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糯米饭、年锣鼓、百果年糕……这些曾与春节密切相关的名词,在不少年轻的杭州人听起来有些陌生。然而,当杭州人的春节开始越过越多样的时候,拜年祝福、吃糯米饭、放鹞儿、逛城隍山这些传统,正以现代的方式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以前杭州人吃年夜饭都有几只讨彩头的菜:猪大肠叫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芽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中“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每逢年节,杭州民间都有吃年糕的食俗,这是借年糕谐音,取其“年高”、“年年高”的意思。杭州的一些老年人还喜欢将年糕做成元宝、如意、十二生肖等形状,作为请菩萨供祭的礼馍。春节期间,杭州的一些传统食品店还会专门供应百果年糕、猪油年糕等风味年糕,作为送礼佳品。除了年糕之外,过去杭州人一到年节都要用糯米包粽子,除夕的年夜饭上必有莲子、枣子、瓜子、核桃、细沙做成的八宝糯米饭。
现在,越来越多的杭州人是在酒店里吃年夜饭的。有消息说,杭州农历年三十的10万桌年夜饭已被预定一空,约有八九十万市民将走进酒店过年;虽然一些酒店甚至将过道、休息厅都挪出来放餐桌,但是仍有一些尚未预定到年夜饭的人们在“执着”地寻找大年三十的归宿。
有意思的是,尽管许多顾客都提出自配年夜饭菜单的要求,但是,在各式各样的美味中,还是少不了糯米饭和年糕的身影。50多岁的沈女士说,来酒店吃年夜饭是为了省事,可年糕、八宝饭还是要点的,一来是老人爱吃,二来是觉得吃了年糕和八宝饭才算是吃了年夜饭。
拜年祝福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旧时杭州人拜年需要手持名帖,上面书有造访者家中全体男士的姓名。有些小康之家还备有专用记名本,上面的四栏往往是主人为讨吉利而填写的:第一是寿百龄老太爷,家住百岁坊巷;第二是富有余老爷,家住元宝街;第三是贵无极大人,家住大学士牌楼;第四是福照邻老爷,家住五福楼。这些造访者虽然都是主人杜撰出来的,但好在杭州确实有这样的地名。在越来越多的杭州人逐渐习惯了用电话和短信拜年时,那些延续至今的“百岁坊巷”、“元宝街”、“五福楼”等地名,仍然忠实地记录着旧时杭州对年的敬重与希望。
旧时新年,杭州人亲友相见必问:城隍山去过没有?梅花碑去过没有?当时杭州公认的游乐场所只有城隍山和梅花碑两处,于是,游城隍山和梅花碑便成了杭州人过年的“必修课”。
前的城隍山,山径两边一面是庙宇道观,一边为商家店铺,其中以茶坊为最多,各处茶坊卖茶之外,还佐以各式茶点小吃,城隍山的蓑衣饼就是其中的一绝。梅花碑是南宋德寿宫的遗址,宋元更替以后,德寿宫仅存梅花石刻碑一块,于是宫名沦落成碑名,碑名再衍化为地名。旧时梅花碑两边街广路阔,平日里各式摊贩云集,新年时更有卖艺者、说大书者、唱大戏者加入其中,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现在,由于西湖几次大规模整修,杭州人开始被曾经最为熟悉的西湖所吸引,游西湖成了杭州人的爱好。除了西湖,还有不少杭州人把眼光投向了外地,甚至外国,趁着过年的近十天假期外出旅游,已经成了杭州人春节里的一种新民俗。不过也有一些杭州人,还是喜欢在新年里逛一逛城隍山上的城隍庙,只是此时从山上看到的杭州城,已再也不是几十年前的景象了。
参考资料:http://www.zjol.com.cn/05xbh/system/2005/01/17/0041853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