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正的评价———由《三国演义》看曹操

要求是研究论文

首先,曹操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因此,我想先正其名。观当时之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先者董卓尽起西凉之兵,得诏入京,平定十常侍之乱,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优势。彼时之董卓,权倾朝野,意气风发,然终死于三姓家奴之手。本以吕布之勇,兵戈之利,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却终中王允之美女连环计,然为一貂禅而身首两异,为天下笑!再看曹公,下邳城下擒吕布,白门楼吕布殒命。而当时献计杀吕布者,刘备也。诚然,吕布贪财好色,毫无信义可言,但辕门射戟解其兵血之灾亦有恩于其。而刘备反制其于死地,可能与吕布夺徐州有密切关系,可见此人心胸之狭窄,趁他人之威。据本人推断,当时曹操很想留吕布之性命,正如后来留关云长,由此观之,曹操很惜才。正如当时曹操不杀张辽,接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谏相吻合。曹操为何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实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谋而合的。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的民众心灵的深处总是存有正统的观念。汉高祖斩蛇起义,灭秦而立西汉,不也是”造反“吗?对于愚昧的平民百姓是不会去想的。社会要发展,都是有道灭无道,这是颠仆不破的历史规律。当然,我现在的观点是现代人的观点,古人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罗贯中当然也摆脱不了,我们是不能强求他们,但是,生于现代的人们就不能人云亦云了。因此,每当我听到现在的人们在谈论曹操时总是将罗贯中的观点直接搬用过来,真是可悲。人之为人,主要的原因是人有自己健全的大脑,能够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准则,能够明辨是非,否则和牲畜无异!

其次,曹操移驾幸许都之时,虽位居诸侯之列,但并没有取得霸主之地位,当时的局势,西凉仍有董卓的余党郭汜,河北有袁氏兄弟,江东有孙策,荆州有刘表,西蜀有刘漳,汉中有张鲁。充其量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阀。但是他能先灭吕布,再灭袁氏兄弟,平刘表,定辽东,一举平定北方,建立一统天下的基础。此为曹操能扑捉机会,相时而动也。深明乱世造英雄之理也。再看刘备,虽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实为贩履织席之村夫,虽有刘氏之血统却无韬略,东投西靠,是为暗中取利也;曹有上将千员,其虽有关张赵马诸猛将,然较之于曹公实在太少,究其原因个人之魅力所致也。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曹操能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之七十万之众,足以显示其军事才能,同时也强烈的对比了袁绍和曹操的人格魅力。袁绍,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能接受许攸等人的建议,终致身首两异;曹操,既有自己的主见,劫乌巢坚决而果断,善与把握时机,也广开言路,有当世之名士郭嘉等鼎力相助。官渡之战,虽为军阀之间的混战,但曹公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为有运筹帷幄之能也。本初虽世列三公,然兄弟不和,谋略不足,魅力有限而灭族。因此,曹操可以称为三国时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再说赤壁之战,曹操虽然80万大军葬身鱼腹,然此为当时错综复杂的行使所逼也。吴蜀兼有天时,地利,人和。既有隆冬之际之东南风,又有长江之天险,更有周瑜打黄盖。人无完人,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于胜也,然很多民众认为当时之东南风为诸葛亮所借。其实不然,只是碰巧罢了。一个罗贯中,歪曲事实,使《三国演义》蒙上神话色彩,尽管它不是历史书,但很多民众《三国志》,《三国演义》不分。以至将诸葛亮神化,对起盲目崇拜,导致蜀国后期的将领总是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而坐失诸多良机。当然,我并不否认诸葛亮之能,隆中定三分,隆中定三分,做为一个战略家是很优秀的,但作为一个军事家就不怎么样了。虽有七擒孟获之美名,然孟获终究为蛮荒之人,怎明《孙子兵法》?此为胜之不武也。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魏延之抄小路直取长安实为妙计也,然诸葛亮弃之不用,此为其墨守成规之故也。由此观之,刘备所识之千里马实为驽马也。刘备亦非伯乐也,三顾茅庐的意义犹在乎?!再看刘备作为军中主帅指挥的一场重大战役,此为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鲁肃奇袭荆州,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急报关张之仇,一意孤行,不谙行军布阵之道,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终致身死白帝城,为天下笑!由此可见此人,行军打仗一窍不通。较之曹公,实不可相提并论。

