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1.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对于“亮”字的意思,可从准确与生动的角度着重分析其字面意思,并指出其在表现文章思想等方面的作用。而对于“亮在一条村道上”一句的作用,应从文章结构及内容方面的作用等角度加以分析和阐述。
答案:“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释义1分,“醒目”“耀眼”答出任一个即可)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2分)这一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1分)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作铺垫,(1分)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1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2分)
(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句不离段”的阅读原则,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分析理解。通览全文,不难看出,在作者看来,窗花与陕北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作者对陕北的窗花是何等的喜爱。
答案:(1)窗花就是陕北人生活的艺术化,(1分)与陕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陕北人就有剪纸艺术。(1分)(意思对即可)
(2)贴满窗棂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1分)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1分)(意思对即可)
3.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6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必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寻找答案要点,并一一加以提炼和概括。从文中不难看出,陕北人,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窗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这些窗花往往有着动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剪纸人的想象力和才气,这些窗花寄托了陕北人的某些生活理想。
答案: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文章末尾以虚写实,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美好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喜爱、崇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陕北人的勤劳与智慧的赞美之情。理解了这些,就不难作答了。
答案: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2分)
夜游者
李雪峰
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匆匆忙忙吃过了晚饭便熄灯睡觉,一盏盏晕黄的灯很快就接二连三地熄灭了。夜幕上银钉似的星粒显得越来越稠,越来越亮。只几支烟的工夫,村庄便沉进那寂寂的梦中去了。这时还没有彻底睡熟的,只有村庄里那几只余兴未尽的狗。它们把耳朵贴在地上,谛听从大地深处传来的更远的声音,些许的风吹草动,些许的云影飘移,它们就会狂叫起来。狗叫声飘出村巷,飘到庄外冥寂的田野里,瞬间便被夜色给湮灭得无声无息了。
在给村庄看青的夜里,我喜欢提着长长的手电筒在庄里庄外走来走去。在月光如水的深夜,在村庄外的野地里,或者在村头的大路上,我常常和一两个孤独的老人不期而遇。他们有的抄着手佝偻着腰身在夜晚里踟蹰而行;有的满腹心事地一个人拖着蹒跚的瘦弱影子,缓缓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遇到过村南大柳树下的四大爷,他总是在庄北的山脚旁晃荡,老迈瘦弱的身子甚至踏不出一丁点儿脚步声。还有那白发稀疏、一脸苍凉的六根爷,他总是在庄南的坟地旁,有时停下来抬头呆呆地仰望头顶的星星或月亮,有时轻轻地长叹几声或者轻轻地咳嗽。
我想不明白这些老人为什么喜欢这样一夜一夜地晃荡,但我并不打扰他们,只是蹲在守青的窝棚里,忍不住一个人反复地揣度:他们如此寂寞地在村庄里夜游,是在怀想曾经的年轻时光,还是在搜寻已逝岁月的影子?是人生暮年的一种不甘,还是灵魂对短暂生命的一种挣扎?是对自己以往生活场景的一种追溯,还是对流年碎影的一种拣拾?……
生命的苍凉让我对夜晚深处形影相吊的蹒跚充满了怜悯。我知道,在所有的村庄里,在所有村庄冥寂空旷的深夜里,都有这样的老人在默默地夜游。他们在这村庄四周的田野里劳作了一辈子,生活了一辈子。他们曾经在这村庄里朗声大笑或者破声嚎啕过,也曾经在村庄里主宰过、卑微过或屈服过,但一切都离他们远去了。他们曾经嗵嗵作响吓得鸡飞狗跳的脚步,现在甚至吓不息那些草丛中叽叽的虫鸣;他们曾经虎虎生生的腰板,现在甚至挟不动夜晚里的一丝微风。他们像一滴即将被泥土洇干的露珠,像一声转瞬就被冥寂消散的无奈叹息,除了在这空旷无人的深夜一个人静静地怀想,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然而,直到有一天夜晚,当我满腹心事下楼去街上散步时,我才蓦然清楚——夜游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寂寞啊。他们的前边,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他们的身旁,是他们春种秋收了一辈子的小路和田塍;吹拂他们的,是他们熟稔了一辈子的乡野夜风。村庄、田野、山冈、河流,不但是他们细细咀嚼与回想的真实场景,而且是属于他们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月亮、星星、流萤、虫鸣,一直都是他们苍老心灵中永恒的生命天幕。
而我们呢?浮萍一样被生活的风左右着,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从一个街道到另一个街道,甚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块大陆到另一块遥远的大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在月夜里神定气闲地静静踱游,也不清楚有多少人还能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村庄,甚至不清楚还有多少人能让自己的思绪穿过小区、越过街道、飞过城市,在山野泥土间默默地踌躇。
但我一直梦想着。
