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

1.本次地震形成原因(如:本次地震是由哪2大板块互相碰撞形成的?...)
2.了解本次地震的震级、烈度以及次生灾害是什么?(如:次生灾害之一是堰塞湖,什么叫堰塞湖?)
3.掌握必要的避难措施及在地震发生后必须避免的行为

近年来中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成因: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产生的应力释放

震级里氏8.0级,烈度:11度。

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

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滑坡。
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埋藏于土体或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夹层、层间错层、断层面、裂隙面等,都易形成滑坡。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
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滑坡的原因。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 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滑坡与泥石流发生所造成的危害:滑坡会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催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堰塞湖定义
堰塞(sè)湖 (dammed 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过程
1、原有的水系。

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多见地区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危害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后果严重。
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堰塞湖(海子)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
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熔岩堰塞湖举例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旧33317称鸟得邻池,在五大连池市郊,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动始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始于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龙江外记》的记载则更详:“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这次火山喷发,堵塞了原纳漠河的支流--白河,迫其河床东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龙河贯穿成念珠状的5个湖泊。

五大连池湖水清澈,从附近火山峰顶望去,有如一画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90.3km2的一个典型熔岩堰塞湖。镜泊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不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与唐代渤海的遗址,还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门、吊水楼瀑布与镜泊山庄等“八大名景”,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北川部分地区被堰塞湖水淹没,地震形成了大面积堰塞湖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34处堰塞湖危险地带。国家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组成了抗震救灾水利部,认为地震所形成的33座堰塞湖目前暂无危险。并组织了“敢死队”,对每一个堰塞湖实施24小时监测,一旦出现发生溃坝的征兆,将立即发出预警,并及时疏散群众。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唐家坝堰塞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是北川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库容为1亿立方米。体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截至21日17时,库内水位为716.01米,比20日上涨了2.55米,相应容积为0.977亿立方米,上下游水头差为52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发生,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地震发生后,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注意:
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7
1.本次地震形成原因
图解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305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说,这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过去几百年里这一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这次地震的发生。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
2.本次地震的震级里氏8.0级。
烈度:烈度分成12度,唐山地震是11度,11度就叫毁灭性地震,12度就是歼灭性地震。
像毁灭性和歼灭性区别:歼灭性几乎就是完了,没有了,毁灭性就是破坏相当厉害了,而且不仅仅是房屋的破坏,地质体都在破坏,比如说大的裂缝,山体的滑坡滚石等等。
专家预测本次汶川地震烈度在10至11级。
次生灾害:
此次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要比1976年唐山地震大得多。因为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因此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不太一样,汶川大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是崩塌、滚石、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另外,四川的水比较多,所以堰塞湖出现与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样的。
次生灾害简介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是地壳急骤颤动的自然现象。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其他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
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三次灾害等。地震时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称直接灾害;因建筑物工程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的威胁称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灾体制不健全,人们防灾意识淡薄、指挥 系统失灵而造成社会恐慌动乱,使震灾加重称三次灾害。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5日海城地震(7.3级),鞍钢因停电而铁水冻结,高炉停产;营口市水电设备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瘫痪。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7.8 级),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捻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死5 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震(8.2级),水管破坏, 大火持续三天两夜,横滨被烧光,东京烧掉三分之二。 1964 年6月16日日本新漓地震(7.5级),油库受震起火,直至 原油烧尽, 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地震(8.3级),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 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 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 1960年5月6日智利地震(最大地震8.9级)引发海啸,沿 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以及这次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8.0级)。

堰塞湖:堰塞湖 (dammed 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详细:http://baike.baidu.com/view/15500.htm

希望本人的回答能令您满意。谢谢。
第2个回答  2008-07-07
1: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
在地球历史过程中,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曾经是分离的,但前者一直在向北移动。当它和欧亚板块碰撞并挤压后者时,逐渐形成了青藏高原。这一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导致四川5-12地震的能量,就是来自于印度板块推挤青藏高原的相对运动。中国的很多地震,都起因于这个大陆块碰撞过程。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01&id=978555
2:震级.8.0
烈度 11度
次生灾害有山体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地面裂缝,泥石流,堰塞湖