咱们再看看曹操和刘备的性格。曹操性格开朗,作诗气冲云霄,慷慨激昂,令人激奋向前!其诗《观苍海》,《嵩里行》为千古之绝唱!今天我们读之犹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读《三国演义》,感触最多的是,诸葛亮怎么那么多的锦囊妙计,刘备怎么有那么多的眼泪。我看刘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哭丧者。这时有人可能认为刘备生性善良,其实不然,此为起阴险狡诈之故也。他深明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哭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第一次哭泣是在桃园结义之时,由此他得了两员愿意替其出生入死的兄弟。第二次哭泣是在张飞失徐州之时,其道出了“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服”的感慨。他哭泣原因有二:一为失去了徐州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二为他明白失了徐州现在已无法挽回,还不如趁机再拉近和关张之间的关系。第三次哭泣是在关云长斩颜良文丑袁绍欲迁怒于其,此为保住小命也。以后还有就是在汉中,夺人城池。最后就是在白帝城,其道出了当今最经典的遗嘱之一。当时情景如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渝!”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吾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节选〈三国演义〉)由该节可以看出,刘备此次哭泣,是为给诸葛亮加上金箍圈也,名为诸葛亮可以自立为主,实为令其不能簪越。原因何在呢?如果大家细心一定看到了这么一个细节,刘备向诸葛亮说起马谡不可以重用之时,令马谡且退。由此观之,刘备此时完全清醒,然而刘备对诸葛亮有心腹之盐述说之时,却没有挥退左右,明理人不难看出刘备的用意。当然,诸葛亮也不是傻瓜,因此,后来尽管刘禅很是无能,诸葛亮仍无二心。谈论完了刘备的哭泣技巧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刘备的为人了。

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的地位的时候了,就象文革以后,咱们也给刘少奇等人平反一样,咱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05
看《三国演义》——品曹操之奸雄

