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成语故事的问题,急~~~

朝乾夕惕
焚膏继晷
揽辔澄清
防微杜渐
要详细的故事,解释,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故事!!!

朝乾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示例〗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忠于厥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朝乾夕惕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9 11:00:01

  在齐国创立春秋霸业中,管仲曾运筹帷幄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更时时劝勉桓公克己省身,巩固盟主之位。
  据《管子·中匡》记载,管仲曾劝勉桓公朝乾夕惕,保持晚节。故事是这样记载的,桓公曾郑重地请管仲宴饮。桓公准备好了宴请的馆舍,挖了一口新井,用柴草覆盖着。诽戒十天,召见管仲。管仲到了以后,桓公拿着酒爵,夫人拿着酒杯敬酒。但酒过三觞,管仲就走了。
  桓公发怒说:“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仲父,自以为够恭敬的了。仲父却不辞而出,原因何在?”鲍叔与隰朋也赶了出来,追管仲于途中说:“桓公发怒了。”
  管仲回来,进院中,背靠屏风而立,桓公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进到中庭,桓公还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接近堂屋,桓公说:“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仲父,自以为无所得罪了。您不辞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沉溺于宴乐的就沾染忧患,厚于口味的就薄于德行,怠慢于听朝的缓于政事,有害于国家的危于社稷,我就是因为这些而敢于走出的。”
桓公明白了管仲的用意,立即下堂说:“我非敢亡自苟安,仲父年长,我也衰老了,我希望慰问您一下。”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壮年人不懈怠,老年人不苟安,顺天道办事,一定有好结果。夏桀、商纣、周幽三王之所失,并不是一个早上猝然而到的,您为什么要有所苟安呢?”管仲说完走出,桓公就以宾客之礼再拜而送出。
  此后,桓公就愈加振作了精神。第二天,管仲上朝,桓公就说:“我想听听君主建立威信的问题。”管仲回答说:“人民爱戴,邻国亲睦,天下信任,这就是国君的威信。”桓公又问怎样建立威信。管仲说:“开始在治身,其奖在治国,最终在治天下。”桓公又问治身、治国、治天下的道理。管仲回答说:“导治血气,以求行寿命长,谋虑远和施德广,这就是治身。充分举用贤人而慈爱百姓,对外保全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家,起用死于王事者的子孙,薄收税敛,减速轻刑罚,这就是治国的大礼。法令能够推行而不苛刻,刑罚精简而不亡赦罪人,官事宽厚而不迟慢拖拉,屈辱困窘的人们,法度也能加以保护,往者来者都无所约束,而人民和乐,这就是治理天下了。”
《管子·戒》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桓公准备东游,问管仲说:“我这次东游,想要东起之罘,南至琅邪。司马却提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先王的出游,春天外出,调查家事上经营有困难的,叫作‘游’;秋天外出,补助居民中生活有不足的,叫做‘夕’;那种人马出行吃喝老百姓的,叫作‘亡’;尽情游乐而不肯回来的,则叫作‘荒’。先王对于人民有游、夕的事务,自己却从没有荒、亡的行为”。
  桓公退后拜谢说:“这是宝贵的法度。”管仲又对桓公说:“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感情,没有地位而尊贵的是心性。您也应巩固感情,谨慎言语,以严守尊贵的心性。这就是道的发扬。”桓公又说:“愿从此教”。管仲又对桓公说:“负担重莫如身体,经历险莫如口舌,时间长莫如年代。负重任、行险路,长期坚持,唯君子能做到。”桓公又说:“仲父快把这方面的言论教导给我”。管仲就作了下面一番论述。管仲说谎:“饮食作息,是心性的保养;好恶、喜怒、误用乐,是心性的变化;聪明处事,是心性的德能。因此,圣人总是调节饮食而安排作息,控制天气的变化,禁止声色的侵蚀,身上没有邪僻的行为,口中没有悖理的言论,静静地安定着心性,这就是所谓圣人。
  仁是从心里发出的,义是在外面实行的。仁所以不利用天下谋私利;义,所以不利用天下猎私名。仁,所以不肯取代他人而自立为主;义,所以年到七十而交出政务。 因此,圣人总是以德为上而功业在下,重视道而贱视物利诱惑。因此,即使身在茅舍中,也毫不惧色;坐南面而治天下,也没有骄傲之态。这然后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者。其所以叫作有德,就是不必发动,人们也知所努力;不用言语,人们也能够理解;不自为,事情也能成;不召唤,人们也能到。这就是德的作用。所以,天不用动,经有四时的运行,下就万物化育;君不用动,经过政令的发布,下面就万事成功;心不用动,经过四肢耳目的使用,万事万物都感知其意图。交游少而新者多的,叫作知人。用力少而成效好的,叫作会办事。听一言就能贯通万物的,叫作懂道。多言而不得当,不如少言;博学而不会反省,一定产生邪恶。孝悌是仁的根本,忠信是交游凭借。内不思考孝悌,外不正行忠信,离开这四条原则而空谈学问,是会自亡命其身。”

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示例〗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以致损明。 ★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焚膏继晷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示例〗有不尽者,亦宜~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

防微杜渐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接着他又说:『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诫我们,我们就应该注意危害国家的灾祸发生。穿破岩石的水,一开始都是涓涓细流,长到天上的大树,也是由刚露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安定汉室王朝,国泰民安。』」
  汉和帝听从了丁鸿的建议,革掉窦宪的官职,消减窦氏家族的势力。朝廷除去了隐患,国势便开始有了好转。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朝乾夕惕
每天多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效果如何、怎样改进,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朝乾夕惕

某君去异地观光时,甚感风光美景陶情冶志,心情特畅。回家时才发觉不见了手机,回想起曾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意识到手机是被人“拿走”了。顿生愠意,大骂那扒手之不义。

第二次外出却又重复了上次的故事。“真是可气…”…正当朋友们义愤填膺,不齿那不义之举时,他却感叹道:

“我不恨那扒手,只恨我自己,”朋友们有点莫不着头脑。

“像我这样的人,不给小偷做贡献,谁还会给他们做贡献?”