山体滑坡
1.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2.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
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岩.
其实情况比较多.
3.为什么苹果在树上不会掉下来一样.
因为苹果受到能承受的拉力大于或等于重力,
山坡也是一样,自身有重力.还有其它一些力,称为支持力吧.
当水分缺少时,土质松动.这时技能力会小于重力,所以会掉下来.
当水分太多.重力会大于支持力.也会掉下来.
这时就形成了山体滑坡.
山体崩塌
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
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按地裂缝的成因,常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1、地震裂缝 各种地震引起地面的强烈震动,均可产生这类裂缝。
2、基底断裂活动裂缝 由于基底断裂的长期蠕动,使岩体或土层逐渐开裂,并显露于地表而成。
3、隐伏裂隙开启裂缝 发育隐伏裂隙的土体,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作用下,裂隙中的物质被水带走,裂隙向上开启、贯通而成。
4、松散土体潜蚀裂缝 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软化和液化作用等,使松散土体中部分颗粒随水流失,土体开裂而成。
5、黄土湿陷裂缝 因黄土地层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湿,产生沉陷而成。
6、胀缩裂缝 由于气候的干、湿变化,使膨胀土或淤泥质软土产生胀缩变形发展而成。
7、地面沉陷裂缝 因各类地面塌陷或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山地下采空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的岩土体开裂而成。
8、滑坡裂缝 由于斜坡滑动造成地表开裂而成。
上述仅是几种主要类型,还有其他类型,不再赘述。
此外,通常还按形成地裂缝的动力原因。即地壳内动力和外动力,将地裂缝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3大类。前述的1、2类即属构造地裂缝,4、5、6、7、8类为非构造地裂缝,第3类应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http://baike.baidu.com/view/461596.html?wtp=tt
泥石流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http://baike.baidu.com/view/7135.html?wtp=tt

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3.
1.大震前有何前兆?

1. 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 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 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鱼儿惊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掌握,防止

地震前如何准备?

要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

和避震场所;清除楼道和门前的杂物;妥善处置室内易燃易爆物

品;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炉子火等;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

单、工作单位、通讯号码等。有确切血型的要写明血型。

地震时怎样求生?

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
(1) 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2)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
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
(3) 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 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部。

中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灾害区划看,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VII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380552.htm 15K 2008-5-18

为什么国难日是汶川地震的5.12??
1. 国难日之所以定在汶川地震的5月12日,是因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破坏性最强、影响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2. 这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万人不幸遇难或失踪,数十万人受伤。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灾区...

汶川大地震是几月几日
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

汶川大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其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0级,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共造成69227人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汶川大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

为什么都说5.12是国难日?
因为在2008年5月12日这天发生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5·12汶川地震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汶川地震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

四川5.12地震几级
四川5.12地震几级汶川地震为8.0级大地震。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发生地震时中国地震局通报称7.8级大地震,后修改为8....

汶川地震纪念日叫什么 纪念日叫5.12
1、汶川地震纪念日叫5.12。地震,因为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2、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严重破坏...

5.12汶川大地震是几级
5·12汶川地震的震级为8.0级。这次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根据中国地震局的修订数据,震级为8.0级,而日本气象厅的数据表明,这次地震的地震波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地震波影响到了中国的许多地区以及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汶川地震纪念日叫什么纪念日叫5.12
1. 汶川地震的纪念日被称为5.12纪念日。这场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2.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汶川地震的震级为8.0Ms、矩震级为8.3Mw(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为7.9Mw)。地震造成的破坏范围超过10万平方千米,震级...

汶川地震等级为什么改成8级了?
因为汶川地震本来就是8级地震的。5月12日当天四川台一直报的就是8级地震,然后后来统一口径才改为7.8级的。据说地震上了8级。其他国家的国际救援不需要通过地震国的同意就可以直接进入该国进行国际援。所以新闻报道成了7.8级。5月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

四川地震是哪年5.12?
四川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