历史如同一位包含经验的“老者”,每一代人都试图在他的身上找到一些可以参考的东西,但他们所得到的永远是一段新的历史,一段新的经验。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看曹操这个人物,而他身上那独有的“奸雄”也正是耐人寻味之处。
曹操是三国时期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的记述,前者作为史书,对人物的评论是十分少的,作者并无太多的个人观点从著作中体现出来。而后者作为小说,则加杂了许多个人的见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遭受到作者不少的批判,并且给他加上了“奸雄”的称号,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但小说并不是简单的加以丑化,而是从众多的细节中反映出来,作品中写到曹操谋刺董卓未成,亡命东行,途中误杀吕伯奢家属,后又故意将计就计杀了吕伯奢。这点将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奸诈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曹操“奸诈”的一面相对照的是关羽的“忠义”。作者在作品中极力推崇刘备,关羽这一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明代,当时还是封建社会时期,思想仍停留在一味的推崇“忠孝仁义”的行为。而刘备,关羽作为与汉室正统有关的一些人,理所当然被人看作为正统,这样就得到了推崇。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无疑是篡位的另一种形式,自然而然地被作者所鄙弃。但作一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曹操的奸诈背后有着雄才伟略,关羽的忠义背后也有着刚愎自用。由此可见,并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物,只是多一些可赞之处,少一些可憎之处罢了。
曹操虽奸,而最终没有篡汉。一些人认为曹操这样的举动总算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线。而另一些人却认为这恰是奸诈的体现,原因是“其子曹丕篡汉后,追封曹操为武帝,曹操早有所料,故不亲自篡汉,以免后世骂名!”但事实上曹操生前说过:“吾若有幸当为周武王。”说明曹操在谋划篡汉之时仍不忘要得的名正言顺。这是曹操身上特别的一点。
曹操以“求贤若渴,骄傲自大,足智多谋”三点最为突出。这三点也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基础。
“求贤”是历代君王成就霸业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这一点也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独行其事之时,曹操不令人杀之,反而与之放行,实在是惜才爱才的表现。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拜访,竟赤着脚亲自去迎,这又是何等的屈尊求贤,难怪许攸为曹操所感,于是献计使曹操断袁绍之粮草,一举平定了河北,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宋贤有诗云:“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名明。”赤壁之战之所以乾坤逆转,其中一半是由于曹操的爱才,对黄盖的过于信任所至。纵观曹操求贤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成也因才,败也因才。从一定角度来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场著名的战役,竟都是由曹操求贤爱才所至,这一点的确耐人寻味。
“自负”是历代君王失败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也有所体现。赤壁之战兵败后,曹操狼狈不堪地逃走了。逃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此时还有几千名士兵。曹操见树木丛生山川险峻,仰面大笑曰:“周瑜无谋,孔明无智。若是吾用兵,在此埋下一军何如?”话未完,赵云杀出,曹军损兵过半。又逃至葫芦口,此时尚有近千名士兵,曹操又仰天大笑曰:“诸葛亮,周瑜虽有将才,而智不足也。若是吾用兵,在此埋下一军,纵然逃脱也不免重伤。”话未完,张飞杀出,曹兵混作一团。逃至华荣道,此时只有百余骑,曹操再次仰天大笑:“诸葛亮,周瑜虽足智多谋,吾笑其无能。若在次埋一伏兵,吾等皆束手就擒。”言未毕,关羽杀出……小说以曹操的三次仰天大笑,引出三次兵败,作者并没有直接加以评论,而是以士兵数的锐减,和曹操话语的细微变化体现曹操的自负,给人留下了充分的回味空间。在反复的品味中不禁让人觉得曹操的三次大笑显得是如此可笑,如同是在嘲笑自己的自大。曾有人这样说过:“骄傲自满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座陷阱是人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在此真的是很贴切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历史证明了曹操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自董卓以后,豪杰并起,曹操比袁绍则名微众寡,然而曹操却运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坐拥天时之利为成功之本,击败袁绍。巧用离间计瓦解韩遂与马超的信任,而平西凉之乱。调虎离山,汉中破张鲁。这些都是曹操雄才伟略的体现。作为一代豪杰,曹操有着独有的奸诈,更有着超凡的才智,正是由于这两点共同汇聚在曹操,才“赢得”了世人独特的评价“奸雄”。
《三国演义》中还贯穿有“尊刘抑曹”的思想,推崇刘备的“仁政”与批判曹操的“暴政”是小说中反映的主线之一。在历史上曹操的确是一个实行“暴政”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也被更深地刻画出来了。攻克徐州后屠杀徐州百姓,官渡之战时坑杀降卒,远征乌丸三郡时“屠柳城”。曹操的这些举动不犹让人感到有些冷血!而曹操之统一北方,诚有功于民,存鸿鹄之志,为社稷之事;千古烈士,确实敢当。然烈士非善士,攻黄巾,屠徐州,兴亡百姓苦,涂炭生灵。这亦是无奈之举。古之君王成大事者必劳民伤财,曹操欲要成霸业这也是必经之路。加以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特征,暴政非但没有让他处于劣势,反而在众人中取得了令人敬畏的声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一代“奸雄”,有生之年,与群雄逐鹿中原,有包举宇内、并吞四海之宏图。然志未完,命已去!子孙不过三代位又被司马所篡,此皆因果循环呼?非也,乃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耳。他,惟才是用,号召垦荒屯田;他,南征北战,率军横扫中原;他,智能超群,明察邪佞忠奸,曹操诚可谓是历史天空中一颗耀眼、璀璨之星辰!!(引用)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76622.html?fr=qrl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0-05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纵观中国历代君王,没有一位比得上曹操的。像这样一种文武全才,真的是百年难得一见。可是,很多人不是抓住曹操的才能来评价他,而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来谈论别人,说曹操篡汉,是汉贼,奸贼。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并非如此。

