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战败投降,为什么说李鸿章也负重大罪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1-05
谁叫北洋水师是他组建的,谁叫他签字呢。人的能力越大所背负的责任就越大。
第2个回答  2012-01-15
延误战机
第3个回答  2012-01-05
战略上的错误
第4个回答  2012-01-05
<马关条约>是他签订的.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战败投降,为什么说李鸿章也负重大罪责
总的来说,李鸿章用人不当是他的失误、自私自利、作为中国人缺乏大体意思和抵抗意思。是这场失败的主要负责人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最终导致了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事中的全盘惨败,进而加剧了清王朝走向没落覆亡。早在1874年,也就是...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能怪李鸿章吗?
中日甲午海战的失利最终又使中国套上了《马关条约》这一沉重的枷锁。随着条约的签定,外国列强极大地加紧了对中国的输出和原料掠夺,外国势力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甲午中日战争后,素来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不得不对昔日的蛮夷小邦刮目相看。中国的仁人志士更是为此苦苦...

甲午战败让李鸿章一人背负骂名,对此你怎么看呢?
古语说:“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意思是说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一旦这个支柱倒了,国家也就要灭亡了。甲午战败后,大清国穷途末路,国之四维基本荡然无存。1894年11月7日,诺大的大连再也见不到清军的一兵一卒,日本人不费半点力气便攻陷了大连,日军在风雪中疯狂屠杀中国百姓。而就在...

在甲午海战失败后,作为统帅的李鸿章为何没有受到追责?
北洋海军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因为李鸿章对于清朝太重要了。以当时李鸿章的重要性,除了皇位不能然给他,其他的要求慈禧都会满足他。大清王朝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统治国家的工具,每天清政府都要面对他们口中的蛮夷之族,几乎所有外交事务都是...

李鸿章为什么会成为千古罪人,钉在历史的耻
在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因为贪生怕死签订了马关条约,后来的辛丑条约则是成了慈禧的替罪羊,但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也是不可以忽略的,而且李鸿章编练新军,也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这个人有功也有过,是不是卖国贼不能一概而论。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多大责任?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很大责任,因为在甲午战争中有一次关键的战争就是李鸿章制定的战略部署,导致了战争失败。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李鸿章的错吗?简言之
它的深层悲剧在于:不该战而与之战而且战败。翻检一下中日甲午战史,可以看到:战前、战中、战后,中方的应对策略,处处落入日本的圈套。日本制造各种借口,想一举消灭北洋水师。李鸿章知道北洋水师不是日本的对手,本来想避免战争,但由于翁同龢为首的清流主战派的因此研究晚清历史的人,也有一种说法...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时李鸿章一人对战日本
甲午战争并非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中国战败也并非“应以几人敌日本”的问题而已。问题在于洋务运动三十余年仍未奏效,中国当时是逊于日本的弱国,应作亟变以摆脱颓势。在“甲午之殇”的震动下,一场旨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戊戌变法也已暗流涌动。(个人愚见最后一个陆军大老指挥海军的甲午海战不输才怪)...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儿,练兵也海军也都...
中日黄海海战中清朝是胜利者可以证明。一场战争的成败不是战力的大小能决定的,联系当时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保守派强大的势力、贪污腐败盛行直接造成国库的空虚,(慈禧太后大寿办宴)购买弹药的经费不足,导致在黄海海战之后禁止出兵丧失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于威海卫。最后,总结:李鸿章不应关注于战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