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理需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顿悟是智慧,渐修是实践,光有智慧没有实践,也只是妄想,无法成佛,只有在开悟之后,加以修行,一步一个阶梯,才能去除心中无明习性,离妄得真,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天地形成非一日所成,成佛,回归本质也一样,也需要时间,长短因人的根器利钝而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8
道理可以顿悟,见惑思惑可以顿除,但是要有所成就则需要渐修,逐步的去除累生累世的习气
第2个回答  2012-02-28
道理可以马上明白,但是事情需要'一步步来作

佛说:“理需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是什么意思?
“楞严经”说:‘理属顿悟,乘悟并销。’就是说,彻悟时,什么习气都消尽了。后来人依此理说,禅宗只到六祖为止,后面不算宗,只算教了。为什么呢?后面禅宗行人都讲顿悟渐修了,顿悟其理,渐修其事,有渐次就是教了。‘理属顿悟,乘悟并销’,‘事则渐除,因次第尽’。教上分顿悟、渐修...

佛说:“理需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是什么意思?
顿悟是智慧,渐修是实践,光有智慧没有实践,也只是妄想,无法成佛,只有在开悟之后,加以修行,一步一个阶梯,才能去除心中无明习性,离妄得真,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天地形成非一日所成,成佛,回归本质也一样,也需要时间,长短因人的根器利钝而定。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彻悟时,什么习气都消尽了。遇到事情出现还是不能马上断除恶习,于是只能一步步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直至完全去除恶习。出自——《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句话是说一些事情晓悟道理那么就会看开了,没有那种纠结的心态,趁着感悟的时候消除自己原先不好的...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什么意思
理解真理时,相应的烦恼会随之消除;但世间烦恼并非一下子就能除去,需要逐步逐一克服。出自——《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句话是说,有些事情道理明白了,就没有那么纠结了,心态会变好。世间烦恼并不是一下子都能解决的,需要一步步来。《楞严经》是著名的...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什么意思
理则顿悟:指的是在理解或领悟某个道理时,可以立刻明白并有所感悟。2. 乘悟并销:一旦有所领悟,就能够同时消除之前的错误认知或行为。3. 事非顿除:在实际生活中,要消除已经形成的问题或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4. 因次第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步地去除问题或习惯,直至彻底解决。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是什么意思
理则顿悟:佛理之悟,悟在一瞬。一转念之间,不明之理刹那觉悟。乘悟并销:一旦顿悟,就连同三乘教法与所悟之理一齐归灭。就连这个“悟”字也没必要存在。此是真悟。事非顿除:人生烦恼之事,却不是立刻就可以消除的。因次第尽:因为众生之习性,并非一念即可改变,须次第(次第,逐渐之意)完成。

事需渐修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解释应次第尽什么意思
道理是可以一下子明白的,而做事则需要边做边调整,按顺序一个个做到最后。顿悟:顿时醒悟。因:按照。次第:指依次 ,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尽:尽头。《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慧律法师开示:《楞严经》里面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道,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

佛教开悟:见水中明月顿悟者,解释
阿弥陀佛!师兄,正如佛在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渐除,因次第尽。所谓的顿悟,只是顿悟法理,也是过去生的福德因缘积累,并非一世之功。因缘到了,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受人棍棒,遭人诃斥,均可以忽悟本心。然而,只是因缘至此而已,犹如煮水三千载,唯欠一把柴。同样的境界,...

后学关于“顿悟”和“渐修”关系的一点看法,不知是否正确?
如佛在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若能顿悟五阴本因都是妄想而来,当体即空。由此一念顿悟,便能消除五重妄想。如果就事来讲,则世间一切所有物,虽都是菩提妙明真心显现,但因无量劫以来,我执太深,法执更坚,色心诸法,都有微细种子,潜藏于八识田中,所以便不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