后人很多都说曹操的人品不行,很奸诈,很残忍,很自私,只是他们批评曹操的主要原因。的确,曹操是这样,但是,历代的君王哪个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就是曹操受到这种不公平的谴责呢?何况,曹操身逢国家分裂的乱世,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很正常的。

什么叫做奸诈呢?其实这只是敌人为了讽刺对方而创造的一个形容词。其实说好听点,换个角度看问题,这其实就是聪明,是智慧。在到处都是战争的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个领导者,一个将领,在内要治国,在外要剿灭反叛势力,不奸诈点,可以取得成功,取得胜利吗?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有智慧,有头脑。懂得使“奸”。

有史书记载,曹操攻取了城池以后,往往会屠民,这点说实在是不对的,但是,在封建社会,有哪个统治者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呢?后人只看到曹操残忍屠城的一面,那么又有没有看到他爱民的一面呢?有没有看到他与袁绍决战时为了不让百姓受苦,把白马的百姓迁到了官渡;有没有看到曹操把军队治理得与民秋毫不犯,这些,都是他仁慈的一面。可是,后人就只会向别人的痛处进攻,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肤浅!

说他自私,也许时因为传说中曹操曾经讲过“宁我负人,休人负我”这句话吧。可是,这并不是很可靠的事情,即使是有,你们能说自己心里没有一点私心吗?自私是罪吗?不是的。

曹操是一位很伟大的人,他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如曹操说的一样,假如没有了曹操,汉献帝时期不知道有几人称孤称王,正因为曹操的不懈努力,才使三分之二个中国统一了。有人说这是曹操太自以为是了,三国时期,即使没有他中国同样可以以这个速度同归晋朝。真的吗?除了曹操真的有这样的英雄吗?我认为已经没有了。孙策可以说是一位大英雄,有勇有谋有大志,他也有统一中国的志向,可惜,时不予人,这个年轻的将军在26岁时就英年早逝,可惜可惜!再有人说,不是还有孙权和刘备两个英雄吗?孙权的谋略用人的确不错,但是对于行军打仗还是不行的。况且,孙权有这种志向吗?没有,孙权只是一个保家的将军,他没有发展自己势力的想法,他但求自保就足够了。至于刘备,真的称得上英雄吗?虽然曹操一再强调刘备是个英雄,可是我却不以为然。不论是史书中的刘备还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除了爱哭博取同情外,就没有什么能耐了。试看看,刘备在得诸葛亮之前,自己带兵打仗,有智吗?有用过谋略吗?这就是他为什么屡战屡败的原因。可能有人要反驳我,不对,刘备当时兵微将寡,战败也是很正常的。是吗?这个可以作为理由吗?难道曹操刚出山的时候就兵多将广吗?曹操不也是只有少数兵力,但是他懂得如何招兵买马,如何行军打仗,如何壮大自己的军队。这是刘备一不如曹操,就是谋略。其二,在听取意见方面,刘备也略逊曹操一筹。曹操他很能采纳谋士们的意见,并且,他也有自己的主意,他采取建议时,是先讨论,后采取的。刘备有做到这点吗?刘备得了诸葛亮之后,就依赖着这位智圣,孔明说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自己一点好的提议也没有。但刘备也不是一直都做个木头人,他也决定过一次,就是出兵攻打孙权的那一次,他一意孤行,不听从赵云、诸葛亮等人的劝告。结果呢?有了决定蜀国命运的战争,在彝陵之战中,刘备把蜀国的主力军都给弄没了。试想想,这样的人是英雄?这样的人能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绝对不能!在战略眼光方面,刘备就更加不如曹操了。至于其他的袁绍、袁术、刘表等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

