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正史中,不是不显眼,而是“演义”的光芒太甚,相比之下落差很大,所以会有赵云“正史”碌碌无为的错觉;实际上,赵云能官至镇东将军,能与关张马黄并列一传,不再需要其他理由,就已经足够证明赵云是一代名将了;而且,陈寿在给这些人立传的时候,审核的标准都非常严格,他不会无缘无故的浪费纸笔,去给那些碌碌无为的人立传;能在“三国志”中立传的人,都是当世的“人杰”,常人不可比拟;
为什么在陈寿的笔下,赵云不够显眼呢?实际上不是赵云不够显眼,而是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威猛形象,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了;正是因为他在“演义”中太显眼了,所以,在我们的下意识中,对赵云的期望,远高于其他的将领;当我们看到“三国志”中的赵云,实际上能拿得出手的战绩,仅仅只有几场而已,与我们记忆中的赵云相比差之甚远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失望感;故而使得赵云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导致了“不显眼”的疑问;
比如,我们看“三国志”,看“霍峻传”,霍峻一生的表现也不是很多,只有坚守葭萌城一战,仅此而已;当我们在正史中看到霍峻此次战役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觉得,霍峻这人很厉害,非常了不起;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之前大家对霍峻的了解不是很多,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有霍峻这么一人物;当我们突然看到霍峻有如此战绩的时候,对他的好感度,就会突飞猛涨,就会感觉他特别特别的厉害;这就是前后的“落差”所致;
那么!正史中的赵云表现究竟如何呢?有哪些战绩支撑?能否称为一代“名将”呢?
当你忘记了“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再来看我列举出来的赵云战绩,你会发现,赵云在正史中,也是一代名将,与关张马黄并列一传,实至名归,不存在不显眼;
先看陈寿的总评
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陈寿在评价赵云、黄忠的时候,把二人比作刘备的左膀右臂,其作用相当于汉朝的开国功臣灌婴、夏侯婴;这段评价是非常高的;
起初,赵云追随刘备,刘备让他统领骑兵;初随刘备,就能享受如此待遇,与关、张二人分统部曲,说明赵云的实力,在早期已经得到了刘备的肯定;
刘备投奔袁绍后,关、张二人皆不在彼,唯有赵云在刘备身旁,助其谋划脱离袁绍,投靠刘表;原文如下
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
长坂坡刘备丢妻弃子溃逃,赵云孤身一人,投北而走,救得后主刘禅归来;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板,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参考《三国志·赵云传》
起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倾之,云至。
赵子龙长坂坡之战,虽不及“演义”中七进七出的戏份精彩;但能在刘备丢妻弃子溃逃之际,独自一人投北,救出后主刘禅以及后主母甘夫人,赵子龙之胆略,名垂千古一点都不为过;
赵云在正史中,也有两扶幼主的记录,孙尚香带走刘禅的时候,也是赵云、张飞抢回来的;
刘备攻打刘璋,赵云的功劳不小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参考《三国志·赵云传》
诸葛亮驰援益州的战役中,张飞、赵云二人为主要先锋大将,所过之处,皆是攻无不克;到江州后,诸葛亮还分派赵云独自统军,两面夹击,会师成都;
刘备拿下成都,准备把城内的宅院、屋舍以及城外的园地、桑田都赏赐给诸军将士,被赵云极力劝阻;
接下来,是赵云最经典的一场战役,汉水大战
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冀在云围内,冀欲闭门据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
赵云领数十轻骑出营迎视黄忠等人,不想正值曹操扬兵大出,与赵云相遇;赵云只有数十亲随,面对曹操的大队军马,并无半点惧怯,大破敌人阵脚,杀散大队敌军,且斗且走,冲出重围;曹魏士兵散而复合,部将张著身受重伤,未能突出包围,赵云再度冲入重围,救出张著,奔走至大营;张冀在赵云营寨,准备闭门坚守,抵抗曹魏大军;赵云不以采纳,下令大开寨门,偃旗息鼓,用“伏兵”迷惑敌军;曹魏军士追至营门,见营门大开,以为有伏兵,故引兵退却;赵云瞅准时机,以劲弩射住敌军后方阵脚,曹魏兵士见后方阵脚大乱,以为真有伏兵杀出,不战自败,践踏堕水者不计其数;
赵云的汉水一战,将其勇武胆略、战术奇谋、临场应变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次战役表现,不难看出赵云的大将之风;
关羽没于荆州,刘备怒气冲天,准备大举伐吴,唯有赵云直言不讳,力谏刘备;此次建议,虽不被采纳,但能看出,赵云的军事全局战略观,非同小可;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三国演义》中是名震四方的猛将赵子龙,为何在正史中却如此的不...
