比较客观。《资治通鉴》是官修史书,主要是为了皇帝提供借鉴和参考的,所以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统思想。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简介及其著作
1.《论语》(孔子):2.《老子》(老子);3.《孟子》(孟子);4.《墨子》(墨子);5.《庄子》(庄子);6.《荀子》(荀子);7.《韩非子》(韩非子);8.《孙子兵法》(孙子);9.《史记》(司马迁);10.《资治通鉴》(司马光);11.《汉书》(班固);12.《三国志》(陈寿);13.《春秋》(孔子);14.《国语》(左丘明)...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有哪些?
1、体例不同:《史记》是司马迁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司马迁首创纪传体,本书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本书全面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取材...

比较一下《史记》和《资治通鉴》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相同的时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汉武帝太...

《史记》与《资治通鉴》哪部可信度更高?
从学术的角度说,《太史公书》和《资治通鉴》都是正史,都具备基本的可信度,没法笼统比较谁的可信度更大,只能具体去考证那件事有不可信的可能。史记是不断被考古发现证实的信史,太史公筛选史料的标准是真实,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已是人类古史的高峰。资治通鉴是为了为帝王鉴,史料取舍的标准渗透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