曹操究竟怎样有智慧呢?在文学方面,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观沧海》、《短歌行》……都是些脍炙人口的好诗,流传千古。政治方面,他把北部中国治理得国泰民安,实施的屯田制更是可以看出他深谋远虑的战略目光。军事方面的才能就有更多的证明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他的兵力与袁绍的兵力相差悬殊,处于极其不利的处境中,但是他任贤用能,制定谋略,广纳人言,终于以少胜多,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战争之一。他首先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假装进攻延津,实际授计于关羽等人援救白马,把袁绍的先头部队颜良大军打败,斩颜良首,挫败袁绍军队的锐气。接着袁绍的大将文丑连同刘备率军攻击曹操,此时曹操身边只有数百铁骑兵,周围的将领都劝曹操马上逃走,可是曹操并没有这样做。他把随军带的军用物品撒满于道路上,引诱文丑的军队,果真,文丑军都乱了,这时曹操下令出击文丑军,结果又获胜了,斩文丑。颜良、文丑可是袁绍手下最厉害的将军,可都被曹操用计斩了,足够显出他的用兵入神。战胜后他并没有骄傲,而是选择退兵,原因是兵力悬殊,曹操懂得要智胜,不能力取。他退到官渡坚守,在官渡,比在白马有利多了,官渡靠近曹操的都城,而袁绍的却离自己的基地越来越远,这一点对战争是很重要的,因为关系着军资的补给问题。曹操选择坚守等待时机的策略,一举击败了袁绍大军。这些都是曹操的军事才能。其实曹操用兵入神的实例并不止这么一点,而是有很多,像破马超的一战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其实曹操也有仁慈的一面,他往往会不计较敌将的反抗,不杀他们,反而收容他们,像张辽、张绣、张郃、文聘、陈琳等,都是如此,而且曹操对他们都很好。

很多人说曹操是汉贼而讨厌他,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曹操就一定要做臣子呢?为什么姓刘的就一定要做皇帝呢?王侯将相宁有种呼?刘家的江山不是也从秦朝那夺过来的吗?只要是个正常人,有谁愿意对别人屈膝弯腰的,有谁愿意对别人称自己是奴才,有谁愿意连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的?你愿意吗?肯定不愿意。曹操有的是才能,做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有何不可。国家的领导人就是应该有能者居之。

当然,曹操也有他的缺点,他的确有残忍的一面,有自私的一面,还有好色的一面,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评价他所应该注重的,我们应该抓住他的主要特点,主要功绩来评价他,这才是正确的。人无完人,人孰无过。纵观曹操的功绩、才能,是远远大于他的过错的,曹操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第3个回答  2007-10-05
看《三国演义》——品曹操之奸雄

