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的素质和礼貌用语,我社交差,不爱说话,给建议阿!谢谢谢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12
汉语的社交礼貌用语,犹如一个万花筒,特别是人际称谓词,多姿多彩地展现着你、我、他。这些礼貌用语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道德情操、文化心态、立世精神以及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丰富的敬称语,体现出中国社会重礼的传统文化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重礼的国家。孔子说过:“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达于天,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婚)、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正也。”(《礼记·礼运》)孔子的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礼来源于天,治于人。礼是古代中国治国之本;大至朝拜祭祀、互派使臣、两国交战,小至人的成年、结婚、安葬,无不以礼作为标准,都要遵循各种礼仪。由此,历代帝王极力推崇各种礼仪制度,如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即“五礼,’)。在这种重礼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的社会交际行为也形成遵礼、守礼、重礼、行礼的观念并沿袭至今。在社会交际的语言互动中,人们遵循这种传统文化观念,采用各种敬称语,以显示对别人的敬重和礼貌。在表示对方的或与对方有关的人、物、事的名词前,都加上特定的褒扬词,如“令尊、令堂;大名、大作;贵姓、贵府;高见、高足”等等。在表示对方对自己进行的行为的动词前,也加上特定的褒扬词,如“惠顾、惠存;海涵;光临、高抬”等等。另外,在表示自己对对方进行的行为的动词前,加上特定的敬仰词,如:“拜访、拜会、拜托;久仰、久违;奉送、奉献”等等。

二、众多的自谦称谓、谦词套语,不但是传统的道德情操在语言上的反映,也与自我贬抑的社会文化心态、儒家的中庸之道紧密相连。

我们的先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也形成了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这些道德传统,通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加工和系统阐发,形成了丰富繁杂的中国伦理思想学说。同时,也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和身体力行,积淀为跃动在众多民族成员心中的传统道德情操。谦虚礼让,便是其中之一。表现在社交礼貌语言方面,首先是出现了各种的自谦称谓。在表示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物、事的名词前,一般都加上特定的贬抑词,如“小弟、愚兄、舍妹、敝人、拙文、寒舍、管见”等等。但是,在与自己有关的人中,如果是自己的长辈,就不用贬抑词,而用客观陈述词来表示自谦,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等。众多自谦称谓的使用,反映了汉民族自我贬抑的社会文化心态。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中,十分强调群体精神,认为有群体的存在,才有个体的活动,人只是作为整体的一分子,才有存在的价值。这恐怕与中国远古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脱离群体无法生存不无关系。今天,仍然强调集体的力量,反对过分突出个人的作用;有谁忽视这一文化背景,只强调个人的才能,便会招致非议。

汉民族向来以自我贬抑的谦谦君子作为楷模,这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原则的。“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及”和“过”都要加以反对。对“过”的贬斥表现在处世哲学方面,即反对过分地显露聪明才智,提倡“大智若愚”、“谦恭虚己”。象“枪打出头鸟”、“满招损,谦受益”等等古训,至今仍被奉为至理名言。当别人赞扬自己时人们总是谦让否认,说:“我做得很不够”,或说“过奖了”、“不敢当”、“哪里哪里”。开会作报告,总要来几句谦辞套语:“本人才疏学浅,所作的报告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教。”

三、用亲属称谓去称非亲属,既是重宗族、重血缘的人际关系心态的表现,也是安土重迁、同居一地的人关系亲密的社会面貌的反映。

亲属称谓本只是用于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然而在汉民族的礼貌用语中,亲属称谓却扩大到非亲属的人际之间,成为社会上广泛使用的通俗社交称谓。这种现象,在其他语言中是极为少见的。在现代社会交际中,人们称年纪大的老人为“老大爷”、“大娘”、“大妈,’;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只要见到年长的成年男性,便要亲热地喊一声“叔叔好”,见到年长的成年女性也要甜美地喊一声“阿姨好”。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亲属称谓被当作亲切、珍贵的称呼。人们用亲属词相称,就传达了一种异常浓郁的情感。

