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形成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如题所述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它提供了人类基本的生存空间,并是人们创造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源泉,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个自然基础。所以说,人就是劳动和大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在古代,当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人们不得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品和其它生活资料为生时,人口分布受着自然环境的极大影响。中国的腊玛古猿和元谋猿人的化石都发现于南方,这不是偶然的,显然是由于在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北方及易于谋生,这里的天然食物较多,又没有寒冷的威胁。只有当人们掌握了火以及狩猎、捕鱼技术后,才有可能向更广阔的地区迁移,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增强了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自然环境仍然是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自然条件的优劣以及自然资源的多寡,都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分布。当1万多年前,中国出现了最初的农业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平原低丘地带逐渐发展成为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这与当地温暖半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的土壤,平坦及排水通畅的地形,一句话,有利于黍、稷等旱作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显然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说来,只要有可能,人们总要选择那些气候良好、水源可靠、土地平坦肥沃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居留地,在这里用同样的劳动和资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人口也易于繁殖起来。在那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人们纵然能够适应下来,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局限,这对农业生产影响尤其显著,人口也难以增殖。中国确有一些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最典型的就是藏族,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海拔4000左右的“世界屋脊”上,那里气候干寒,空气稀薄,许多地方直到现在仍无法开发利用。藏族同胞虽然养成了对于高原环境独特的适应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对生产力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其人口数量在多少个世纪中一直处干停滞和萎缩状态,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与自然环境也并非无关。相反,中国东部、南部广大地区,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农民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广泛种植了稻、黍、麦、菽、稷、粟、麻、桑、瓜、果等多种农作物,耕地面积数量及农业生产水平长期居于世界的最前列。这一广大地区很早就发展成为突出的人口稠密区,历千年万载而不衰,于今更是方兴未艾,如果没有一个相对优越而稳定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这—切显然是难以想象的。

整个自然环境中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很多,它们彼此都是相互联系的,为方便起见,现分述如下:

(1)地形 本书前文曾指出,中国人口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平原和丘陵地带,随着海拔高程的上升,人口密度迅速下降,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其基本原因就在于气温和气压场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它直接制约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对某些人来说,在海拔1800米高度即可出现高山反应超过4000来就可能因气压过低而造成死亡。一般说来山地和高原上的气候与同一地带的平原相比,都具有寒冷、风大的特点,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要降低0.5~0.6℃。随着高度增大,积温逐渐减少,生长期越来越短。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升高100米,≥10℃积温减少150~200℃,持续时间减少3~6天。再加上土层瘠薄,交通困难,不仅农业生产深受局限,对于其它经济活动来说,不利因素也较多。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越大,坡度越陡,这种不利因素也就越明显。因此山地和高原的人口都不如平原地区稠密,这一点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个普遍现象(表44)。

对于海拔高程,还应同所在纬度结合起来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纬度越高,雪线和石山(指岩石裸露的光山秃岭)的分布高度就越低,人口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也就越受限制。在中国西部地区,喜马拉雅山的纬度最低,它的石山和雪线分布的最低高度分别为5000米和5400米,因此人口分布最高可以达到5200米。而昆仑山北坡的石山和雪线的最低高度是3500米和5100米,天山是3500米和3600米,阿尔泰山降至2700米和3000米,人口的分布最大高度比喜马拉雅山就降低了许多,其中昆仑山北坡和天山南坡为3000米,天山北坡为2500米,阿尔泰山南坡仅为2400米。

