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都包括哪几个省?包括陕西吗?

更确切的说包括西安吗?谢谢
我有几个朋友总说他们河南安徽才是中原,陕西根本不算,古时候是西域现在是西北,我很是不信,网上查了一下,也是说法不一,真想不通,那到底西安(也就是十三朝古都长安)算是什么?当时的汉唐盛世难道是塞外繁华?希望有识之士能提供权威的答案?

中原地区的核心区:以秦、晋、豫三省的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即黄河中游地区。

中原地区的外延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北界晋北、陕北、冀北一带,南至豫南、鄂北、徽北、苏北一带,东到鲁西,西至陇右,这一被考古和历史文献所证明。

古人云:关中长安者,中原之龙首也。西安当然属于中原。

河南人所说的中原实际上是当代狭义的小中原,和历史上的大中原概念是不一样的!

古代中原的定义:

北齐史学家魏收《魏书 匈奴刘聪》载: 魏文奄有中原;唐史学家杜佑《通典》曰:魏武据中原;《宋史 州郡志》曰:魏氏尤得九焉。即三国时期,曹魏所占据的领土中心地带就是中原地区。这个区域包括豫、陕、晋、冀的大部,以及京津鲁皖苏鄂甘宁8省市的局部地区。

1.北界——北京、陕西榆林、山西太原、河北张家口

《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北京以南即中原)

明《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明三镇为今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三边镇,属于陕西行省)

金《过晋阳故城书事》:“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晋阳故城乃今山西太原,历史上被视为为中原北门)

元《岭北行》:“中原南北限西岭,野狐高出大庚顶”(西岭指大马群山,野狐即张北境内野狐岭)。

2.南界——秦岭山脉及桐柏山、河南信阳、

《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山脉及淮河源头的桐柏山之南,秦岭、桐柏之北的长安、洛阳一带就是中原。)

《文渊阁四库全书》58卷:“今中原南自安申,西及秦凤,沿边数千里,并建两界守戍之所”。(安、申二州位于桐柏山区的湖北安陆、河南信阳一带;秦、凤二州位于甘肃、陕西两省接壤的秦岭西段山区)

3.东界——江苏宿迁、徐州

《登楚州城》:”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楚州,今江苏淮安;楚州西为宿迁)

《隰西草堂诗文集》:“徐州西控汴洛,中原之门户;东引江淮,漕运之咽喉。”

4.西界——甘肃天水、陕西凤州、宁夏固原

《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前军临渭水之西……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意味着入寇中原) 

《文渊阁四库全书》58卷:“今中原南自安、申,西及秦、凤,沿边数千里,并建两界守戍之所”。(秦州位于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凤州位陕西宝鸡凤县)

《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明三镇为今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三边镇,隶属陕西行省)

《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之南,秦岭之北即中原。)

民国中原的定义: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古今地名辞典》中对中原的定义为:对于边境和蛮夷而言的地区。在今河南、山东西部、直隶、山西南部、陕西东部,皆古所谓中原之地也。即周时王畿及汉族诸侯封地也。

1935年《高级中学史国本》对于中原的定义:“是当日之所谓中原者,不外今山西南部、陕西中东二部、山东西中二部及河南中北二部而已。”

现代中原的定义:

1.广义(大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包含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河南大部、河北中南部以及山东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一带。中原地区的范围:北界晋北、陕北、冀北一带;南至秦岭-桐柏山-淮河一线;东到鲁西、苏西北;西至陇东南、宁夏南部。

