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武帝的一些问题。

谁可以告诉我汉武帝一生主要的政绩包括时间(时间用皇帝的年号形容),还有皇帝的最主要的几个妃子,妃子的住的宫殿的名字。还有当时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住的宫殿名字。谢谢了

武帝生平
刘彻生于景帝前元元年七月初七(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登基。刘彻的母亲王娡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刘彻的外祖母听了算命的话,将她从金家带走,进与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死于公元前87年3月29日(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十四))。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孝武”,葬于茂陵。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今天我们看他的历史,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杰出而特殊的人物。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后来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登基之初,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当然,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   继位后,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甚至更远。   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从此一蹶不振,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   一、独尊儒术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
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历史意义重大   七、创立太学   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   八、罪己诏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汉景帝中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武帝建元元年(前139年)用赵绾、王臧开始新政,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武帝建元二年(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三年(前137年) 扩修上林苑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击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   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杀李陵一家,腐司马迁。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被丞相公孙贺缉捕的通缉犯朱世安诬告贺之子公孙敬声以巫蛊咒武帝,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案”被陷害不能自明,杀江充,被迫起兵,皇后卫子夫自杀;八月,太子自杀,其妻妾子女皆被害,唯襁褓之中的孙子刘病已幸免,后为汉宣帝。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为巫蛊之祸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天下闻而悲之;发布《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的过错。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庙号世宗;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佐幼子刘弗陵(时年八岁)即位,为汉昭帝。
后妃子女
皇后
  陈皇后,生卒年未知,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正史未留其名,魏晋小说《汉武故事》称其为陈阿娇。父为堂邑侯陈午,母为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汉武帝刘彻幼时为胶东王,刘嫖和刘彻生母王娡为二人定亲。汉武帝登基后,陈皇后自恃“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于是骄横无礼,听说卫子夫大得宠幸时,恚,几死者数矣,大失礼仪,使得皇帝更为震怒。陈皇后没有子嗣。后因“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被废,迁居长门宫。死后,葬霸陵郎官亭东(其外祖父汉文帝的霸陵官员用的驿亭东面。)   陈后被废的第二年,其父堂邑侯陈午病逝,陈须继承侯位。十几年后,馆陶(时称窦太主)逝世,与其面首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元鼎元年,陈后的兄长堂邑侯陈须、隆虑侯陈蹻(音同娇)在守丧期间淫乱,兄弟争财,事发后自杀,堂邑侯、隆虑侯国除。陈后被废后死于长门宫,葬于霸陵官员驿亭的东面。相关的有司连其死于何年都未记录,含糊的以“(堂邑侯隆虑侯国除)后数年,废后乃薨”盖过去。   史记惠景间候者表:元鼎元年,侯蟜坐母长公主薨未除服,奸,禽兽行,当死,自杀,国除。   班固《汉书·外戚传》: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须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余年,主薨。须坐shi淫乱,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国除。后数年,废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   孝武卫思后:卫子夫(?-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建元二年春即前139年春)。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卫子夫由于怀了汉武帝刘彻的骨肉而被封为夫人(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当时窦太后尚在世)。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于是被立为皇后。   元狩元年(前122年)皇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   征和二年(前91年),奸人江充、宦官苏文等刻意制造巫蛊案陷害太子刘据,太子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   卫子夫由于支持太子,被汉武帝迁怒,不能自明而自杀。其时葬于桐柏,十八年后她的曾孙刘询登基为汉宣帝,于是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 “思”,建园置周卫。史称孝武卫思后。   思者,《谥法》曰: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卫子夫为武帝皇后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王喜姐)。   注:桐柏正对长乐未央宫,即是后来宣帝登基之后重新厚葬的长安城覆盎门外南北大道之东。宣帝后来的“改葬”只是以皇后礼仪重新安葬,并起高大的墓冢置陵园,设置周卫,并没有迁葬。   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称赞卫皇后: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可见卫皇后具有母仪天下的品格,因此才能够得到这位大史学家的称赞。【注释】《汉书新注》〔3〕“夫”,卫子夫。   《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许嘉璐主编安平秋翻译)之史记卷下册第1563页翻译:赞许卫子夫德行如此好,做外戚世家第十九。
妃嫔
  王夫人 生齐怀王刘闳。史记里王夫人去世后刘彻命齐少翁招其魂,汉书将这段故事移到了李夫人身上。   李夫人,由霍光追封为孝武皇后,李延年的妹妹,生刘髆。   赵婕妤(勾弋夫人又称拳夫人),生汉昭帝刘弗陵。追封赵太后。   尹夫人 尹婕妤   邢夫人 邢娙娥   李姬,生刘旦、刘胥。   某氏,生夷安公主。   某氏,生盖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
儿子
  长子 戾太子刘据 母皇后卫子夫   次子 齐怀王刘闳 母王夫人 元狩六年立,18岁驾薨   三子 燕剌王刘旦 母李姬   四子 广陵厉王刘胥(与齐怀王刘闳同时立)   五子 昌邑哀王刘髆 母李夫人,天汉四年立(其子刘贺当过27天皇帝)   六子 汉昭帝刘弗陵 母钩弋夫人赵婕妤,在位十三年,21岁驾崩
女儿
  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刘彻之女未有明确排序,而且很可能部分帝女未曾史书留名。(比如汉景帝时期只记载了刘彻三个同母姐妹,文帝时期只记载了馆陶公主和绛公主)   长女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的长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处寻访方士。最著名的方士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天道将军、地道将军、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汉武帝还将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卫长公主原先嫁给曹寿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因为丈夫早死,再嫁栾大),后来武帝发现栾大是个骗子,怒火中烧,派人把栾大活活烧死,以泻心头之恨。从此卫长公主再无事迹见于史料。只知道她的儿子曹宗在“巫蛊之祸”中遇害身亡,汉宣帝时她的孙子曹喜恢复了列侯爵位,这个爵位一直延续到东汉。   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刘彻去世后因抚养汉昭帝被封长公主,与上官桀、上官安及桑弘羊等合谋诛除霍光,事发后自杀。   诸邑公主 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死于巫蛊之祸   石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生卒年不详   阳石公主(德邑公主),生母不详,死于巫蛊之祸   夷安公主 嫁汉武帝姊妹隆虑公主子昭平君。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7163.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5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生平

