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如题所述

  古人观天

  相传在远古时候,共工和颛顼两人为了争夺天下发生了争战。共工失败后,一气之下跑到了大地的西北角,撞倒了那里的不周山。不周山原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撞倒之后,西北方的天就塌了,东南方的地也陷了下去。于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滑向西北方,地上的流水泥沙都流向了东南方。当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成因不能理解时,他们往往会借助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以表达他们对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揣测。这则神话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结构的推测。

  天地到底是什么形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天地各有多大?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争论不休,参与讨论的不仅有天文学家、哲学家,甚至连一些帝王,如梁武帝萧衍、明太祖朱元璋等也加入了争论的行列。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天文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在这段时期内,涌现了许多讨论天地结构的学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于汉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

  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随后,盖天家又主张:天像圆形的斗笠,地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即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

  盖天家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它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这就是盖天家的“七衡六间”。他们还主张,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

  浑天说

  张衡在《浑天仪注》一文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这是对浑天说的经典论述之一。

  浑天说还认为天球北高南低,绕通过南北天极的轴旋转。垂直于南北极轴把天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的大圆就是天赤道。与赤道斜交成大约24度角的大圆是黄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过日心并与天赤道平行的圆是太阳的周日平行圈,它代表着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天球绕南北极轴旋转一周就是一日。夏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一大半在地上,一小半在地下,表示着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多,在地下的时间少,日出在东北方,日落在西北方。冬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南点,周日平行圈有一大半在地下,一小半在地上,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少,而在地下的时间多,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浑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浑仪和浑象的结构就和浑天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天文学的有关理论问题的解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宣夜说

  《列子·天瑞篇》记载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杞国有一个人听说天是由气体形成的,日月星辰就漂浮其中之后,他非常担心天体会掉下来,让他无处躲藏,于是整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朋友把他拉到一位智者那里,智者开导他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形成的会发光的物体,即使它们掉下来,也是气体落入气体中,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盖天说和浑天说中的日月星辰都有一个可供附着的天壳,盖天说的附着在天盖上,浑天说的附着在像蛋壳一样的天球上,都不用担心会掉下来。但是后来人们观测到日月星辰的运动各自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在一段时间中停滞不前,根本就不像附着在一个东西上。所以就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宣夜说”。

  宣夜说主张:天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没有任何形质,我们之所以看天有一种苍苍然的感觉,是因为它离我们太深远了。日月星辰自然地漂浮在空气中,不需要任何依托,因此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运动规律。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1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他们又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第2个回答  2011-09-22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在《山海经》故事里就有描述。
有一个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古人没有飞机,没有汽车,没有测量仪,怎么知道我国的大致的地形地貌。天圆地方,就是我们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吧。
第3个回答  2011-09-21
天圆地方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天___地___,后来又有天如___,地如___的说法...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天圆地方,后来又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才证实地球是球体.20世纪卫星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故答案为:圆;方;斗笠;覆盘;球;球.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哪些认识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以下几种主要认识:1、盖天说、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2、浑天说 张衡在《浑天仪注》一文中写道: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这是对浑天说的经典论述之一。

古代中国对地球的形状概念
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意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
古代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由三 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古印度人甚至认为地球是驮在大象背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逐渐发展和改变。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观察并分析了穿过赤道时的星座更替现象,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在21世纪,卫星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

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一些人想像中的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古代印度人的宇宙:乌龟蹲在蛇身上,支撑大地的象群站...

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2、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

中国人最早什么时候知道地球是圆的
西汉时期,中国人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时间为公元前156年—前87年之间。主要是落下闳提出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明确说明了地球是球形,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落下闳创制《太初...

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中国古人对于地球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盖天说 盖天说,是古代汉民族的宇宙学说。这一学说可能起源于殷末周初,它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几种不同的见解。早期的盖天说是认为天圆地方的,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

1.古人如何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是球形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上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纪.当时,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只是从球形最美的观念出发产生这一概念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已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埃拉托斯...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哪些认识?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多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天圆地方说:这是中 国古代的一种认识,认为天空是一个圆形,而地面则是一个方形。这种观念源于古代人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和想象。地球是球形的观念: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就已经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观念。他们认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