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请问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我需要他的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谢谢!
还有其对身体性的阐述,最好有个人观点,论文用。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普瓦捷,1984年6月25日逝世于巴黎)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有人就他的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倾向质疑他的政治活动。在这一点上他的处境与诺姆·乔姆斯基、乔治·莱考夫和简·雅各布相同。
▲一个跨越历史,哲学,艺术,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学术大腕。
▲一个同性恋者。20世纪第一个死于艾滋病的思想家。
▲一个离经叛道和难以归类的"怪人",一位专门跟现代文明抬杠的"楚狂"。
▲一个生活在20世纪的人如果不知道福柯,就像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人不知道马克思一样。说得刻薄一些,他会是一个文盲,至少是个"思想盲"。福柯的思想,振聋发聩;福柯的世界,丰富多彩。任何一个人,如果他错过了福柯,就会与一个最有趣的人、一个最值得结交的人、一个人类思想史上的奇迹失之交臂。

主要作品:
《疯癫与文明》(Folie et deraison‎)是1961年出版的,它是福柯的第一部重要的书,是他在瑞典教法语时写的。它讨论了历史上疯狂这个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临床医学的诞生》
《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性史》
《规训与惩罚》

关于身体性:
梅洛·庞蒂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那么哲学作为一门对“世界问题”的最根本把握的学问自然也应该从对身体的思考开始。事实上,身体问题,实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一部关于人的哲学其实就是一部对人的“身体的解释,或者误解”的哲学。随着当代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推波助澜,“身体性”问题从“遮蔽” 逐渐走向“澄明”,成为日前西方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肉身的缺席:作为一种“练习死亡”的哲学
二,肉欲的乌托邦:作为一种“肉体专制”的哲学
三,回归“身体间性”:作为一种“身心合一”的哲学

送一些参考书目
[1] 柏拉图.斐多[M] .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 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 笛卡尔.第一沉思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
[5] 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8] 尼采.权力意志――重诂一切价值的尝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9]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1
[10]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演讲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倪梁康.现象学概念通释[M] .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13]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5]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J] .人文杂志,2005(2):28
[18]庞学铨.身体性理论:新现象学解决心身关系的新尝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8

参考资料:http://www.bolaa.com/think/071333921879sn.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06
通常,人们把德里达于196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作的《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的报告看作是法国后结构主义诞生的标志。事实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应该是德里达于1967年发表的三部引起强烈反响之作,即《书写与差异》、《论书写学》、《声音与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部作品大多是他以前发表的文章的汇编或改写)。这三部力作是对结构主义科学理想的实质性的突破,它们将理论阐述和文本阅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福柯的《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话语的秩序》(1971)对于非连续性或断裂的关注、对于话语的自主性与自足性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德里达的上述著作一道为后结构主义确立了理论基础。巴尔特的《作者之死》(1968)、《S/Z》(1970)、《从作品到文本》(1971)、《文本的愉悦》(1973)等著作是德里达和福柯的理论之继续和发挥。德里达本人于1972年发表的《哲学的边缘》、《播撒》、《立场》,以及后来发表的《丧钟》(1974)、《马刺》(1976)、《有限公司》(1977)、《绘画中的真理》(1978)、《明信片》(1980)、《符号海绵》(1984)等著作越来越淡化理论,明显地走向了文本拼贴(嫁接)和文字游戏。福柯的《规训与惩罚》(1975)以及《性史》各卷都有明显的重局部分析,把话语权的排斥性与生产性相结合的特点,越来越强调话语增殖。由于如上作品在学术界的强烈反响,结构主义的领地逐渐被蚕食,一个后结构主义时代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此之时,许多结构主义的追随者改宗后结构主义。

参考:http://post.baidu.com/f?kz=8126346

德里达
【德里达】 (Derrida,1930—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内涵:ABC》、《署名活动的语境》、 类型的法则》等。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本文(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德里达强调文字的作用,主张以“原文字”取代言语的本体性地位。在形而上学传统中,“言语”优先于“文字”,并被“文字”所依赖,这一观点,被德里达指责为“形而上学言语中心主义”。通过将本体性观念的“问题化”、“分裂化”、“反稳定化”,即将之“解构”,“在场”的言语被消散了,被包含着“在场”的”不在场”取而代之。“解构”揭示某一本文内在包含的相互对立的“双重立案”,实现对“在场”形而上学的消解,他所提出的颠倒言语和文字的顺序的观点,暴露了语言永远运动的本质和语词的没有最终、超验中心的性质。德里达否定任何意义上的中心的存在,只有“活动”存在,存在不断被否定,中心不断转移,其空缺由不在场的共存填补。