历史如同一位包含经验的“老者”,每一代人都试图在他的身上找到一些可以参考的东西,但他们所得到的永远是一段新的历史,一段新的经验。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看曹操这个人物,而他身上那独有的“奸雄”也正是耐人寻味之处。
曹操是三国时期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的记述,前者作为史书,对人物的评论是十分少的,作者并无太多的个人观点从著作中体现出来。而后者作为小说,则加杂了许多个人的见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遭受到作者不少的批判,并且给他加上了“奸雄”的称号,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但小说并不是简单的加以丑化,而是从众多的细节中反映出来,作品中写到曹操谋刺董卓未成,亡命东行,途中误杀吕伯奢家属,后又故意将计就计杀了吕伯奢。这点将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奸诈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曹操“奸诈”的一面相对照的是关羽的“忠义”。作者在作品中极力推崇刘备,关羽这一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明代,当时还是封建社会时期,思想仍停留在一味的推崇“忠孝仁义”的行为。而刘备,关羽作为与汉室正统有关的一些人,理所当然被人看作为正统,这样就得到了推崇。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无疑是篡位的另一种形式,自然而然地被作者所鄙弃。但作一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曹操的奸诈背后有着雄才伟略,关羽的忠义背后也有着刚愎自用。由此可见,并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物,只是多一些可赞之处,少一些可憎之处罢了。
曹操虽奸,而最终没有篡汉。一些人认为曹操这样的举动总算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线。而另一些人却认为这恰是奸诈的体现,原因是“其子曹丕篡汉后,追封曹操为武帝,曹操早有所料,故不亲自篡汉,以免后世骂名!”但事实上曹操生前说过:“吾若有幸当为周武王。”说明曹操在谋划篡汉之时仍不忘要得的名正言顺。这是曹操身上特别的一点。
曹操以“求贤若渴,骄傲自大,足智多谋”三点最为突出。这三点也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基础。
“求贤”是历代君王成就霸业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这一点也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独行其事之时,曹操不令人杀之,反而与之放行,实在是惜才爱才的表现。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拜访,竟赤着脚亲自去迎,这又是何等的屈尊求贤,难怪许攸为曹操所感,于是献计使曹操断袁绍之粮草,一举平定了河北,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宋贤有诗云:“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名明。”赤壁之战之所以乾坤逆转,其中一半是由于曹操的爱才,对黄盖的过于信任所至。纵观曹操求贤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成也因才,败也因才。从一定角度来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场著名的战役,竟都是由曹操求贤爱才所至,这一点的确耐人寻味。
“自负”是历代君王失败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也有所体现。赤壁之战兵败后,曹操狼狈不堪地逃走了。逃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此时还有几千名士兵。曹操见树木丛生山川险峻,仰面大笑曰:“周瑜无谋,孔明无智。若是吾用兵,在此埋下一军何如?”话未完,赵云杀出,曹军损兵过半。又逃至葫芦口,此时尚有近千名士兵,曹操又仰天大笑曰:“诸葛亮,周瑜虽有将才,而智不足也。若是吾用兵,在此埋下一军,纵然逃脱也不免重伤。”话未完,张飞杀出,曹兵混作一团。逃至华荣道,此时只有百余骑,曹操再次仰天大笑:“诸葛亮,周瑜虽足智多谋,吾笑其无能。若在次埋一伏兵,吾等皆束手就擒。”言未毕,关羽杀出……小说以曹操的三次仰天大笑,引出三次兵败,作者并没有直接加以评论,而是以士兵数的锐减,和曹操话语的细微变化体现曹操的自负,给人留下了充分的回味空间。在反复的品味中不禁让人觉得曹操的三次大笑显得是如此可笑,如同是在嘲笑自己的自大。曾有人这样说过:“骄傲自满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座陷阱是人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在此真的是很贴切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历史证明了曹操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自董卓以后,豪杰并起,曹操比袁绍则名微众寡,然而曹操却运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坐拥天时之利为成功之本,击败袁绍。巧用离间计瓦解韩遂与马超的信任,而平西凉之乱。调虎离山,汉中破张鲁。这些都是曹操雄才伟略的体现。作为一代豪杰,曹操有着独有的奸诈,更有着超凡的才智,正是由于这两点共同汇聚在曹操,才“赢得”了世人独特的评价“奸雄”。
《三国演义》中还贯穿有“尊刘抑曹”的思想,推崇刘备的“仁政”与批判曹操的“暴政”是小说中反映的主线之一。在历史上曹操的确是一个实行“暴政”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也被更深地刻画出来了。攻克徐州后屠杀徐州百姓,官渡之战时坑杀降卒,远征乌丸三郡时“屠柳城”。曹操的这些举动不犹让人感到有些冷血!而曹操之统一北方,诚有功于民,存鸿鹄之志,为社稷之事;千古烈士,确实敢当。然烈士非善士,攻黄巾,屠徐州,兴亡百姓苦,涂炭生灵。这亦是无奈之举。古之君王成大事者必劳民伤财,曹操欲要成霸业这也是必经之路。加以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特征,暴政非但没有让他处于劣势,反而在众人中取得了令人敬畏的声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一代“奸雄”,有生之年,与群雄逐鹿中原,有包举宇内、并吞四海之宏图。然志未完,命已去!子孙不过三代位又被司马所篡,此皆因果循环呼?非也,乃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耳。他,惟才是用,号召垦荒屯田;他,南征北战,率军横扫中原;他,智能超群,明察邪佞忠奸,曹操诚可谓是历史天空中一颗耀眼、璀璨之星辰!!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76622.html?si=1