5.文章写到了夜游时的寂寞,请问前两段是如何表现这种“寂寞”的?(4分)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开篇的两段分别进行分析,分析各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表现主旨,如第一段运用了环境描写,第二段运用了人物描写;其次,要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表达技巧的,如第一段写了怎样的环境,是怎样写环境的,第二段写了怎样的人物,是从哪些方面写人物的;最后,要分析各项运用不同的表达技巧对表现夜游的“寂寞”的作用。
答案:①第一段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晚村庄的寂静,借此烘托出夜游时“寂寞”的氛围;②第二段通过写夜游者在夜里拖着蹒跚瘦弱的身影孤独而行的动作和情景,直接表现出了夜游的“寂寞”。(每点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
6.作者为什么说“夜游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寂寞”?请简要作答。(6分)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本题的答题区间在倒数第三段;其次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白题干的要求,本题题干规定了考生必须既答出夜游的幸福,又要答出幸福的寂寞;最后要根据题干的两个方面的要求,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整合。
答案:虽然夜游时无人相伴,孤独寂寞,(2分)但他们夜游时所见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真实场景,(2分)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能够感受到永恒的生命。(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
7.文章是围绕“夜游者”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给文章划分层次,这篇文章可分为三层,一、二段为第一层,三、四、五段为第二层,六、七段为第三层。其次要概括各层的内容。最后要分析各层的关系,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揭示。
答案:首先描写村庄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寂寞的夜游者;其次写“我”对夜游者的认识,由不明白不理解到同情怜悯,再到理解了他们的幸福;最后由夜游者联想到自身的生活,表达了自己享受宁静时光、拥有心灵世界的梦想。(每点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
8.文章以“但我一直梦想着”结尾,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尾好,有人则认为这样的结尾不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命题者提出的观点明确表态,其次要阐明自己的理由,本题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探究,无论是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是这样结尾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恰当与否;二是这样结尾产生的表达效果好不好;最后,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层次分明。
答案:(示例一)这样的结尾好。因为以一个短句独立成段结尾,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夜游者能够享受宁静时光、拥有心灵世界的生活的向往。
(示例二)这样的结尾不好。因为这样的结尾太过突兀,让人感觉话未说完,文意未尽。文章倒数第二段联系自身描绘目前的生活现状,之后用“但我一直梦想着”结束全文,而“梦想”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作者并未明确交代。(开放性试题,明确观点1分,理由充分、阐述恰当4分,表达层次清楚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2分)
鄱阳书房记
陈世旭
①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属于它的。在鄱阳湖口的一个小沙洲上,我曾经生活了将近十年。我在这里播种希望,流了汗,还有血。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
②清晨,风在水上滑行,湖边的泊船轻轻地摇动,偶尔撞出亲昵的响声。一只水鸟在桅杆顶上打了个趔趄,翅膀散开来,拍了几下,终于站稳。然后就神气活现地站在那里,不时勾下头,啄一啄羽毛。
③大白天,天和水在很远的地方连接起来。天上一丝云也没有,水被天照出一片白亮,刺得眼睛生痛。不时有冒着浓烟的拖船拽着的驳船,和缀满了补丁的绛红色或土黄色的帆从那白亮上划过。
④到了夜晚,雾气一团一团在黑暗深处浮起,湖上的航标灯飘忽不定、时隐时现。然后,远处越来越清晰地现出一些起伏不定的轮廓,那是对岸的山峦。渐渐地,山峦上的光亮越来越广大,似乎有个人高挑着一盏雪亮的灯,正从容不迫地在山的那一面攀上来。那盏灯终于一点一点地从山脊露出,漫无边际地照亮了幽蓝的夜空。这是月亮。所有的星星都隐没了,而在默然里涌流的湖粼粼地闪起光来。湖边的蓼草静静地摆动,偶尔响起鱼跃的声音。几只水鸟被惊起,拍着翅膀从草尖上掠过,又消失在另一片草丛中间。
⑤然后,我与鄱阳湖一起,经历了伟大的历史巨变。上世纪八十年代,给予了中国社会获得重生的机遇。也让我走上了写作之路。
⑥鄱阳湖因鄱阳县得名。作为江西第一大县,建县两千多年间,曾经水运兴旺,商贾如流,樯帆林立。至近代,随着立体交通的逐渐普及,一度失去原有的繁荣。而如今,生态正成为鄱阳县的最大优势:湖泊数量和面积位列全国前茅,是中国湖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湖生态堪称全球之冠,是世界最大的白鹤和天鹅栖息地,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在生态文明时代,鄱阳依托其所辖之千湖,以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为目标,正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地日益发展成长。
⑦美国作家梭罗在著名的《瓦尔登湖》中把湖称作“大地的眼睛”。千湖之县的鄱阳,有着一千只更澄澈、更明亮的“大地的眼睛”!58平方公里的内珠湖,水质居然达到直接饮用标准。冬季是天鹅和白鹤的天堂,夏季是白鹭和灰鹭的王国。
⑧很多年前的同乡诗人陶渊明曾经发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痛切诘问,而我今天想说,故乡纯净如斯,美好如斯,胡不归!