2.狭义(小中原=中原经济区):河南本省及毗邻区域,大致范围等于中原经济区范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07
中原的定义有很多说法,现在的中原一般指河南。古代最早的中原指山西南部,河南大部,陕西东部。
现在中国有六大区域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中原应该指中南中的华中,大概主要就是河南省了。河南在中国的交通地位无可比拟。
西安在汉唐盛世时之所以成为首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恰恰是有点靠近边塞。原因很简单,汉唐国力强盛,可以控制西北边防的稳定。就像明朝朱棣迁都北京一样,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边疆的稳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15
中原六省:豫(河南)、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苏(江苏)、皖(安徽)。
至于陕西,陕西(及关中)在地理划分属西北地区,地域上为三秦之地,文化上则属三秦文化,不属于中原地区,亦不属于中原文化。
中原定义: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的“中原”则包括河南省大部,苏皖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等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若词意扩大或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整个北方地区或中国。
《中国通史》:“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太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
中原地区的演变:
中原,先秦之时被称为“中国”,秦汉后逐渐形成地理文化概念,与后世范围一致;历史上,河东(晋南)、河内(安阳周边)、河南(洛阳、嵩山地区)、山东定陶(陶丘)都有“天下之中”的说法,这四地中间就是早期“中国(中原)”的大致范围。
《史记·货殖列传》:
昔唐人都河东(平阳),殷人都河内(安阳),周人都河南(洛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定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战国策·秦策》:“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
《史记》:“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此处指鲁国。
《春秋繁露》:“先卒四五年,中国内乖,齐、晋、鲁、卫之兵分守,大国袭小。诸夏再会陈仪(今山东聊城),齐不肯往。吴在其南,而二君杀,中国在其北,而齐卫杀其君。”
宋《容斋随笔·周世中国地》:
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里考之,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地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京东有菜、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亦用夷礼。邾近于鲁,亦曰夷。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先秦时,关中所在为雍州“西土”,不属于“中国(中原)”范围。
《史记·秦本纪》: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陕西及关中地区历史沿革:
陕西及关中地理划分上属于西北地区,地域上属于三秦之地,文化上则属于三秦文化。
三秦之地:
三秦是指秦朝灭亡后,项羽三分过去的秦国之地,故称三秦;到了近代,三秦泛指陕西所辖的关中、陕北、陕南地区。
三秦文化:
三秦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农为本的农业文明,即注重实用的功利主义、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三秦文化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人文背景及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产生出具有一致性的地域文化。
早期九州划分,陕西所在为雍州“西土”,部分属于梁州;商周之时,周人同样以“西土”之人自居,先秦至后世典籍这类记载有很多;两汉之后到隋唐,陕西关中地区常与陇右合称“关陇”,地理上属于西北;两宋之后到明清、民国,包含关中在内的陕西常与甘肃(包括宁夏)并称“陕甘(或陕甘宁)”,地理上同属于西北。到了近代,陕西在地理划分上依旧属于西北地区,现在当地还有许多以西北命名的企业单位,如:西北电力、西北建设集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等。
另关中与中原关系,古人已有论述。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职方总部艺文》:
关中之地,北控河朔,南挈荆楚,东面足以临中原,四塞以为固,天府之国者也。中原以四达之郊,坐九围之冲。春秋之盟会聚于此,列国之战争聚于此,鸿沟之画界,刘项之遗迹也。官渡之相持,袁曹之已事也。雍丘之镇,滑台之争,南北视为胜负焉。虽守则险要之无凭,而战则搏击之最便者。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第120卷》:
《春明梦馀录》:其后,既定中原,复以汴梁为北京,以临濠为中都,逮平陕西,欲置都关中,后以西北重地,非自将不可,议建都于燕,以鲍频力谏而止。
《刘壮肃公奏议·卷一》:
其守潼关李成先一军,论目前地势贼情,似可调归北路。潼关尚有马德昭六营,堪资扼守。如当紧急,臣必随时派兵策应,以保中原门户。河南抚臣李鹤年久镇中州,素关大局,应请饬下李鹤年,仍将李成先一军调回北地,照旧归宋庆统领节制,以厚兵力。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洪武元年,从达取中原,克汴梁,守御河南。冯胜取陕州,请益兵守潼关。达曰:「无如兴者。」遂调守之。潼关,三秦门户,时哈麻图据奉元,李思齐、张思道等与为犄角,日窥伺欲东向。
《清史列传选·左宗棠》:
初意南人用之西北非宜,祗可多挑营官、哨长之才。入秦后,将陜、甘见存兵勇分别汰留,而匀拨胆技稍优弁勇充当亲兵护哨,编列成营,以倡其勇敢之气;庶臣粮可资节省,陜、甘饥军渐有位置。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先清腹地。
潼关,来自于百科:
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第3个回答  2020-09-15
陕西不属中原,陕西在古代属于西戎或者西土。
中原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西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以及湖北北部。
第4个回答  2020-06-16
中原指的是河南大部分,山东西南部,山西和河北南部,安徽 江苏和湖北北部。核心地区是洛阳至开封一带。

我还以为“中原”包括陕西省在内,今天上网一查,原来“中原”并不包括...
陕西省分为三个地区嘛,关中、陕南、陕北。 如果硬要套也就只能说关中地区是中原文化..陕南属于秦楚文化,陕北属于塞外文化。详情参见百科。从文化角度来说,陕西话,中国西北地区代表性的方言之一。本词条所指的陕西话是狭义的陕西话,即关中话或关中方言,是以西安话为代表,主要分布于陕西中部、甘肃东...

古代中原是现在的哪几个省
1、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2、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3、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文明的发祥地,是华...

中原是指哪几个省?
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

中原三省指的是哪几个省?
1. 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原三省”指的是河南、陕西、山西这三个省份。2. 除了河南、陕西、山西,中原地区在历史上还包括了山东、河北、湖北等部分。3. 中原在历史上通常指的是包括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及山东一部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视为华夏民族的摇篮。4. 随着时间的...

中原三省是哪三省
中原三省是: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1、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大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

中原指哪几个省
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

古代中原是现在的哪几个省
1. 古代中原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2. 中原,亦称华夏、中土、中州,通常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相区别时,中原也被广泛用来指代整个中国。3. 中原的含义原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被视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华夏民族的摇篮,并逐渐成为以汉族为中心的...

中原地区哪几个省
中原地区涵盖五个省份,分别是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河南省。1. 陕西省:别称“陕”或“秦”,行政中心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陕西省地形以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为主,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2. 山西省:简称“晋”,行政中心太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与河北相邻,...

中原指的是哪几个省份
中原指的是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及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最早的中原,指的是河南及周边地区,夏朝商朝都以此地为统治核心,因此此时的中原地区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了临近省份的部分县市。

中原地区包括哪些省
中原地区包括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1、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2、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