第4个回答  2007-10-08
看《三国演义》——品曹操之奸雄

历史如同一位包含经验的“老者”,每一代人都试图在他的身上找到一些可以参考的东西,但他们所得到的永远是一段新的历史,一段新的经验。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看曹操这个人物,而他身上那独有的“奸雄”也正是耐人寻味之处。
曹操是三国时期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的记述,前者作为史书,对人物的评论是十分少的,作者并无太多的个人观点从著作中体现出来。而后者作为小说,则加杂了许多个人的见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遭受到作者不少的批判,并且给他加上了“奸雄”的称号,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但小说并不是简单的加以丑化,而是从众多的细节中反映出来,作品中写到曹操谋刺董卓未成,亡命东行,途中误杀吕伯奢家属,后又故意将计就计杀了吕伯奢。这点将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奸诈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曹操“奸诈”的一面相对照的是关羽的“忠义”。作者在作品中极力推崇刘备,关羽这一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明代,当时还是封建社会时期,思想仍停留在一味的推崇“忠孝仁义”的行为。而刘备,关羽作为与汉室正统有关的一些人,理所当然被人看作为正统,这样就得到了推崇。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无疑是篡位的另一种形式,自然而然地被作者所鄙弃。但作一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曹操的奸诈背后有着雄才伟略,关羽的忠义背后也有着刚愎自用。由此可见,并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物,只是多一些可赞之处,少一些可憎之处罢了。
曹操虽奸,而最终没有篡汉。一些人认为曹操这样的举动总算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线。而另一些人却认为这恰是奸诈的体现,原因是“其子曹丕篡汉后,追封曹操为武帝,曹操早有所料,故不亲自篡汉,以免后世骂名!”但事实上曹操生前说过:“吾若有幸当为周武王。”说明曹操在谋划篡汉之时仍不忘要得的名正言顺。这是曹操身上特别的一点。
曹操以“求贤若渴,骄傲自大,足智多谋”三点最为突出。这三点也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基础。
“求贤”是历代君王成就霸业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这一点也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独行其事之时,曹操不令人杀之,反而与之放行,实在是惜才爱才的表现。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拜访,竟赤着脚亲自去迎,这又是何等的屈尊求贤,难怪许攸为曹操所感,于是献计使曹操断袁绍之粮草,一举平定了河北,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宋贤有诗云:“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名明。”赤壁之战之所以乾坤逆转,其中一半是由于曹操的爱才,对黄盖的过于信任所至。纵观曹操求贤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成也因才,败也因才。从一定角度来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场著名的战役,竟都是由曹操求贤爱才所至,这一点的确耐人寻味。
“自负”是历代君王失败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也有所体现。赤壁之战兵败后,曹操狼狈不堪地逃走了。逃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此时还有几千名士兵。曹操见树木丛生山川险峻,仰面大笑曰:“周瑜无谋,孔明无智。若是吾用兵,在此埋下一军何如?”话未完,赵云杀出,曹军损兵过半。又逃至葫芦口,此时尚有近千名士兵,曹操又仰天大笑曰:“诸葛亮,周瑜虽有将才,而智不足也。若是吾用兵,在此埋下一军,纵然逃脱也不免重伤。”话未完,张飞杀出,曹兵混作一团。逃至华荣道,此时只有百余骑,曹操再次仰天大笑:“诸葛亮,周瑜虽足智多谋,吾笑其无能。若在次埋一伏兵,吾等皆束手就擒。”言未毕,关羽杀出……小说以曹操的三次仰天大笑,引出三次兵败,作者并没有直接加以评论,而是以士兵数的锐减,和曹操话语的细微变化体现曹操的自负,给人留下了充分的回味空间。在反复的品味中不禁让人觉得曹操的三次大笑显得是如此可笑,如同是在嘲笑自己的自大。曾有人这样说过:“骄傲自满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座陷阱是人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在此真的是很贴切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历史证明了曹操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自董卓以后,豪杰并起,曹操比袁绍则名微众寡,然而曹操却运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坐拥天时之利为成功之本,击败袁绍。巧用离间计瓦解韩遂与马超的信任,而平西凉之乱。调虎离山,汉中破张鲁。这些都是曹操雄才伟略的体现。作为一代豪杰,曹操有着独有的奸诈,更有着超凡的才智,正是由于这两点共同汇聚在曹操,才“赢得”了世人独特的评价“奸雄”。
《三国演义》中还贯穿有“尊刘抑曹”的思想,推崇刘备的“仁政”与批判曹操的“暴政”是小说中反映的主线之一。在历史上曹操的确是一个实行“暴政”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也被更深地刻画出来了。攻克徐州后屠杀徐州百姓,官渡之战时坑杀降卒,远征乌丸三郡时“屠柳城”。曹操的这些举动不犹让人感到有些冷血!而曹操之统一北方,诚有功于民,存鸿鹄之志,为社稷之事;千古烈士,确实敢当。然烈士非善士,攻黄巾,屠徐州,兴亡百姓苦,涂炭生灵。这亦是无奈之举。古之君王成大事者必劳民伤财,曹操欲要成霸业这也是必经之路。加以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特征,暴政非但没有让他处于劣势,反而在众人中取得了令人敬畏的声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一代“奸雄”,有生之年,与群雄逐鹿中原,有包举宇内、并吞四海之宏图。然志未完,命已去!子孙不过三代位又被司马所篡,此皆因果循环呼?非也,乃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耳。他,惟才是用,号召垦荒屯田;他,南征北战,率军横扫中原;他,智能超群,明察邪佞忠奸,曹操诚可谓是历史天空中一颗耀眼、璀璨之星辰!!(引用)
曹操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这本书可以参考。当然,曹操也有他的缺点,他的确有残忍的一面,有自私的一面,还有好色的一面,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评价他所应该注重的,我们应该抓住他的主要特点,主要功绩来评价他,这才是正确的。人无完人,人孰无过。纵观曹操的功绩、才能,是远远大于他的过错的,曹操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76622.html?fr=qrl3