汉武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后继续他父亲的政策,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封他们的儿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被分裂。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用来对地方加强控制。在军队和经济上他也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事物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他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集中于他的手中。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认为他利用儒学统一思想,同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即是所谓的“表儒法里”。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外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对匈奴他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并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汉武帝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农民起义。汉武帝曾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狠下心借口处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汉武帝驾崩,葬于茂陵,庙号是世宗。

家庭

* 陈废后

* 卫皇后

o 戾太子刘据

o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

o 阳石公主

o 诸邑公主

* 王夫人

o 齐怀王刘闳

* 李姬

o 盖长公主(鄂邑公主)

o 燕刺王刘旦

o 广陵厉王刘胥

* 李夫人

o 昌邑哀王刘髆

* 尹夫人(尹婕妤)

* 邢夫人(邢娙娥)

* 赵婕妤(钩弋夫人)

o 汉昭帝刘弗陵

有关音像

* 中国大陆:电视剧“汉武大帝”、电视剧“汉武大帝2”、电视剧“大汉天子”、电视剧“大汉天子2”、电视剧“大汉天子3”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

汉初, 因连年争战人口减少,生产力不足,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汉武帝继位后,着手开始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加上张骞 的外交,令中国在国际舞台迅即揭起.经三十年的经营.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

在当时,中华帝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八年后,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校尉陈汤利用西域各国的军队,和囤在西域的汉军,对北匈奴发起攻击,终于一举消灭北匈奴.陈汤在向中央陈述发兵的理由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再远,也要诛杀."如此气概,现在的中华儿女也应汗颜.

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除上述二十五项创设之外,还可列出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来,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汉武帝及其事业,是中国古代历史蕴积的产物,牵涉到了思想文化、礼乐习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代各族的状况等等。

有感于汉武帝在振兴中国方面所成就的巨大业绩和那时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特录今人所作《赞汉武帝》古诗一首,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并供评价汉武帝时参考: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深知无为之学已不适应奋发求治的时局,他决定借用儒家学说,实现自己大一统的抱负。

其措施有四个方面。

1.政治方面。①改革官制。在中央由皇帝的亲信尚书令、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在宫廷中参与决策,形成内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原来的中枢机构成为外朝,是执行机构,皇权得到加强。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汉武帝时,人才济济,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猿臂善射、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使其数年不敢犯界的“飞将军”李广,有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坚持将冶铁、煮盐和铸铁收归官营,充实国家经济实力的桑弘羊,有历经艰辛,吞毡饮雪,持节不屈,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如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曾为狱吏的公孙弘,因尊儒的需要,拜为丞相;买妻耻樵的来买臣,由严助推荐,任中大夫,出任会稽太守;(其故事京剧《夜梦冠带》或《马前泼水》刻画得较为生动)等等,不一而足,众星拱月,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得心应手。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2.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等。这些措施,加强中央财政大权,抑制了商人势力,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