德里达秉承解释学的观点,认为作品永远开放,读者的阅读也是创造过程,因此读者对本文的解读总是未完成的、不确定的。“分延”(differance),指的就是这种差异的运动,“分延”不假设任何超本质的、圆满的存在;“分延”产生“自由游戏”,不依赖包括自身在内的任何原则;“分延”一词揭示了“能指”、“所指”的区分的任意性,动摇了结构主义理论的基础。“播撒”,是文字的固有能力,意味着潜在的不在场;“播撒”不断地、必然地瓦解本文,揭露本文的零乱、松散和重复,宣告本文的不完整。德里达还提出了本文与本文间的“互为本文性”,即构成本文的语言符号的意义,不仅在本文内通过与其他语言符号的对比突现,而且与其他本文中的其他符号关联、突现。作品没有明确界限,本文间相互播撒、消解。在人的问题上,德里达提出“人的终结”的观点,提出拒斥主体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提出人的自律性、社会性、历史性;提出对假定的意识的批判;反对传统人本主义的自由史观,驳斥知识和历史的进步;揭露了将哲学建立为“真正科学”的幻想的破灭,哲学与人将一起走向终结。

德里达关于意义本质的观点是怀疑论的、主观论的;他对于现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后出现的问题和内部矛盾的揭露又是大胆的、深刻的、辩证的。
2004年10月8日夜,雅克·德里达间因胰腺癌在巴黎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4岁。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85568.htm
第2个回答  2007-07-06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第3个回答  2007-07-06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德里达.

雅克·德里达,J. Jacques Derrida (1930~2004)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生于阿尔及利亚。 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 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 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现为法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与现象》(1967)《写作与差异》(1967)、《散播》(1972)、《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 《人的目的》(1980)、《马克思的幽灵》等。《文学行动》是他90年代的新作,汇聚了他各个时期以来的文学思考,这既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异想天开的批评写作。

请问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普瓦捷,1984年6月25日逝世于巴黎)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

后结构主义的简介
后结构主义,这一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政治思潮,源于一群原结构主义者的革新。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巴尔特、福柯、拉康等人,他们旨在挑战传统结构主义对形而上学的过度依赖,质疑其过分强调客观性和理性的研究方式。后结构主义者追求的是一种非逻辑的、解构性的理论框架,如解构理论,它利用了索绪尔的符号...

常说的五位结构主义大师是哪五个人?有列奥·斯特劳斯,有没有索绪尔?
索绪尔是结构主义之父,是瑞士人。你所说的“五位结构主义大师”,是指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的五位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米歇尔・福柯、雅克・拉康和雅克・德里达。

后结构主义的简介
其代表人物大多数是原来的结构主义者,如法国的巴尔特、福柯、拉康、和利奥塔德、索勒斯、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主要批判结构主义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依附,反对传统结构主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客观性和理性问题上,企图恢复非理性倾向,追求从逻辑出发而得出非逻辑的结果,揭示语言的规律.解构理论有时也称为后结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个人作品
雅克·德里达,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以其对传统哲学的颠覆性思考和对语言、文本、差异的深刻剖析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在哲学、文学、艺术、法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播撒》(Dissemination),在书中他提出了“播撒”这一概念,强调了文本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对传统意义上的“...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主要人物
法国后结构主义派的主要人物有: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拉康(Jacques Lacan),利奥塔(Jean Francios Lyotard),福柯(Michel Foucault),德鲁兹(Gilles Deleuze),伽塔里(Felix Guattari),保吉拉(Jean Baudrillard)等。他们批判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语言、文化、主体概念,开创了后现代理论流派。

福柯与酷儿理论内容简介
米歇尔·福柯,法国后结构主义理论家中最具争议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关于性、权力和话语的理论对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性、权力与话语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社会的运行机制与个体的身份认同。与此同时,酷儿理论作为一种后现代思潮,旨在挑战性别、身份与性别的传统界限,以实现对多元性的...

米歇尔·福柯都做过哪些工作?
米歇尔·福柯(1926~1984年),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法国西部的普瓦提埃,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心理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心理诊所工作,还在一所监狱中兼职。1954年起在很多大学中任职。

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有何不同?
德里达与法国后结构主义 作者:杜小真教授(北大哲学系西哲专业博导) 我是学语言和文学的,所以只能搞法国哲学。这里主要说一下后结构主义代表德里达的情况。德里达现在说的人也很多,我只是说一下我所知道的情况,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在法国的来龙去脉。我比较愿用激进的结构或来谈法国结构主义和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

后现代哲学的主要流派
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蒯因、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它们的理论来源尽管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思想实质。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