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这一禅语出自_禅师?

如题所述

这是佛家一句妙语。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不如吃茶去是许嵩2014年八月发布的第五章专辑
《不如吃茶去》是充满碰撞火花的一体:东方的清音雅乐,西方的律动节奏,交织并进
我是嵩鼠,求采纳追答

不如吃茶去专辑古风极强 求听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1

唐代从谂禅师一句“吃茶去”竟成人生的领悟

第2个回答  2014-09-08
赵州禅师
第3个回答  2014-09-08
从谂禅师

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内涵和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五灯会元》记载了赵州和尚一段禅语:师(赵州从谂)问新到:“ 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和尚所答非所问,并连说三...

茶禅一味茶禅顿悟
“吃茶去”中的禅意深远,这一禅语源于唐代赵州从谂禅师,他以“吃茶去”这一法语教导学人去除妄念。在《五灯会元》的记载中,无论学人是否曾到过禅院,赵州的回答始终是“吃茶去”,意在强调禅宗的平常心和不执着。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并非单纯指饮茶,而是寓含禅理,体现了佛教对茶文化的重要贡献,如...

吃茶,煮茶和《禅茶》
这宗闻名遐迩的唐代禅林公案,出自南宋灵隐寺普济和尚修订《五灯会元》之卷四,在《禅茶:历史与现实》书中多处引述。公案是历代禅宗·禅师·禅僧言行记录,编汇成册叫灯录,意取佛法灯火相传。《五灯会元》撰集五大《灯录》之荟萃,辑录禅悟·禅机·禅语(“吃茶去”)之大成,作佛门弟子禅修之精选。...

“赵州茶”公案
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林海亭”石柱上,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其轻松潇洒的上联写到:“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则说:“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这副对联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源于佛教典籍《五灯会元》卷四中的记载。故事讲述了从谂禅师,原名郝,赵州观音院的住持,他以“吃茶去...

“禅茶一味”四字真言缘起说
关于“禅茶一味”这一禅语的起源,学术界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它源自宋代克勤禅师赠予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被记录在《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并与‘吃茶去’的禅宗机锋语有所关联。另一种观点则引用《俗语佛源》中的信息,提到日本禅师的茶书和禅师们的言论,但并未直接指明“禅茶一味”的出处。然而...

吃茶去“儒、释、道”思想文化融合
赵州和尚通过“吃茶去”这一本土文化符号,巧妙地传达了“明心见性”的佛理,展示了东方智慧的圆融。品味这一禅语,我们能体验到东方文化包容下的禅定之美,那是超越形式的大道无形,是君子之道中的仁者与智者对山水的热爱。可以说,“吃茶去”正是儒、释、道思想文化融合的禅机,它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

当茶水中融进了禅意
禅语有:茶具有人生三味。日本,名僧《煎茶训》:“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说得真是深刻,这不正是人生过程的写照么?在禅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故事,就是“赵州茶”了,古时候的赵州禅师,对于苦心参禅的学生总是苦口婆心地借茶说法,让学生自己“吃茶去”;又有...

赵州禅师的「十二时歌」
赵州从谂禅师(778-897),俗姓郝,曹州郝乡(今山东曹县)人。他曾向南泉普愿请教,得到了南泉的高度评价。赵州提出的“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等语录,至今仍广为传颂。他的《十二时歌》虽然不如其禅语广为流传,但同样展现了他的真性情。《十二时歌》是古代俗曲的一种,多...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从汉代开始,茶叶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唐代更是达到了饮茶的高峰,"人自怀挟,到处煮饮",形成了一种风俗。唐代的赵州从谂禅师,以茶为禅,他的"吃茶去"不仅是禅语,也是对茶文化的独特理解和传承。饮茶不仅讲究方法,如《茶经》中的煮茶技艺,还有丰富的礼仪内涵,如禅宗的煎点规矩。茶道不...

赵朴初的禅诗茶趣
赵朴初先生对于茶的热爱与禅意融入的诗篇,充满了深远的哲理和生活乐趣。他常以茶诗表达佛理,如他的名作:“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此诗巧妙地融合了卢仝的茶诗与从谂禅师的禅语,展现了茶禅一味的意境,广为流传。朴老不仅以茶交友,还以茶悟道。他曾吟诗“好参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