3. 军事方面。出兵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汉高祖白登之战后,为休养生息与匈奴和亲。文景时期此举依旧,并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要抢走人畜,毁坏庄稼,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汉景帝时,由于经济接近了极盛时期,军事抵抗力逐渐加强了,匈奴只能“小人盗边”。双方力量的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汉武帝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公元前119年对匈奴一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役后,匈奴主力向西北迁徙,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今甘肃张掖、居延间的大量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至此,北方边境地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军事行动的同时,派张骞再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又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城空前辽阔。

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皇权的加强,经济实力的增强,疆域的扩展,思想上也有必要加强统一。汉武帝不同于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等强制性的手段,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即位后首先进行的一件大事,就是召集全国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并且亲自阅卷选取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并拜公孙弘为相。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使用和升迁,儒家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而且以其“大一统”的思想核心,成为一直维系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精神。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尊儒的同时,他还崇尚法制。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如法家)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汉初七十年的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央集权逐步战胜地方割据的历史。在经济繁荣与政治巩固的基础上,汉武帝推动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评价汉武帝

功:

政治: 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古代史》p35)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古代史》p35);

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古代史》p35)

经济: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古代史》p31)

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古代史》p31)

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古代史》p37~28)

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古代史》p31)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古代史》p31)

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古代史》p41)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古代史》p42)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史》p43)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古代史》p43)

⑤和日本、韩国交往。(《古代史》p44)
第2个回答  2011-08-15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生平

汉武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后继续他父亲的政策,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封他们的儿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被分裂。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用来对地方加强控制。在军队和经济上他也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事物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他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集中于他的手中。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认为他利用儒学统一思想,同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即是所谓的“表儒法里”。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外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对匈奴他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并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汉武帝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农民起义。汉武帝曾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狠下心借口处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汉武帝驾崩,葬于茂陵,庙号是世宗。

家庭

* 陈废后

* 卫皇后

o 戾太子刘据

o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

o 阳石公主

o 诸邑公主

* 王夫人

o 齐怀王刘闳

* 李姬

o 盖长公主(鄂邑公主)

o 燕刺王刘旦

o 广陵厉王刘胥

* 李夫人

o 昌邑哀王刘髆

* 尹夫人(尹婕妤)

* 邢夫人(邢娙娥)

* 赵婕妤(钩弋夫人)

o 汉昭帝刘弗陵

有关音像

* 中国大陆:电视剧“汉武大帝”、电视剧“汉武大帝2”、电视剧“大汉天子”、电视剧“大汉天子2”、电视剧“大汉天子3”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

汉初, 因连年争战人口减少,生产力不足,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汉武帝继位后,着手开始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加上张骞 的外交,令中国在国际舞台迅即揭起.经三十年的经营.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

在当时,中华帝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八年后,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校尉陈汤利用西域各国的军队,和囤在西域的汉军,对北匈奴发起攻击,终于一举消灭北匈奴.陈汤在向中央陈述发兵的理由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再远,也要诛杀."如此气概,现在的中华儿女也应汗颜.

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除上述二十五项创设之外,还可列出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来,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汉武帝及其事业,是中国古代历史蕴积的产物,牵涉到了思想文化、礼乐习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代各族的状况等等。

有感于汉武帝在振兴中国方面所成就的巨大业绩和那时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特录今人所作《赞汉武帝》古诗一首,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并供评价汉武帝时参考: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深知无为之学已不适应奋发求治的时局,他决定借用儒家学说,实现自己大一统的抱负。

其措施有四个方面。

1.政治方面。①改革官制。在中央由皇帝的亲信尚书令、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在宫廷中参与决策,形成内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原来的中枢机构成为外朝,是执行机构,皇权得到加强。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汉武帝时,人才济济,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猿臂善射、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使其数年不敢犯界的“飞将军”李广,有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坚持将冶铁、煮盐和铸铁收归官营,充实国家经济实力的桑弘羊,有历经艰辛,吞毡饮雪,持节不屈,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如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曾为狱吏的公孙弘,因尊儒的需要,拜为丞相;买妻耻樵的来买臣,由严助推荐,任中大夫,出任会稽太守;(其故事京剧《夜梦冠带》或《马前泼水》刻画得较为生动)等等,不一而足,众星拱月,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得心应手。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2.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等。这些措施,加强中央财政大权,抑制了商人势力,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

