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求教:内地渔具市场目前现状?以及市场前景怎么样?

如题所述

  我国渔具市场现状分析(转)
  环球咨询 信息部 2009年12月24日
  改革开放之后,钓鱼成为人们养身修性及健身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在神州大地迅速发展起来。渔具行业应运而生。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中国诞生第一支玻璃纤维钓竿之后,我国的渔具业如雨后春笋,获得蓬勃发展。渔具界人士经二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打拼,中国的渔具不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品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著名的品牌已熠熠生辉,深受钓鱼者的青睐。
  目前,中国占世界近80%的渔具产品,2005年,我国渔船、渔具出口额为7.27亿美元,中国钓具出口量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是北美、亚洲和欧洲。中国制造的钓具在这三个地区主要以贴牌方式销售。
  中国出口钓具的种类,数量上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钓竿(单位:支)、渔线轮(单位:只)和鱼钩(单位:千克)。近年来,江苏兴化和福建泉州拟饵(LURE)制造发展起来,出口量处于增长中。专家预测:在未来10至15年之间,中国将会出现世界性钓鱼品牌,而这品牌将在生产拟饵和其它配件的工厂中产生。
  美国钓鱼运动联合会近几年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中国在美国九十六个渔具进口国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另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钓鱼爱好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大陆则拥有9000万钓鱼爱好者;而在华南地区钓鱼爱好者在10多年的时间里长期保持在200万左右,近两年超过600万,潜在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非常看好!
  (一)下游市场
  1.经营模式改变
  近年来,国内的渔具制造业普遍以“改制、扩张”为主要的发展策略,且许多企业正拟从旧的管理体制向新的股份制转变,即说明本行业的民营成分迅速扩充的事实。如今,土地购买及改建现代化厂房已成为国内渔具企业的头等大事。除了资本扩张,渔具工业还出现产品延伸的扩张、边缘产品的扩张及兼并的扩张。然而,扩张渔具企业是一回事,而改变自己经营的思维模式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才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进步。
  2.产品销售情况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渔具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在华北最大的水族市场丽泽桥水族市场里,卖国产渔具的钓具店要比卖韩竿的钓具店多出不止一倍,销量也不小,可惜价格太低。一般的6米碳素竿,韩货多在80元~120元,国产货很少能卖过50元。
  目前国内的渔具产品两极分化严重,高端产品多数从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地区进口,价格比国内产品高出许多,而且品种多样,功能性强。而国内产品则多数集中于中低档次,价格相对低廉。一般钓鱼发烧友选择的都是日本竿,虽然价格高,但工艺和材质确实好。其次是**竿,价格相对日本产品要低一些,但质量也不错。国产的就是便宜,一般玩票的也就拿它练练手,再就是低收入的人群喜欢用。
  我国渔具市场进口渔具占消费市场的一定份额,进口渔具之所以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因为这些产品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的短视,让国内渔具商只看到眼前利润,而没想过怎样将企业做长久,持续经营。
  3.中国渔具市场潜力巨大
  1983年以前,中国国内仅有一两个生产鱼竿的厂家,群众钓鱼大多用的是竹竿。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垂钓用具产生了较高层次的需求,刺激了国内外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发展。目前,中国渔具业已经出现一些质量优良的产品,但是质量远不如国外进口产品,还满足不了高水平钓鱼爱好者的需求。
  中国不仅是一个渔具加工大国,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渔具消费市场,据统计2002年中国国内的渔具交易总额是12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钓鱼协会统计,在各钓鱼协会有记录的中国钓鱼人数是9000多万,也就是钓鱼人年人均渔具消费为13.33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不可估量,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也以每年20% 的速度高速递增。
  4.出口企业:利润“蒸发”,面临空前压力
  持续两年多的人民币升值,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出口企业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如纺织服装、水产食品、渔具生产等行业。
  世界的渔具特别是渔竿和配件产业,就规模和产量来说在中国,中国在山东,山东在威海和烟台,每年两季广交会及一年一度的北京国贸会,都会有大量国外客户前来两地洽谈订货,这些企业在出口创汇做贡献的同时,正在经受着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
  5.进口企业:成本下降,企业坐享升值好处
  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的也不都是压力,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就可以坐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因为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了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
  2005年全年钓具进口2632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1.52%。其中钓竿进口77万支,渔线轮进口57万个,鱼钩进口39万公斤。
  6.国家政策
  2008年中国渔具五金件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渔具五金件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渔具五金件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渔具五金件行业的发展需求增大。
  (二)上游市场
  1.原材料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鱼竿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原材料上。如果日本和德国不提供原材料,我们津津乐道的发展简直是在空谈。2006年碳布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多少鱼竿企业在为原材料奔走!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所以现在很多鱼竿企业不仅肩负着产品的创新使其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还要从源头上解决原材料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只有使原材料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促使鱼竿企业向良好的态势发展。当然,现在大型的企业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有些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碳布后产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的原材料的供给。一些企业的碳布问题解决了,但碳丝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所以材料的源头是关键。
  2.人工成本上升