⑨我归来了,内青村热诚的乡亲容纳了我的“鄱阳书房”。像鄱阳湖上的无数岛屿一样,这是一个乡土社会的史书库,漂浮在蓝天一样明亮和广阔的湖面,正是我常常莫名地向往的岛屿,拥有着美丽、成熟、淳朴以及大自然超常宠爱的岛屿。它远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梦境,还同时是文学意义上的梦境,它就存在于现实中,还将存在于无数人的想象中。一百年前,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已预感到人类必将重返故里,重返童贞。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还乡就是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人的内心,永远存在着一个“故乡情结”。那是一种温暖的情感的凝聚,是无尽的梦幻和永久的魅惑。整个人生就是一次精神之旅,每一步都在寻找最终的故乡,所有朝圣者的疲惫,都会被故乡的烟火镀亮。
⑩如果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居住的生活体验,使得瓦尔登湖的光芒穿透了生命的意义,鄱阳湖同样会是一个精神生命的原点。
⑪鄱阳湖是云、水、阳光孕育的诗篇,而我愿是鱼,是鸟,是水柳,是爬满岛屿的霸根草。我将为水的灵魂所吸引,依靠着帆在风云间行走,从路途到心灵,从喧闹到安静,张开双臂,去拥抱自然,去与乡亲交谈,去聆听最质朴也最灵动的语言,去享受最真实的美。是的,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选自《文学报》,有删改)
9.文章②~④段写了什么内容?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概述。(5分)
答案:写了鄱阳湖从清晨到夜晚的景色变化,突显了鄱阳湖自然景色的优美、宁静,
(2分)为下文写鄱阳湖更加美好的景致和作者的感悟作铺垫。(2分)
10.在人生之旅中,人们为什么要去“寻找最终的故乡”?请结合语境加以概述。(5分)
答案:因为人们的心中永远存在着一种“故乡情结”,它凝聚着温暖的情感,(2分)是无尽的梦幻,具有永久的魅惑。(2分)
11.结合全文说说“鄱阳书房”的内涵。(6分)
答案:鄱阳湖是一个乡土社会的史书库,是作者文学意义上的梦境;(2分)是作者的生命之舟、灵魂的栖息地。(3分)
12.请从表达方面赏析文章的最后一段。(6分)
答案: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整散结合的句式,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突显了鄱阳湖的幽美与灵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鄱阳湖的喜爱、依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升华了本文的主题。(该题具有开放性,能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中的任意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言之有理即可,每个方面3分)(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2分)
鞋 说
我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这看来是不对的。应该说,它是“人生的容器”。要知道除开睡眠时间,人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在鞋上度过的。随着昼夜交替,人交替着把自己搁在床上,装进鞋里。
鞋子因脚与土地的长期较量而出现,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鞋”这个汉字造得有点意思,右边两个“土”相叠,鞋底是“土”,鞋面也是“土”。它真正是一路风尘。帽子虽高高地戴在头上,但它的重要性远不及鞋子。人可以不要帽子,却不可不穿鞋子。漫漫人生路上,会踏上多少刺脚的荆棘、硌脚的石块、烂脚的秽物?没有鞋子,人就是有一双铁打的脚板,也受不了刺、硌、蚀的摧残。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帮助易伤的脚征服了路的漫长和崎岖。
鞋子因实用而存在,但它的存在已不具有形而下的意义。
对一个生命的祝福,往往少不了鞋子。乡村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凡小孩做满月、做周岁、做十岁,或是成人做寿等,送礼的至少要备一双鞋。那意思是祝福人家顺利、健康地走向新的人生里程。十岁那年的生日,我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最中意的还是二娘送的一双黑帆布胶鞋。它是那么合脚、那么软和,穿着它走路,欢喜得让人连蹦带跳的。这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感到有一股生命祝福的深意在涌动。
过去的女性精于女工,但只有与你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她大多是母亲、妻子或情人。常忆起儿时的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她用顶针使劲地将针顶过厚鞋底,再用钳子夹住那露出的针尖将它拔出来,随后用手拉着针眼后的白线不停地抽。抽一截刺啦一声响。我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声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