中国是个重血缘关系的国度。我们的上古祖先主要生活在华北平原,那里的土壤很适宜农业耕作,这使中国成为农业文明发达很早的国家。农民不像牧民和商人那样迁徙不定,往往是祖祖辈辈定居在一个村落里,因而华夏民族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心理。一个宗族长期生息在一个地域,为了自助自卫,血缘关系的纽带很自然地将人们联结起来,成为一种宗族自治体。显然,用亲属称谓去称非亲属,是中国人重宗族、重血缘的人际关系心态的表现,也反映出我国几千年农业社会安土重迁、同居一地的人关系亲密的社会面貌。

四、特殊的问候语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特点。

中国人见面,可以问朋友“吃饭了吗?”“上哪儿去?”以表示对朋友的关心。但西方人对中国人见面时用“吃了吗”打招呼,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应该说,汉语交际中这一语言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汉民族社会文化背景、心理习惯在语言中的一种折射现象。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远古时代,生产技术落后,水旱虫雹常常造成食物的紧缺,吃饭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生存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了延续个体生命,先得解决吃饭问题。问候语“吃了吗?”正是在社会食物严重缺乏,人们倍受饥饿煎熬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先民对生存首要条件的极大关注。“民以食为天”,一种求生的欲望刺激了民族的食欲。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中国民间的节日:正月初一吃年糕、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几乎全成了吃的节日。可见,“吃”在中国人心理上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我们知道,文化心理对人们思维、语言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所以,在这种文化心理的作用下,即便现在已经基本解决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吃了没有”还常常挂在我国各地老百姓的嘴上,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近几年,我国的知识分子由于受国际问候语的影响,习惯上已开始使用“您好”、“您早”、“晚安”了。

五、迁回、婉转的言语表达方式以及感谢语的使用,体现了汉民族特有的“厚德载物”的立世精神。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延续五千多年的伟大民族,必定有一个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立世精神,它集中表现于《周易》中的两个命题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大地德性是博大宽厚,它能负载万物、生养万物,人也应该效法大地,具有一种宽厚的德性,能够包容万物。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希望今后……”。在这里,“厚德载物”的立世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要原谅,不计较或尽量少计较他人的过失,言语行为不要伤害他人,要给别人留面子。于是乎,在言语交际中指出别人的不足,就喜欢采用这种迁回、婉转的表达方式:或先大段肯定成绩、优点,然后用“但是”把话锋一转,再指出不足的以及可以商榷的地方;或在大段肯定成绩优点的基础上,以“希望”的方式鼓励对方克服缺点错误。

再看感谢语。感谢语是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的话,是促进人际关系的礼貌举动。常见的有“感谢、谢谢、多谢”。但是,汉人不像西方人那样老把"Thank you”挂在嘴上,这是因为汉语感谢语多用于确实受人之惠之时,并且感谢语的表达方式也是灵活多样。如“让你破费了”、“给你添麻烦了”、“(真)过意不去”、“对不起,耽误(浪费)了你不少时间”等等。这些是以道歉的形式来致谢。还有关心式的致谢。如“您辛苦了”、“您忙半天了,挺累的,快坐下歇会儿吧”等等。汉语这两种特有的感谢方式,往往暗含着由于别人帮助自己而受了累或造成了不便,心中感到不安。由于它是从移情的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使用起来,有时比直接感谢更为亲切、更为真诚,真正体现了汉语感谢语的情真意切,体现了汉民族人民特有的淳厚的德性。

六、民族的气质、性格和传统的审美情趣左右着间接性拒绝词语的使用。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相比,性格和气质比较内向、隐蔽,在人际交往中提倡稳健、含蓄、“以和为贵”;不像西方人那样外露、好斗、好表现自己。因此,别人有事求助于你,或就某些问题征求你的意见,如果直接拒绝,在中国人看来,容易产生“不和”,且直接拒绝不够礼貌,违反了汉民族待人处世的准则。为了不使对方产生不快,就用那些含蓄的、模糊的、礼貌的话语去“间接”地拒绝对方,让对方自己“知难而退”。我们司空见惯的“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再说吧”等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找,都没有“拒绝”的意思,但在人际交往中,这些词语却是间接的拒绝或是将问题不了了之的“缓兵之计”。

