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姆雷特论文参考文献

如题所述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W.J.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请问 有哈姆雷特,悲剧的参考文献吗?近几年的。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研究(2)
就身份而言,堂吉诃德是没落的乡村贵族,哈姆雷特是高贵的宫廷王子;就人物形象来看,前者是喜剧形象,后者是悲剧形象;至于人物个性,堂吉诃德乐观,却不合时宜,重视行动,但行动太快,缺乏思考,以致于结果总是令人哭笑不得,让人同情。哈姆雷特悲观,且充满怀疑,重思考,却思考太多,行动延宕,以致给人...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是理智与忧郁的结合者。不知道忧郁的人是否都会很理智,理智地选择生、死,大概会的。最喜欢《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有福的感情和理智相称的一种人,他们并不做命运所吹弄的笛子,随她的手指唱调子。”或许哈姆雷特是没有福气的,歌德说“行动力量被充分发达的智力所麻痹”,泰纳说“激情杀...

贾宝玉的和哈姆雷特有什么共同之处?
而这种种软弱与矛盾方才是真实的人性的展现,贾宝玉和哈姆雷特这两个人物也正因为这样真实而无奈的悲剧色彩形象生动、永存于文学史册之中。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吴婷琳.亦谈《红楼梦》之悲[J]....

分析哈姆雷特
但忧郁的哈姆雷特毕竟没有丧失人文主义对“人”这个“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念,而且为这个永恒的信念献出了生命。这个信念就是我们一代代人活着而且奋斗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莎土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找高手写论文,题目:浅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
哈哈,记得以前一时激动写过来着,只可惜现在不知道在那个旮旯里了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
死去,最后关头,大仇得报。如果说,哈姆雷特果断决绝点,那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了。可是,时代就是如此,没有人能够背离,身处其中,必然为其所困。堂吉诃德亦是如此,若非时代原因,他也不会这么荒唐。堂吉诃德面对丑恶或庸常的现实,只能遭遇灾祸和不幸。参考文献:《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册 ...

请问如何阅读外文参考文献?
1.Haml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 2.Robinson Crusoe by Daniel Defoe 《鲁宾逊漂流记》 丹尼尔.福著 3.Gulliver’s Travels by Jonathan Swift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著 4.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著 5.A Tale of Two Cities by ...

平行研究案例
回答:2015平行研究案例《哈姆雷特》与《雷雨》的主题研究主题学定义:主题学是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中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的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研究范畴:1.母题研究2.情境研究3.意象研究主题学研究分类(题材):经典场面、地理、描述对象、人物形象...

平行研究案例
回答:2015平行研究案例《哈姆雷特》与《雷雨》的主题研究主题学定义:主题学是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中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的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研究范畴:1.母题研究2.情境研究3.意象研究主题学研究分类(题材):经典场面、地理、描述对象、人物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