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逊漂流记》
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我也曾看过,可是相比之下《鲁滨逊漂流记》更真实,更贴切。主人翁鲁滨逊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可是他所做的一切却很清晰,因为他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成的。
鲁滨逊这个人物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他出生于一个有着幸福生活的中产阶层生活的家庭,原本他可以安乐地过完一生,可是从小便想遨游四海的念头促使他离开了家,展开了一段刺激的人与自然的生活。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多的艰苦生活,他利用一艘破船上仅存的一点点人类文明所遗留下的生活资料向大自然展开顽强的斗争。其中,以安顿家园,造独木舟的情节可看出鲁滨逊善于发现和利用的特点。而拯救“星期五”,搭救船长,降伏暴徒的事件,刻画了鲁滨逊坚韧不拔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从而塑造了一个反映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精神面貌的形象。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形象为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很多人都只想满足于现状,最好是不经过任何风波就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他们却不知道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是经不过任何打击和挑战的。有些人虽经过了一番考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一旦东西失去了,他们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因为他们怕再一次为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大费周折。《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老鼠——咻咻和匆匆在失去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奶酪后,并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穿上鞋子去开始自己新的寻找。这样,他们的心态和心境才会更平静和从容因为他们懂得去追求,所以他们的远方就在不远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异军突起的菲尔普斯就是“勇于”的代表,年仅19岁,却在这次奥运游泳项目中已获得了5枚金牌,2枚铜牌,在参加的7个项目中一一获奖。虽然许多人在嘲笑他在奥运会前所跨下海口称:要一举多得7枚或以上金牌,破世界纪录。但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他才19岁,一个只会为自己而活的年纪,他却勇于夸下海口,他虽没有破记录,但他的实力足以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实现这个愿望。他也勇于实现,他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苦练游泳的日子。
鲁滨逊也是一样的,如果他没有离开家,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没有那么精彩,在他的眼中就只有金钱,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也就不会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东西,去捍卫自己的家园,他勇于向世俗挑战:离家出走;他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他勇于行动: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杀后吃掉,舍身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
我想: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这样,要敢勇于向世界挑战,不被打垮,压力越大则能够越坚强,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要勇于斗争、勇于行动、勇于挑战、勇于追求,这样才能创出一个坚强的自我。
《水浒传》
刀兵气,在这厚厚的一部史书中蔓延;侠骨情,在这广阔的水浒世界中上演。
《水浒传》,辗转几百年,那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一个个多彩的江湖之事、在神州大地上广为流传。前几天,有幸能够拜读这部名著,几个日夜,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忠,义,两个字,却是世代人的精神,《水浒传》,那一百单八将,歌颂着炎黄子孙的热血,让那忠义在神州大地上渊源流传!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了。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个满脑鬼点子的淘气包;一个调皮捣蛋以至于“无恶不作”的顽童;一个在大人们眼里不折不扣的坏孩子……他就是汤姆•索亚。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身上,却闪烁着许许多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优点……今天,我读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被汤姆•索亚的正义和勇敢所打动,不禁有感而发。
这本书讲的是汤姆•索亚是镇上的一个淘气包,他想带着他的朋友---哈克去当海盗。为了检验他们自己的胆量,汤姆带着哈克来到了墓地。然而,在墓碑后,他们看到恶棍乔埃把医生杀了并嫁祸于彼得,由于害怕乔埃,他们立誓不告密。后来汤姆带着他的两个小伙伴住到了一个荒岛上,镇上的人以为他们死了。就在人们为他们举行追悼会时,他们却回来了,并且揭发了乔埃。后来在一次野营活动中,他们遇见了乔埃并把他困在了山洞中,帮助人们抓住了这个恶棍。他们成为了“小英雄”。
汤姆•索亚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淘气但他却富有同情心、正直,一心想着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他虽然调皮但他却勇敢,不畏凶悍的乔埃,揭发了他的恶行;他虽然满脑鬼点子多却机智、乐观,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
这本小说让我认识到,做人要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直,以及“怕人不出世,出世不怕人”那种迎难而上的勇气,去面对困难、与丑恶现象斗争;让我认识到做事要百折不挠,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信念,有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才能百举百捷,旗开得胜;也让我感受到了要有梦想,有追求,并且不断努力,终有一天,会美梦成真,志得意满,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它还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轻易气馁,轻易放弃,要豁达乐观,心胸开阔,而且要坚持不懈,就像萧楚女所说的:“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这样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成大器,获得成功。
而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是不是豁达乐观,迎难而上了呢?有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是不是不断努力上进,争取更好成绩?还是自暴自弃呢?有时在课上,我们是不是积极回答问题锻炼自己?还是明明会却举不起那“沉甸甸”的手呢?有时老师批评我们,我们是不是坦然勇敢的去面对?还是找各种理由开脱自己,记恨老师呢?……“忧患激发天才”,忧患不应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而他应该化作我们成功的动力,促使我们发愤图强;促使我们决心努力;促使我们精益求精;促使我们成长……
这本小说不仅有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情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终生难忘。
追问弱弱的问一句:读书笔记是读后感吗?不是读书时做的笔记,像经典语录,人物简介之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