评价曹操,结合三国演义的故事来说
有的人认为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亲曹嵩报仇,曾经血洗徐州和从雍、凉逃难来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战争是残忍,而百姓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军阀之间征战的牺牲品。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泗水流之不畅’(《后汉书·陶谦传》)...

为什么《三国演义》小说中对曹操的刻画这么偏激?
不少读者认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刻画太过偏激,把曹操写得太坏、太奸诈了,他甚至被称为“奸绝”。其实,《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刻画,并没有太过偏激,一些小地方对曹操的评价可能不太友好,但整体上还是很客观的。何谓客观?就是既批判曹操的罪过,也肯定曹操的功劳,不会一味地去夸赞,也不会...

曹操的评价
郭老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曹操)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的一大歪曲。”“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在今天,要替他恢复名誉”,并指出“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大...

...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我要真实的,不要《三国演义》里面的评价_百度知 ...
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

评价曹操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

三国演义里对曹操的评价
东汉诗人,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里个人很欣赏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一)镇压起义,充当屠夫。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

影视中的曹操与史实中的曹操有何不同?
一九五九年,在郭沫若同志提出“为曹操翻案”之后,学术界就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以后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也一直不断。争论各方都承认,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是,对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谁能写出<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曹操的评论?
人言:曹操乃乱世之奸雄。从《三国演义》中得知之事并不仅仅于此。曹操之才也不在众人之下。他少时曾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明孔、孟之道,知管、乐之谋,他呕心沥血20年 ,精心撰写《孟德新书》,其中之妙,一言难尽,远不在《孙子兵法》之下啊。曹操之智谋远不在众智郎话下。"望梅止渴"的千古...

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很显然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 这一艺术形象的巨大成功, 掩盖了曹操的本来面目。加之在历代戏剧发展中“阴险奸黠”的白面奸臣的曹操形象便在世国中扎下了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清人魏裔介在《三国问答序》中指出:“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