  据悉,目前国内渔具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力的廉价,但目前这个优势正在被削弱。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高。威海的几家工厂,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订单,不是材料涨价,而是劳动力供应不足。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城市的人口政策都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今后国内的一部分渔具企业很难再通过低价的优势来占领市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3
我国渔具市场现状分析(转)
环球咨询 信息部 2009年12月24日
  改革开放之后,钓鱼成为人们养身修性及健身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在神州大地迅速发展起来。渔具行业应运而生。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中国诞生第一支玻璃纤维钓竿之后,我国的渔具业如雨后春笋,获得蓬勃发展。渔具界人士经二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打拼,中国的渔具不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品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著名的品牌已熠熠生辉,深受钓鱼者的青睐。
  目前,中国占世界近80%的渔具产品,2005年,我国渔船、渔具出口额为7.27亿美元,中国钓具出口量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是北美、亚洲和欧洲。中国制造的钓具在这三个地区主要以贴牌方式销售。
  中国出口钓具的种类,数量上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钓竿(单位:支)、渔线轮(单位:只)和鱼钩(单位:千克)。近年来,江苏兴化和福建泉州拟饵(LURE)制造发展起来,出口量处于增长中。专家预测:在未来10至15年之间,中国将会出现世界性钓鱼品牌,而这品牌将在生产拟饵和其它配件的工厂中产生。
  美国钓鱼运动联合会近几年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中国在美国九十六个渔具进口国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另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钓鱼爱好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大陆则拥有9000万钓鱼爱好者;而在华南地区钓鱼爱好者在10多年的时间里长期保持在200万左右,近两年超过600万,潜在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非常看好!
  (一)下游市场
  1.经营模式改变
  近年来,国内的渔具制造业普遍以“改制、扩张”为主要的发展策略,且许多企业正拟从旧的管理体制向新的股份制转变,即说明本行业的民营成分迅速扩充的事实。如今,土地购买及改建现代化厂房已成为国内渔具企业的头等大事。除了资本扩张,渔具工业还出现产品延伸的扩张、边缘产品的扩张及兼并的扩张。然而,扩张渔具企业是一回事,而改变自己经营的思维模式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才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进步。
  2.产品销售情况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渔具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在华北最大的水族市场丽泽桥水族市场里,卖国产渔具的钓具店要比卖韩竿的钓具店多出不止一倍,销量也不小,可惜价格太低。一般的6米碳素竿,韩货多在80元~120元,国产货很少能卖过50元。
  目前国内的渔具产品两极分化严重,高端产品多数从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地区进口,价格比国内产品高出许多,而且品种多样,功能性强。而国内产品则多数集中于中低档次,价格相对低廉。一般钓鱼发烧友选择的都是日本竿,虽然价格高,但工艺和材质确实好。其次是**竿,价格相对日本产品要低一些,但质量也不错。国产的就是便宜,一般玩票的也就拿它练练手,再就是低收入的人群喜欢用。
  我国渔具市场进口渔具占消费市场的一定份额,进口渔具之所以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因为这些产品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的短视,让国内渔具商只看到眼前利润,而没想过怎样将企业做长久,持续经营。
  3.中国渔具市场潜力巨大
  1983年以前,中国国内仅有一两个生产鱼竿的厂家,群众钓鱼大多用的是竹竿。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垂钓用具产生了较高层次的需求,刺激了国内外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发展。目前,中国渔具业已经出现一些质量优良的产品,但是质量远不如国外进口产品,还满足不了高水平钓鱼爱好者的需求。
  中国不仅是一个渔具加工大国,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渔具消费市场,据统计2002年中国国内的渔具交易总额是12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钓鱼协会统计,在各钓鱼协会有记录的中国钓鱼人数是9000多万,也就是钓鱼人年人均渔具消费为13.33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不可估量,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也以每年20% 的速度高速递增。
4.出口企业:利润“蒸发”,面临空前压力
  持续两年多的人民币升值,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出口企业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如纺织服装、水产食品、渔具生产等行业。
  世界的渔具特别是渔竿和配件产业,就规模和产量来说在中国,中国在山东,山东在威海和烟台,每年两季广交会及一年一度的北京国贸会,都会有大量国外客户前来两地洽谈订货,这些企业在出口创汇做贡献的同时,正在经受着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
  5.进口企业:成本下降,企业坐享升值好处
  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的也不都是压力,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就可以坐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因为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了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
  2005年全年钓具进口2632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1.52%。其中钓竿进口77万支,渔线轮进口57万个,鱼钩进口39万公斤。
  6.国家政策
  2008年中国渔具五金件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渔具五金件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渔具五金件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渔具五金件行业的发展需求增大。
  (二)上游市场
  1.原材料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鱼竿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原材料上。如果日本和德国不提供原材料,我们津津乐道的发展简直是在空谈。2006年碳布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多少鱼竿企业在为原材料奔走!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所以现在很多鱼竿企业不仅肩负着产品的创新使其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还要从源头上解决原材料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只有使原材料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促使鱼竿企业向良好的态势发展。当然,现在大型的企业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有些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碳布后产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的原材料的供给。一些企业的碳布问题解决了,但碳丝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所以材料的源头是关键。