他既像自嘲,又若有所思。

的确,被偷了东西固然可气,那小偷也着实可恶,可正是自己的邋遢和粗心给才给小偷提供了机会,他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去怨天尤人,可谓亡羊补牢。

我想,这种从自身找原因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可以迁移到我们的做人做事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虽然无足轻重,但会不会影响他人,是否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思想和言行能否做到慎独。教学中,从自身找原因,时刻自我剖析更将使问题及时解决:如课堂上孩子是否表现积极,鼓励孩子方式是否奏效,怎样使孩子接受批评等,都要从自身找出不足,以便预防或弥补。

焚膏继晷
这个成语出自唐朝韩愈的文章《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国子先生韩愈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话还没说完,队列中就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学生跟着先生,到今天也有些年了。先生口里从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记事的一定给它提出主要内容来,立论的一定勾划出它的奥妙之处来。贪图多得,务求有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先生对于学业,可以说勤奋至极。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很成熟的。可是呢,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的博士,懒懒散散,也没表现出什么政绩。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身为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听后感慨良深,就写下了《进学解》。
[成语释义]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膏,油脂之属,指灯烛。晷,日光。它的近义词有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它的反义词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等。
[典例荟萃]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6�1张潮《虞初新志�6�1三侬赘人广自序》)
◆世儒于此十三部,或焚膏继晷,钻仰终身;或锻炼苛求,百端掊击,亦各因其性识之所根耳。(清�6�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6�1滦阳消夏录一》)
◆即使是应社会之急需,书的著、编、译者也该焚膏继晷,争分夺秒地工作,以化“匆促”为充裕,化“急就章”为深思篇,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错误,使书的质量更高。(李健海《“匆促”不得》)
◆十年披荆斩棘,十年辛苦耕耘,“黄土高坡”披锦绣;四载焚膏继晷,四载顽强砥砺,“白面书生”撑乾坤。
[素材超市]
古今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无人不靠焚膏继晷的苦学来托起一轮轮壮丽的朝阳。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借光、倪宽带经而锄、顾欢燃糖自照、李密牛角挂书、车胤囊萤苦学;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其书法才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华罗庚废寝忘食,埋头钻研,其数学理论才标新立异,石破天惊;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为了提炼钋和镭元素,他们日日夜夜,焚膏继晷地在实验室工作,忘记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终于提炼出那两个饱含汗水的元素,他们实现了理想,雕琢出自己心中的天使。

揽辔澄清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东汉时期,冀州发生饥荒,那些贪官污吏们照样过着糜烂的奢侈生活,对灾民不闻不问,饥民们纷纷起来造反。朝廷派范滂为清诏使前去考察情况。他接到命令感到责任重大,临行时他在马上手执缰绳对随从说:“一定要查明真相,澄清天下。”

防微杜渐

解释: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2
解释: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第3个回答  2013-09-12
朝乾夕惕
发音 zhāo qián xī tì
释义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示例 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词目 焚膏继晷
发音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示例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成语 揽辔澄清
发音 lǎn pèi chéng qīng
解释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 《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示例 少年~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词目 防微杜渐
发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释义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示例 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问一个关于成语故事的问题,急~~~
车胤囊萤苦学;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其书法才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华罗庚废寝忘食,埋头钻研,其数学理论才标新立异,石破天惊;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为了提炼钋和镭元素,他们日日夜夜,焚膏继晷地在实验室工作,忘记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终于提炼出那两个饱含汗水的元素,他们实现了理想,雕琢出自己心中的...

有哪些成语小故事?急需!!!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7.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

四字成语小故事(急)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

谁知道一些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本篇故事讲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王贪恋晋王送给的玉石,保马,答应借路给晋国.虞国大臣宫之齐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王,但他不听,让晋国经过虞国去灭了虢国.结果,晋国在灭掉虢国回来时顺势消灭了虞国."唇亡齿寒"意思是说有许多事物之间就像嘴唇与牙齿一...

有关于成语的故事吗?
1、卧薪尝胆 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吴王夫差战败,其后他每天睡在干柴上,天天吃苦胆,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越王勾践,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2、望梅止渴 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度过军队哗变的危机,后人称这次事件为望梅止渴。3、才高八斗 南朝时期,...

成语故事有哪些?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7.指鹿为马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

四个字成语故事
四个字成语故事有城下之盟、狡生梦金、叶公好钱、后来居上、夜以继日。 1、城下之盟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王率军队对绞国发动进攻。楚军连连得胜,一直攻到绞国都城的南门。绞国军队不出城交战,竭尽全力把守城池,楚军几次三番攻城,都没有取得成功。 楚国大将屈瑕见此情形,就对楚王说:“绞国国势弱小,处理事情很...

十个成语故事 急急急 快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骊得珠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鸡...

问一个成语故事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

成语故事!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