由于地理条件不同,各个地区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可谓同中有异,各具特色,并不是简单的人口随高度上升而减少的关系。例如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南坡,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洪积扇中部和河谷平原。这里水源丰富,土质良好,气温较高,是农田和草场的主要分布区,人口占整个垂直带80%以上。人口分布的“低谷”位于1000~1500米的河流出山口和冲积扇上部。河水流经此地,绝大部分下渗为地下水,地表无土层覆盖。无法从事农牧业活动,人口因此极少,只占整个垂直带的不到4%。在1500~2400米的中山区,森林茂密,草场开阔,人口占15%,明显超过前一“低谷”。天山北坡处于迎风面,降水较多。海拨500米以下为新绿洲人口密集带,人口约占整个垂直带的60%,按耕地计算的人口密度可达250~300人/平方公里。500~1000米为老绿洲人口密集带,人口占30%,在地貌上这里属于山前冲积扇的中部、中下部和冲积平原的中部,集中了大部分乡村、县城和城镇。1000~1250米是山口地带,人口比重不到5%,是人口极少带。1250~2500米,是农、牧业人口的季节性游移带,人口约占8%。天山南坡处于雨影区,呈荒漠和半荒漠景观,人口垂直地带谱与北坡截然不同。其中900~980米为新绿洲人口密集区,人口数占垂直地带的10%。980~1500米为老绿洲人口密集区,人口占垂直带的87%,耕地人口密度可达400人/平方公里。1500~3000米的山区,以游牧人口为主,为人口极少带。昆仑山北坡气候极端干旱,人口垂直分布很独特。海拔1250米以下,为沙漠无人区。1250~1500米范围内,集中了整个垂直带人口的94%。其耕地人口密度达450人/平方公里。1500~3000米之间,人口只占6%。从以上所述,可以反映温带地区人口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

然而,在中国的热带及其边缘地区,人口垂直分布的模式与其它地区却有所差异。某些热带的河谷平原,如云南省南定河和南卡江等,尽管地势低平,但过热过湿,排水不畅,土壤肥力容易分解流失,加上草木繁茂,毒虫猖撅,特别是疟疾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历史上一直称为“瘴疠之乡”,人口很少,外来的居民尤难适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健康状况虽有很大改善,但人口仍然相对稀疏。另有些热带河谷平原,如云南省元江中游,地处雨影区,气候干热,属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人口也不多。相反,在区内海拔高度适中的山区和高原上,人口较为稠密,这里的温度和降水状况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都比较适宜,尤其是高出了疟蚊的分布上限,从而与河谷地带形成鲜明对照。以中国地处热带边缘的云南省为

表45 1978年云南省元阳县居民点高程分布(个数)

资料来源:《云南省地图集》。

例,该省按海拔高程由下往上可分为3个层次:①低热层,东部海拔在1200米以下,西部在1500米以下;②中暖层;③高寒层,东部在海拔2200米以上,西部在海拔2500米以上。而人口分布即以中暖层最为稠密,低热层次之,高寒层最为稀少,全省的重要城镇和农业发达区基本上也都集中在中暖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同温带地区显然不同,表45提供了云南省元阳县居民点的分布资料,该县位于元江中游南岸,能典型地反映上述特点。

就是在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平原上,人口分布差异也不小。有的地方,地势过低过平,排水不畅,尤其是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季集中,降水强度大,往往会受到洪、涝、溃的几重威胁。有些地区的土壤因地下水位高而过于粘重,适耕性能差,甚至出现沼泽化和盐渍化。这些地区人口就比较稀少,如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中部、江苏的里下河平原等。平原地带农业生产条件最好、人口最稠密的一般是山麓地带的扇形冲积平原及其与洼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地势平缓,又有一定的坡度(0.1%左右)利于耕作排水,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比较适中,既不像山区容易受旱,又不像洼地容易受涝,还兼土层深厚肥沃,这里往往会发展成为农业精华之地,乡村人口密度极高。典型的如河北省中部太行山的山麓冲积平原,大致北从定兴、徐水诸县起,向南经新乐、正定、深泽等县,直至栾城、赵县,形成一条全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带。以河南省周口地区为主体的豫东—皖北平原,是一块面积更大的乡村人口极端稠密区,这里的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也十分有利。当然,人类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适应自然,他们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有不少地势较为低洼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经过长期改造,逐渐发展成人口稠密、经济荟萃的鱼米之乡,如长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但它们的开发历史比起黄淮大平原也确实要短一些。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分布范围比平原广泛得多。据量算,中国各种山地、丘陵和高原合计占全国总面积66.1%,其人口和耕地也分别占到1/3和2/5。平原和高平原只占总面积33.9%。在全国2300多个市、县中,有1600个分布在山区,其中高山区约80个,中山、低山区740多个,丘陵约720个,高原60多个,而高平原和平原分别仅为120多个和60多个。

