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宫殿布局的特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以北京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雄伟、堂皇、庄严、和谐,体现着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小到坐在大殿飞檐上的吻兽、房檐的瓦当图案,大到整个宫殿群的布局、各殿的位置,都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显示着古代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但是,透过这个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威严的建筑形式,其最终反映出的却是古人对上天的敬畏。“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故宫,连同它周围的几个重要建筑,如太庙和社稷坛在内,都是按《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都的营建原则严格安排的。 《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末期,被人收于《周礼》一书中,所以叫《周礼·考工记》,它是春秋末期齐国人记录有关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分别对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诸器等制作做了详细的记载。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部分,用现在的词来恰当地形容说,就是当时的“建筑规范”。《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前朝,即是指皇城的前半部分,为外廷,也就是朝廷,是帝王勤政之所;后市,就是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皇城的商业贸易之地;左祖,就皇宫左前方安排的皇家祭祖的太庙。右社,就是皇城右前方安排的皇家祭神的地方,也就是社稷坛。明、清两代,每逢新帝登基,或亲政、大婚,加尊号、徽号,万寿、册立以及凯旋、献俘、奉安梓官,每年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及岁暮大袷(袷,xiá,读“匣”。即大飨:古代一种祭礼。古代帝王诸侯集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举行合祭大礼。)等大事,均需告祭太庙。古代帝王自称“天子”,自认为受命于天,凡事都是在“替天行道”。他们认为代表社稷的土地和五谷是国家的基础,因此,皇帝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都要在社稷坛举行大祭,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国事活动,也要举行社稷大典。“顺应天意”祭祀不仅种类名目繁多,而且祭祀前皇帝都要沐浴更衣,有的祭祀要提前几天进行斋戒以表对上天的敬畏和虔诚。从古代帝王对待祭祀的虔诚态度上看,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是天的儿子。在人间,他们的权力虽然至高无上,但最终还是要听从上天的旨意,其言行要符合天意,而且还要时常反省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合天意,致使民生怨愤,动摇了江山根基。就连大臣们上书向进谏皇帝的时候,都是经常提醒皇帝要上顺天意,下达民心,遵从古训,克己勤政。几千年来,无论哪个朝代的帝王在建造他们的宫殿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按照上天的旨意来建造自己的“家”。因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形式和布局几乎雷同,即使此朝与彼朝有一些区别,也都是在细节上有些不同。因为,在这些帝王的心里,“天道”是不能改变的。其实,不只中国古代皇帝的宫殿建筑体现了古人对上天的敬畏,其他古代建筑也都体现了古代人对上天的敬畏、对神鬼的信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第一,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总体布局和规划,建筑的高低起伏的变化。大组群的建筑形象,犹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
第二,单体建筑的艺术加工。对单体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的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
第三,建筑的室内装修。建筑的室内装修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或奢侈繁细,或质朴简洁,亦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体现于墙体、屋面、柱、门窗,以及最能反映古代建筑色彩特点的建筑彩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