  2.人工成本上升
  据悉,目前国内渔具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力的廉价,但目前这个优势正在被削弱。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高。威海的几家工厂,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订单,不是材料涨价,而是劳动力供应不足。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城市的人口政策都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今后国内的一部分渔具企业很难再通过低价的优势来占领市场
第2个回答  2011-08-16
(一)下游市场
  1.经营模式改变
  近年来,国内的渔具制造业普遍以“改制、扩张”为主要的发展策略,且许多企业正拟从旧的管理体制向新的股份制转变,即说明本行业的民营成分迅速扩充的事实。如今,土地购买及改建现代化厂房已成为国内渔具企业的头等大事。除了资本扩张,渔具工业还出现产品延伸的扩张、边缘产品的扩张及兼并的扩张。然而,扩张渔具企业是一回事,而改变自己经营的思维模式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才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进步。
  2.产品销售情况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渔具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在华北最大的水族市场丽泽桥水族市场里,卖国产渔具的钓具店要比卖韩竿的钓具店多出不止一倍,销量也不小,可惜价格太低。一般的6米碳素竿,韩货多在80元~120元,国产货很少能卖过50元。
  目前国内的渔具产品两极分化严重,高端产品多数从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地区进口,价格比国内产品高出许多,而且品种多样,功能性强。而国内产品则多数集中于中低档次,价格相对低廉。一般钓鱼发烧友选择的都是日本竿,虽然价格高,但工艺和材质确实好。其次是**竿,价格相对日本产品要低一些,但质量也不错。国产的就是便宜,一般玩票的也就拿它练练手,再就是低收入的人群喜欢用。
  我国渔具市场进口渔具占消费市场的一定份额,进口渔具之所以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因为这些产品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的短视,让国内渔具商只看到眼前利润,而没想过怎样将企业做长久,持续经营。
  3.中国渔具市场潜力巨大
  1983年以前,中国国内仅有一两个生产鱼竿的厂家,群众钓鱼大多用的是竹竿。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垂钓用具产生了较高层次的需求,刺激了国内外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发展。目前,中国渔具业已经出现一些质量优良的产品,但是质量远不如国外进口产品,还满足不了高水平钓鱼爱好者的需求。
  中国不仅是一个渔具加工大国,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渔具消费市场,据统计2002年中国国内的渔具交易总额是12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钓鱼协会统计,在各钓鱼协会有记录的中国钓鱼人数是9000多万,也就是钓鱼人年人均渔具消费为13.33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不可估量,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也以每年20% 的速度高速递增。
4.出口企业:利润“蒸发”,面临空前压力
  持续两年多的人民币升值,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出口企业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如纺织服装、水产食品、渔具生产等行业。
  世界的渔具特别是渔竿和配件产业,就规模和产量来说在中国,中国在山东,山东在威海和烟台,每年两季广交会及一年一度的北京国贸会,都会有大量国外客户前来两地洽谈订货,这些企业在出口创汇做贡献的同时,正在经受着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
  5.进口企业:成本下降,企业坐享升值好处
  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的也不都是压力,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就可以坐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因为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了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
  2005年全年钓具进口2632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1.52%。其中钓竿进口77万支,渔线轮进口57万个,鱼钩进口39万公斤。
  6.国家政策
  2008年中国渔具五金件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渔具五金件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渔具五金件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渔具五金件行业的发展需求增大。
  (二)上游市场
  1.原材料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鱼竿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原材料上。如果日本和德国不提供原材料,我们津津乐道的发展简直是在空谈。2006年碳布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多少鱼竿企业在为原材料奔走!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所以现在很多鱼竿企业不仅肩负着产品的创新使其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还要从源头上解决原材料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只有使原材料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促使鱼竿企业向良好的态势发展。当然,现在大型的企业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有些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碳布后产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的原材料的供给。一些企业的碳布问题解决了,但碳丝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所以材料的源头是关键。
  2.人工成本上升
  据悉,目前国内渔具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力的廉价,但目前这个优势正在被削弱。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高。威海的几家工厂,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订单,不是材料涨价,而是劳动力供应不足。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城市的人口政策都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今后国内的一部分渔具企业很难再通过低价的优势来占领市场
第3个回答  2011-08-08
渔具行业很火,无论是过去、现今或是将来。
随着网络的兴起,垂钓的娱乐活动也随即升温至沸腾。无论初学者还是达人都粉墨登场,广交各路热爱钓鱼的朋友,相互讨教,分享渔获。
传统垂钓已经满足不了现今的钓友,路亚钓法已经被很多国人所吸引。
捕获猎物用‘诱惑’的方法,操作起来非常新颖有趣,大大提升了上鱼后的快感。
总之,凡用路亚方法上过鱼的人都会被其中得到喜悦而感动。
路亚钓法更是一种运动,国外有很多路亚比赛。
对于现代快步伐走进的中国及社会成人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路亚运动的前景非常好。

