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通过客观的眼光对于中世纪的文化特点进行描述,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结出中世纪文化的历史地位。
正文:
西方基督教的兴起,象征着古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漫长的中世纪是“上帝”统治人类的时代,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西方进入了“政教合一”神权体制的思想黑暗年代。
中世纪无异于“黑暗时代”的代名词。可是,如果以相因而持续的眼光来观看这三个世代相承的历史阶段的时期更替,“史学家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因为“经年累月的研究已经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这就是“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结束时,欧洲的技术与政治的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然而,当这一优势以殖民扩张的方式来体现时,往往被视为邪恶而与中世纪联系起来。
这样,中世纪的黑暗表象,也就完全地遮盖了中世纪的文化成就,促使欧洲以外的人们满怀着对于邪恶的愤恨而认同于欧洲之内的人们关于中世纪的说法,并且将中世纪这一概念普遍化,用来作为对于人类文化与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特定时期进行的时代命名,从而使中世纪成为具有批判性文化概念:“今天,在一般人的头脑里,‘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为反动或者停滞的同义语。
因此,如果一个现代改革家想要指责他的保守的对手的思想,他只要把他对手的思想贴上‘中世纪’的标记够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世纪并非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历史世代,但由于欧洲中世纪文化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的独特性,使其有别于古代与现代,这就是基督教以其国教化及国家化,不仅使基督教神学垄断了思想而成为官方哲学,而且使基督教教会插手了政治而具有统治权力
在基督教从思想到政治的直接影响下,在保障与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的同时,又妨害与阻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因而这一影响的正面性与负面性之间的对比十分强烈,较之文化发展的评估需要整体性的综合考察,作为个人的观察者往往具有偏于一隅的局限性,因而更容易注意到这一影响的负面性。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上帝之道深入人心,特别是文化发展空缺之中的艰难生存环境,使教徒们感受到人间地狱的滋味,力图以自己的苦行来为自己深重的罪孽进行赎罪,不仅出现了众多的修道院,而且出现了更多的不愿脱离人间生活的教徒,故而他们采用朝圣这一最普遍的苦行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赎罪愿望,由此让上帝之光普照众生。
所以,到《启示录》所说的“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去,亲临沐浴神的荣耀光照,亲自在“城的光里行走”,已经成为每一个信徒的最大愿望。 这样的朝圣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在公元1065年,就出现了一幅由一位主教带领一支由7000个日尔曼信徒组成的朝圣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耶路撒冷行进的浩大场面。
当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这基督耶稣受难的地方,沿着当年基督耶稣身背十字架走过的道路,亲眼目睹基督耶稣被钉死的那座头骨形状的小山丘——髑髅地时,心中就感到应该像基督耶稣承受十字架的重负与苦难来为世人赎罪那样,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来自我赎罪,因而十字架已经不是痛苦耻辱的象征,而是天国福音的象征,成为每一个信徒坚守信仰的标记。
来到圣地耶路撒冷,就是通过苦难的考验来虔诚地信仰,在灵魂的净化之中来走向新天新地。 可是,此时的耶路撒冷,并不仅仅是基督教的圣地,除了是犹太教的圣地之外,它还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耶路撒冷以后,就修建了清真寺与岩石殿,从此,圣地耶路撒冷在大多数岁月里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好在基督教的朝圣者只是对圣地耶路撒冷充满了崇敬向往之情,并没有夺取它的打算,因而也不会受到多大的限制。
不过,在公元1077年,当塞尔柱突厥人占领耶路撒冷以后,基督教的朝圣者开始受到限制,并且,占领者还向他们征收高额的费用,因为此时的塞尔柱突厥人正在猛攻拜占庭帝国,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军费开支。最后,在公元1085年,日耳曼信徒前往圣地耶路撒冷的道路已被完全切断。
中世纪的思想特征是蔑视物质,重视记号所表达的意义。“代表本身的事物(用于实用的目的)在文化代码结构中占据最低层;作为另一类事物(用于观念表达的目的,如权力、神圣、高贵、力量、富有、智慧等)则与前者不同。
由于意义问题与价值相联系,就产生了把各种文化记号的表达与内容分等的问题。此外,记号的价值学不仅受事物的价值影响,而且受内容与表达之间关系的某些定量特征的影响。”如宗教的物品,它的内容相对应的价值就可能达到较高的层面。
如十字架原本是罗马帝国执行死刑的刑场标记,由于基督教将其作为圣像装饰物,其内含的价值意义使这个标记成为教民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行为是符号性的,因为教民崇拜的不是圣像装饰物的物质性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宗教观念与权威。
在这种意义等级结构中,占据最高位置的是不含有物质性的记号,称为零记号(即表达抽象意义的记号,没有现世的物质可以与其相匹配)。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中世纪艺术作品反映的都是宗教题材,而人的现世生活却很少表现。
中世纪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历史地位如何(800字)
中世纪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封建制度的建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中世纪文化显示出浓厚的封建性。随着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封建地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也影响了文化形态的发展。在文学方面,中世纪出现了歌颂民族英雄的史诗,如《罗兰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体现了爱国主义和英...
中世纪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历史地位如何?(800字)
5. 中世纪的思想特征是蔑视物质,重视记号所表达的意义。宗教物品如十字架,原本是罗马帝国的刑场标记,但基督教赋予其新的意义,成为教民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行为是符号性的,表达的是宗教观念和权威。6. 在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中世纪的艺术作品主要反映宗教题材,而人的现世生活则很少被表现。中世纪文...
中世纪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历史地位如何(800字)
中世纪文化的另一个最大特点是封建制度。中世纪的欧洲是奴隶制解体,开始封建化进程并进入封建制社会发展阶段的时期。所以,欧洲中世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是中世纪欧洲新质文化和文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从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蛮族早期以及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发展...
中世纪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例如骑士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就使得在正统的基督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世俗文化的传统也以新的形态发展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骑士文学将爱情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肯定现世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
欧洲中世纪的特征(欧洲是什么样的社会特征)?
1. 政治方面,中世纪的欧洲以封建制度为核心,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这个制度中,封建主们构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等级结构,他们的权力和责任都是有限制的。在这个体系中,公爵制度以公—侯—伯—子—男的形式存在,教皇和国王以下是公爵,而骑士则是封建主中的最低阶层。2. 经济领域,尽管封建...
有关中世纪的具体一些国家特征和历史文化
首先,欧洲中世纪国家基本是君主制国家,政治权力在名义上掌握在君主手中而不是在一个政治设置(组织)手中;第二,这个时期的生产关系中尽管已经存在独立的小生产和手工业、商业,但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在生产中存在着以人身依附和部分人身依附为基础的超经济强制,封土制和国家土地封建所有制是这种封建...
有关中世纪的具体一些国家特征和历史文化
1. 在欧洲中世纪,国家基本上是君主制国家。政治权力表面上由君主掌控,而非集中在某个政治机构手中。2. 尽管中世纪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独立的小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但农业依然是主要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以人身依附和部分人身依附为基础的超经济强制。封土制和国家土地封建所有制构成了这种封建...
浅谈中世纪在欧洲文化中的地位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
中世纪文化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 中世纪文化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 这一时期对于西欧历史而言,不仅是关键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文明传承与发展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3. 它不仅继承并发扬了古典文化,而且将外来文化、古典遗产与基督教、日耳曼传统相结合。4. 同时,中世纪文化对后来的欧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催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