“文革”时期,在村前那条碎石铺成的公路上,经常有所谓的黑帮分子被游斗。造反派不让他们穿鞋,让他们把两只鞋用绳子系了,挂在脖子上,扎脚的石粒刺得他们直蹦高,路上留下一串鲜红的血迹。
那些造反派还一个劲地在身后推搡。那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折磨!德国曾经有一个展览,里面有幅黑人抱着流血的赤脚痛苦万状的照片。一个叫弗里茨的人当众流下了眼泪,他办起修鞋店,建了捐鞋台——带动德国人逐年向非洲捐鞋。从对裸足受难人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检测出这个人的善恶。要知道,鞋的有无关乎幸福与痛苦,鞋的予夺见出大爱与大恶。
鞋与脚还有一个合与不合的问题。鞋子最重要的品质不在美观,不在耐穿,而在合脚。鞋子合脚,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迈开大步。鞋松不得,松了会不跟脚,也紧不得,紧了会不养脚。跟脚,养脚,才算得合脚。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合”的极致。乡下人常言,三天穿不上是一双好鞋,三天穿得上是双草鞋。鞋子开始是要紧一些的,需用鞋拔子帮忙,才能勉强把人的脚装进鞋子里去,三天不舒服过后。就很跟脚、养脚了。现在不少城里女性只讲时髦、漂亮,不讲跟脚、养脚,彻底违背了人类穿鞋子的初衷,结果往往自虐如受刑,这真令人叹息。
鞋子是否合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人穿有形的鞋,也穿无形的鞋,人与鞋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
当第一双鞋子穿在远古初民的脚上,人类就再也离不开鞋子了。从襁褓中那种底部塞满棉花的软鞋到能让人穿着行走的草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等样式的鞋,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系列。鞋陪伴人的一生。陪伴每个人走过或平坦或泥泞的征程,走过希望的田野,也走过失败的麦城。各式各样的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如同接力一般,把我们送抵一个个的人生驿站。“人生能著几两屐”是谢灵运说的话,意在劝导人们寄情山水。我们何尝不能把这句话视为对人生的警戒?流光不驻,生年有限,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珍惜我们生命的鞋。
(2008年10月19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
13.作者在文中阐述了鞋除了实用意义外的哪些意义?(4分)
答案:①祝福生命;②承载母爱亲情;③检测人的善与恶、痛苦与幸福;④启迪人们思考束缚与保护的关系。(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14.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作者为什么把鞋说成是“人生的容器”?(2分)
(2)“无形的鞋”指的是什么?应当怎样处理与“无形的鞋”的关系?(4分)
答案: (1)①鞋负载着“形而下”的肢体。人的一生除开睡眠,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在鞋上度过的。(1分)②鞋还负载着许多(“形而上”)的精神,能给人生命的感动和启迪。
(1分)
(2)“无形的鞋”指人生中的限制、规矩等,它对人而言既是束缚,也是保护。(意思对即可)(2分)处理方法:①选择“合脚的鞋”,即选择适合自己的规矩、制度等来约束人生。(1分)②要给自己一个适应规矩、制度等的时间,逐渐磨合、习惯。(1分)
15.文章第五段写到了母亲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请具体分析这一段描写的表达特色。(6分)
答案:①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母亲纳鞋底的情景,表现出母亲的勤劳、灵巧。
②细节描写。通过母亲深夜纳鞋底的细节,表现鞋承载着母亲深深的爱,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敬仰、感激和缅怀之情。 ③“顶过”“夹住”“拔出”“拉”“抽”等动词使用准确、生动,极富感染力。(每项2分,任答两项即可)。
16.作者在文末引用谢灵运的话并抒发了一番感慨,对此应如何理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谢灵运的话原意是:人生苦短,一辈子能穿几双鞋呢?劝导人们及时行乐,寄情山水。(1分)作者借用来警戒人生,表达了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珍惜生命,走好人生之路的愿望。(2分,意思对即可,只照抄“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疼爱我们生命的鞋”酌情扣分)起到了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2分)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cca3dd01017n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