关于市场前景?!是指生意上的?
无论哪个行业,在中国都有369等,因个人的生活品质不同自然有优劣分化。
国人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只要人人都意识到‘生命在于运动’
而运动的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爱好,即可达到完美境界。

无论是传统钓还是路亚市场
如果用高端那就属娱乐加奢侈项目。
中低端就属普通娱乐项目。

既然生活的品质在提高,可以推断将来高端商品将成为主流。
品质提高了,现今看似‘高端’的将来就变成‘普及’了。追问

谢谢

追答

不客气

第4个回答  2012-03-10
改革开放之后,钓鱼成为人们养身修性及健身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在神州大地迅速发展起来。渔具行业应运而生。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中国诞生第一支玻璃纤维钓竿之后,我国的渔具业如雨后春笋,获得蓬勃发展。渔具界人士经二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打拼,中国的渔具不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品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著名的品牌已熠熠生辉,深受钓鱼者的青睐。

所以说前景是非常FEEL的。。。

加盟 行营钓具吧

真心求教:内地渔具市场目前现状?以及市场前景怎么样?
我国渔具市场进口渔具占消费市场的一定份额,进口渔具之所以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因为这些产品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的短视,让国内渔具商只看到眼前利润,而没想过怎样将企业做长久,持续经营。3.中国渔具市场潜力巨大 1983年以前...

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妻子和马丁有分别是怎么样的感情?
对比而言,我国当前的出口市场极为集中,并且呈现出了低端化的趋势。过度集中的市场将导致我国苹果对外贸易承受外部风险的可能性加大,当个别国家或地区出现不稳定因素时,便会极大地影响我国的苹果出口贸易。而市场集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苹果缺少高端产品,整体质量偏低。加之部分国家通过技术法规、标准等措施对我国的苹果出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