丘陵、山地扣高原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都比较大,这种特点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平地少,坡地多,既限制了耕地的扩展,生产水平也不易提高,对发展农业生产而言,不如平原有利,这就影响了它的人口容量。目前中国人口分布与农业生产中垦殖指数、复种指数、单产水平等几个指标基本上成正比例的关系,而在这些方面山区都不如平原。如陕西省安康地区,全境处于山区,耕地中坡度小于5°的只占3.3%,5~25°的占46.1%,25~35°的占34.1%,大于35°的占16.5%;尽管坡地利用到这种程度,平均垦殖指数仍不到13%,生产水平也不高,1990年平均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20.8人,且多集中于汉江谷地和几个山间盆地中。相反,与之一山(秦岭)之隔的关中平原,尽管气候没有安康地区那么温暖湿润,但因地形有利,垦殖指数将近50%,复种指数则达到150~160%,单产也高,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上,比安康地区约高2倍。四川省东部地区也很说明问题(见图15),自华蓥山往东,由30几条长短各异的背向斜组成了北东向的平行岭谷地区。向斜宽敞,多成谷地和平原,海拔在300~500米之间,河流贯穿,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全在每平方公里400人以上。背斜紧凑,形成长条状低山,如华蓥山、明月山、铁凤山、方斗山等,海拔一般为500~1100米之间,主峰更高,人口密度均在每平方公里200人以下,甚至不足100人。

其次,地形复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大大超过平原。一般说来,山间盆地和山谷人口最密,它们是山中平原,但面积小,分布不集中。典型的就是云贵高原上的坝子。如云南省总而积中84%是山地,10%是高原,6%是坝子。这些坝子坡度在8°以下,大的可达1000平方公里。据统计,全省大于1平方公里的坝子有1442个,而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只有49个。它们犹如一面而镜子嵌镶在崎岖的云贵高原之上,农业和人口均高度密集,致使人口稠密区在人口分布图上呈现为斑斑点点,看上去比较凌乱,与东部平原上不间断的大片人口稠密区完全两样。

从人口密度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山区的人口密度曲线总是急剧起落,量值可以在短短几十公里甚至一二十公里内变化几十倍、几百倍。而曲线在高原上就比较平缓,在平原上则更为平缓。图16提供了陕西省4个典型地、市的人口密度剖面,其中汉中、商洛、宝鸡3地、市分别夹于大巴山、汉江、秦岭、渭河和陇山之间,曲线大起大落。而座落在黄土高原上的榆林地区曲线就远为平缓,表现出人口分布均衡性的显著差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有哪些?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发展、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东部多、西部少的人口分布格局。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分布格局有望逐步优化,实现更加均衡的人口分布。

中国的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

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产生这种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与我国经济发展...
中国人口分布西疏东密,背后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 自然因素:中国的地形以东西差异显著为特点,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拥有辽阔的平原和绵长的海岸线,气候温和湿润,交通发达,这些优越条件为人类的居住和生产提供了有利环境,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口聚居。相对而言,西部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土地贫瘠,...

我国东西人口差异大的原因
2. 气候差异:东部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较少降水。西部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大,降水稀少,尤其是西北地区。3. 交通发展:东部地区交通网络发达,拥有广泛的水路、陆路和空运设施,便于人口流动和物资交流。西部交通相对落后,交通不便限制了人口分布。4. 经济发展:东部由于历史和地理...

我国形成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就是在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平原上,人口分布差异也不小。有的地方,地势过低过平,排水不畅,尤其是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季集中,降水强度大,往往会受到洪、涝、溃的几重威胁。有些地区的土壤因地下水位高而过于粘重,适耕性能差,甚至出现沼泽化和盐渍化。这些地区人口就比较稀少,如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中部、...

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
由于长期的人口增殖和定居,往往形成 人口密集区。而开发较晚、历 史较短的地区,则可能人口稀少。综上所述,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由自然环境、社 会经济条件以及历 史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的表现程度和影响方式各异,导致人口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东部多,西部少。这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密度高,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高原地区则相对稀疏。人口分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首先,自然环境条件扮演着重要角色。

简要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形成的原因?
1、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2、全国人口在省、区的分布,其所占的比例和密度差异很大。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人口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于农业生产活动,东部地区的湿润区域及平原、盆地与河谷地带的生态环境最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从而集聚和分布了较多的...

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答案】:(1)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导致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如下:①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我国形成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回答: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它提供了人类基本的生存空间,并是人们创造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源泉,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个自然基础。所以说,人就是劳动和大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在古代,当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人们不得不依赖自然界提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