又如某君夜里去拜访一位作家,谈得太晚,主人有心辞客,却不便直说,只是乘隙插了一句:“给你添上点茶吧?”某君猛然醒悟,连忙告辞。添茶是待客热情周到的行为,但主人却要征求客人的意见,很客气地询问是否要添茶,言外之意就是:你是否还要继续谈下去?十分含蓄,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又不伤客人的面子。看来,具有内向性格的民族,在社交用语上很注意措辞的分寸和含蓄。

同时,传统的审美情趣也左右着人们的言语行为。审美情趣即指欣赏者内在的情调趣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现象,而不是随感情变化的一时情致。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在既定的文化氛围中,受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因而在美感追求和审美体验中,就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倾向和特点。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喜爱含蓄蕴藉。它在语言上的表现,便是重虚轻实、重意轻言。只要能够意会,语词上就可以避实就虚、人详我略。汉语的虚实感,导致了汉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颇为丰富,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语言具有民族性,汉语的社交礼貌用语深深地打上了汉民族的烙印。它像一面色彩斑斓的镜子,映照出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对礼貌用语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分析,我们将得到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什么启示呢?

第一、文明礼仪教育必须脚踏自己的国土,对历史传统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全盘否认它。文明礼仪教育是不能割断与民族传统的联系的,它应该尽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一切优良的成分。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要彼此关照与爱护,嘘寒问暖,言之有礼;待人要有宽厚的德性,言语行为不要伤害他人等等。

第二、文明礼仪教育绝不能只立足于固有的传统,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社会历史发展到当今时代,仍有生命力的礼貌用语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是,盲目守旧、全盘沿袭,开口就是“先生台甫?”闭口就说“在下告辞”之类的话,也是现代交际所不需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对传统礼貌用语进行过滤和选择,自觉摒弃那些浸透封建意识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卑辞、敬语、套话,决不可良荞不分地照搬照说。

第三、文明礼仪教育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扬长避短、交汇融合,历史上不乏其例。我们对西方礼仪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积极吸收和大胆借鉴一切有益的东西,以促进自己民族礼仪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第四、文明礼仪教育要注意中外民族于文化心理、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正是所谓的射箭要看靶子、礼仪要看对象。我们只有发扬创造精神,弥补传统文化的缺陷,才能使中国的礼仪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交际用语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等.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告别语“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等忌用语“喂”、“不知道”、“ 笨蛋”、“你不懂”、“你能死了...

为什么我妈总说我不懂礼貌
在社交场上,礼仪行为总是表现为双方的,你给对方施礼,自然对方也会相应的还礼于你,这种礼仪施行必须讲究平等的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交往时建立情感的基础,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诀窍。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

现在的人说谢谢真的是出于礼貌吗?我觉得大多数都是敷衍!
这种人当然有了,当然也有真心感激的。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至少我就不是这种言不由衷的人!你要相信这个世界还是美好事物,美好的事情居多的!但好与坏,正与邪,美与丑都是世间永恒的相对存在的。没有邪何来的正,没有正又那来的邪呢?没有真小人又那来的大善人?所以那些追求大同而不让存...

不爱说话的人如何让自己更外向一些?
一个人不爱说话说明这个人他的脾气性格属于内向型的。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往往,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也可以说他们有社交的障碍症。要想把自己从不爱说话的人变得更外向一些,你就首先要频繁的接触周围的事物。在心里树立自信心。不要孤芳自赏,也不要过于自卑。更不可以把痛苦烦恼焦虑等有害...

...生气了,我该用什么幽默句子让她回复我,谢谢谢谢谢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生气了,我该用什么幽默句子让她回复我,谢谢谢谢谢
1、你的香气,吸引着我;你的灵气,蛊惑着我;你的秀气,迷恋着了我;你的才气,征服了我;你的脾气,吓坏了我;拜托消气,别吓跑我,求你赶快原谅我!2、宝贝宝贝生气会变老,宝贝宝贝求你,不要不要生气,你一生气我就不会说话,我一不会说话你就生气,为了宝贝你可以青春永驻,就原谅我吧。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