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请结合论语八则)

如题所述

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的一句话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释义: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文章简介: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02
《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说过“人不知而不愠”。这应当是在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所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式。一个人如果自认为很有才学、才干,却没有被社会发现、没有被领导看重,心里一般都会很委屈、憋闷,感觉怀才不遇,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极表现。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可以说太多了。如果不因为怀才不遇而不高兴,一直泰然处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不是有乐观的态度就可以做得到。有了这样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也一定能够表现出极好的风度。而具有这样极大胸襟和气度,表现出这样极好风度的人,在孔子看来当然是已经达到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选取了《论语》的这段内容,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的一句话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释义: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白话释义: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在《论语》中认为正确态度的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釆取的正确态度...
《论语》第一篇“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指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因此当他人不理解或误解自己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抱怨他人,并且应该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多为他人利益着想,这才是君子应有的气度。(从“这段话”到“气度”均摘自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曹金洪主编的《论语》)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

...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___,___.阐述当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
《论语》中当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阐述当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

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用论语里的话怎么说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了解他人的句子我没啥印象,非要找一句的话,【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

...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用孔子名言回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当遭到人们不理解时,能够做到不生气不怨恨,也是一种君子的行为.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是,孔子认为因采纳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呼”“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不了解别人。

借用《论语》中孔子说过一句话说说:当别人不了解你,甚至误解你的事或...
孔子告诫我们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误会了别人。 “知”还可以解释为“理解”。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