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by 南野藏马

前几日在书房,兴之所致,随手拎起了一本四书,翻到到第一面,念了两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便发现自己意兴阑珊,随手又把它扔到了书橱里,拿起本日本漫画,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为,不禁感到惭愧,一向标榜热爱传统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弃这些中国骄傲么?

时逢国庆,单位邀请我们新行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便想,是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来感叹祖国多么秀美多么壮丽的河山,还是切实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遗失的民族骄傲呢?

台湾忠信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哪里是爱国?什么都是爱国,哪里都是爱国!”爱国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身在中国,有时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过于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今日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而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那涓涓的细水长流?

我们的81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

简练的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纯的是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特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现代那些伪民俗或是一个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亡,不是匹夫之责,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的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

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档》,大概只会迷惘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大概会觉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买台空调不就得了吗?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孩子们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课内科外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哪还会有人说,第一名我不要,给你吧!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象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已大多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我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启超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造世界”的少年气质在我们身上依稀可见,却再嗅不到中华之气息。纯粹的行乐主义、盛气,在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轻浮。我们应从何处寻觅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难道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上发现:“咦,这个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反省,我们为何只有在别人那里欣赏到曾经的国粹。蓦然回顾,国已不国。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在座诸君难道不会心思神往?

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5
改朝换代!战乱!
第2个回答  2013-09-13
因为时间长了就忘了

为什么会有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消失和流失风险?
2. 年轻人缺乏兴趣: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认识和兴趣不如前辈那样浓厚。他们更愿意接受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传统文化和习俗。3.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可能因为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消失。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在市场上越来越难以竞争,导致相关传统文化和习俗难以继续下去。4...

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1、文化源远流长,缺乏文化继承人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合理的传承,人们的意识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缺失概念,无法从心深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切实继承中去。2、文化博大精深,缺乏文化保护人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这得益于数千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然而在这种过程中传统文化却面临着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原因
二是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那场全民族浩劫让人不堪回首,那个年代的人都经历过那场焚书坑儒似的浩劫。从名义上挖祖坟挖到批孔,从实际挖祖坟到将中国许多文化遗迹破坏殆尽,把各方面的人才通通下放到牛棚到田地,使得中国文化出现了一个断层,导致了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脑中已少有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症结在哪
1、国民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不自信导致的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经历五千年文化的灿烂辉煌就因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国运哀弱的这一百多年里,前有欧洲列强(八国联军)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分割国土,瓜分中国的财富文物,甚至火烧圆明园,后有日本侵华战争,甚至在中国台湾、中国...

如何看待现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日益流失的现象?
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现在年轻人把眼光聚焦在了新奇的事物方面,不太关注传统文化。第二是因为传统文化相对于现在的流行元素来讲,确实有一些枯燥无味,第三就是找不到有对传统文化极其喜爱,并且想传承的人。可是我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看着传统文化流失的速度越来越快,一定要有一些...

为什么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流失?
一、传统文化习俗的流失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已经不再像老一辈人那样珍视。年轻人对于“断亲”的理解也越来越淡化,不再将其视为一种习俗,而是认为这是自己的个人选择,并不需要遵循传统。此外,很多年轻人不再重视婚姻的稳定性,不惜以短期交往为代价去体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二、传统...

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问题?
1,流失,流失的原因,从人为破坏的方面看,是100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毁坏,其中有两次大规模的时期,第一次是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一大批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2.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主要包括 物质方面 比如 文化遗产 和非物质方面如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等。3...

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消失和改变会有什么影响吗?
2. 社会凝聚力削弱:传统文化和习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共同体感。它们提供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互动方式,缺乏这种凝聚力可能导致社会的分散和缺乏归属感。3. 文化遗产流失:传统文化和习俗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可能会逐渐消失...

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传承)问题?
1,流失。流失的原因,从人为破坏的方面看,是100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毁坏,其中有两次大规模的时期,第一次是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一大批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胡适、鲁迅等等,但那个时候其实是百花齐放的,有主张西化的,同时也有国学大师,如章太炎...

为什么传统文化流失得那么严重?
科技领域的快速前进。新时代文化渐渐开始占领原属于传统文化的领域。传统文化已经在时间的潜移默化中慢慢流失。时代进步了,人类的观念也进步了。许多人在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的前进中却不知不觉的忘记了传统的古老的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越来越小,最终走向渐渐流失的趋势。仅代表个人观点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