赵云在正史中,不是不显眼,而是“演义”的光芒太甚,相比之下落差很大,所以会有赵云“正史”碌碌无为的错觉;实际上,赵云能官至镇东将军,能与关张马黄并列一传,不再需要其他理由,就已经足够证明赵云是一代名将了;而且,陈寿在给这些人立传的时候,审核的标准都非常严格,他不会无缘无故的浪费...
为什么赵子龙在三国演义中是名震四方的大将,在正史中却默默无闻?
在演义中,很明显他也是名震四方的大将,但在正史中,除了蜀国外,他的名字可能他人未曾听过。
在《三国演义》里面名震四方的赵云,在正史中却非常不显眼是为什么?
《三国演义》属于艺术作品,为了情节引人入胜,存在大量虚构内容;正史作为纪实性作品,相对全面,质朴,真实。常山赵子龙一杆银枪震天下,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对他十分喜爱,一人一马与百万人中救了刘阿斗的性命,一生忠心耿耿武艺超群,在三国演义中是不折不扣名震四方的猛将,但是...
赵云也是五虎将之一,为何刘备会说赵云不可重用?
1、刘备疑心赵云我们可以看出赵云对蜀汉是忠心耿耿的,但刘备却在无时无刻的提防他,想当年他长坂坡七进七出名震天下,各路诸侯都知道刘备手下有一位名为赵子龙的骁将,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备认为赵云功劳太大了,所以需要打压,这也是帝王的制衡之术。赵云在蜀汉一直担任的职位都不高,所以让人家...
历史上,赵云英勇善战,为什么斩杀的都是二流武将?
再则就是赵云本身的战力有限。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且作者较偏爱刘备,反对曹操。但是他题材仍是文学,而这要求采用部分历史,来源于实际。所以在一定的方向上还是得尊重史实条件的,所以他的战绩基本上都是事实,没有太大的偏差。因为在历史之中,即在正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的确确也没有杀过一流...
求..一篇关于赵云 赵子龙的介绍和对其见解~
前面说过,历史上的赵云的武艺和威名并不是最突出的。对于 杀疆场的武将来说,这毕竟是美中不足之处。罗贯中为了把自己心目中的这个英雄人物塑造得更为高大,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演义》中的赵云的武勇得到充份的渲染。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首次出场,就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当公孙瓒在盘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
后世是怎么评价赵云的?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他一生中与他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名将则更少,就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与...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以及大多数武将对赵云是什么态度?
演义中,张郃以及大多数武将对于赵云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熟视无睹这一阶段的赵云,初出江湖,名声不显,所以大多数武将,对于赵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观感,只是把赵云当作一个普通的武将而已。赵云的第一次出场,发生在磐河之战中。当时文丑冲进公孙瓒军阵,大杀四方,无人能敌,把公孙瓒追得狼狈不堪,...
《三国演义》后期,有人说文鸯勇武堪比赵云赵子龙。你认同吗?
文鸯字次骞,谯郡人,曹魏大将文钦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武勇过人,曾单骑退雄兵,在魏军中七入七出,杀敌无数,最后全身而退。 可以说,文鸯是三国后期的第一猛将。因此,很多人说文鸯的武勇堪比一身是胆的赵子龙。 先看赵云的战绩: 在长坂之战时,赵云保护刘备家人,在乱军之中,被曹军冲散。赵云为了寻找刘备...
抛开三国演义,历史上的赵云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赵云,原因正在于此,一个人若能不因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始终坚守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这种人,为何不能信任看 因此,当刘备兵败当阳之时,有人言,云已北去,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三国演义里写的更通俗易懂: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刘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