3. 军事方面。出兵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汉高祖白登之战后,为休养生息与匈奴和亲。文景时期此举依旧,并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要抢走人畜,毁坏庄稼,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汉景帝时,由于经济接近了极盛时期,军事抵抗力逐渐加强了,匈奴只能“小人盗边”。双方力量的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汉武帝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公元前119年对匈奴一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役后,匈奴主力向西北迁徙,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今甘肃张掖、居延间的大量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至此,北方边境地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军事行动的同时,派张骞再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又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城空前辽阔。

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皇权的加强,经济实力的增强,疆域的扩展,思想上也有必要加强统一。汉武帝不同于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等强制性的手段,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即位后首先进行的一件大事,就是召集全国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并且亲自阅卷选取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并拜公孙弘为相。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使用和升迁,儒家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而且以其“大一统”的思想核心,成为一直维系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精神。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尊儒的同时,他还崇尚法制。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如法家)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汉初七十年的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央集权逐步战胜地方割据的历史。在经济繁荣与政治巩固的基础上,汉武帝推动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评价汉武帝

功:

政治: 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古代史》p35)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古代史》p35);

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古代史》p35)

经济: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古代史》p31)

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古代史》p31)

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古代史》p37~28)

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古代史》p31)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古代史》p31)

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古代史》p41)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古代史》p42)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史》p43)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古代史》p43)

⑤和日本、韩国交往。(《古代史》p44)

不足: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②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第3个回答  2011-08-15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汉景帝中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武帝建元元年(前139年)用赵绾、王臧开始新政,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武帝建元二年(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三年(前137年) 扩修上林苑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击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
  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杀李陵一家,腐司马迁。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被丞相公孙贺缉捕的通缉犯朱世安诬告贺之子公孙敬声以巫蛊咒武帝,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案”被陷害不能自明,杀江充,被迫起兵,皇后卫子夫自杀;八月,太子自杀,其妻妾子女皆被害,唯襁褓之中的孙子刘病已幸免,后为汉宣帝。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为巫蛊之祸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天下闻而悲之;发布《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的过错。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庙号世宗;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佐幼子刘弗陵(时年八岁)即位,为汉昭帝。

总结汉武帝时期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1)在经济上:①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汉武帝调集几万民工进行治理,他还亲自到工地视察;经过这次治理,在以后80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②兴建了六辅渠和白渠等水利工程,使农业生产比前代更加发达,也为以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在政治...

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问题……
1、西汉时期,男子成年是20岁,汉武帝16岁行冠礼是因为景帝身体不好。2、为父母所取 3、汉武帝刘彻,别名刘彘,字通。4、酒楼在汉代叫酒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旅馆私人的不知道有没有,官营的叫厩置,见史记田儋列传。茶馆在清朝之前都是与...

评价刘彻的负面影响.
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最终都要转嫁到百姓的头上,那么为此生活在汉武帝统治下的臣民,他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于残酷。贾捐之的一番话“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父子都上阵,或死或伤...

有关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几个问题!
2.汉朝没有殿试,宋代科举考试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殿试是宋开始 反映汉武帝求贤若渴。3 这里的 “洗”读“选”音。4 冒顿(音:莫独,拼音:mòdú)

关于汉武帝的一些问题。
当然,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

关于汉武帝的一些问题
1、汉武帝比阿娇小四岁 2、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窦太皇太后在汉武帝22岁的时候去世 3、汉武帝在窦太皇太后去世后就建立了自己的真正势力,公元前135年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4、史记记载阿娇大约40岁死的,被禁之后活了20岁才死的,被废是在公元前130年,大概是公元前110年,阿娇死在长门宫。5...

汉武帝的弊端有哪些?分别是什么?需要列举详细。
1 汉武帝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2 连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经济衰退,加重百姓负担。3 为追求长生不老,信奉谶纬之学,迷信方士之言;听信谗言。

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当时武帝初期政治问题主要有:地方诸侯王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政府。由于文景之治休养生息而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政策,不利于社会进步。匈奴在河套地区骚扰,以及他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汉朝都是巨大威胁,汉朝长期被迫以合亲缓解危机。窦氏专权,以窦太后为首的窦家在较长时间手握大权。当时主要就是这些问题了吧!

汉武帝时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汉武帝上位时,只有十多岁,由窦太后掌权,汉武帝就如同傀儡一样,所以,窦太后就是他的一大障碍,后来匈奴进军,边境地区颇不安定,战争爆发,第二个难题,原皇后陈阿娇的母亲刘嫖嚣张跋扈,这是第三个,后来他娶卫子夫,卫家独大,功高盖主,第四个,后来巫祸之术搞得心神不宁,这是第五个。就...

汉武帝当政时面临哪几大社会问题
内忧外患 内忧:诸侯国的势力仍然较强、即位之初的宫廷内部权力斗争。外患:北方匈奴的威胁未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