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长的成语故事7篇

7篇,较长的

老马识途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 “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告诉身边的大臣:「有谁敢劝谏,死罪!」大臣们皆不敢再谏。

臣子中有个侍卫小官想劝谏吴王,又不敢去,便每天拿著弹弓在后花园转来转去,以致园中露水打湿了衣服,就这样过了三天,吴王看见他,便问:「你的衣服怎么被露水弄湿了?」他回答道:「花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个蝉,蝉在树的高处一边鸣叫一边喝著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背后。螳螂屈身藏在蝉的身后,想著捕食鸣蝉,可是却不知有只黄雀已经在逼近它,而黄雀伸著脖子想吃螳螂之际,却没有发现我的弹弓已经在下面瞄准它。蝉,螳螂和黄雀都是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自己身后潜伏的隐患呀。」

吴王听了,明白了自己如同蝉,螳螂和黄雀,只顾小利而忽略了大祸,便停止了攻楚的计划。

背水一战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

5 望梅止渴,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jué)》。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打仗,将士们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水喝,非常口渴,可周围一点水都没有,怎么办呢?曹操心眼多,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他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对将士们大声说:“这条路我走过,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们赶快去那里去吃梅子吧。”其实根本没这档子事,可大家听曹操这么一说,马上都想到梅子的酸味,人人嘴里都不觉流出不少口水。大家一下子都不觉得渴了,于是都很积极地往前走,盼望马上就能吃到梅子。最后大伙终于走出了这片大荒原,赶到了目的地。

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由来,用来比喻某种愿望无法实现,只能用幻想或大话来自我安慰。类似的成语还有画饼充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处《左传·闽公元年》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释义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 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
家就不得安宁。
故事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 下,公子般当了国君。
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 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
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 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 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
另立阂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 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
制造内乱,企图混 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 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
解情况。不久,仲孙湫 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 去
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
之内,鲁 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 庆父恨之入
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 国。 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
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 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
到鲁国没 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较长的成语故事7篇
我的 较长的成语故事7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魇梦SXH 2022-12-11 · 超过7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0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34.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1、画蛇添足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

七篇成语故事,带内容,先到给采纳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篇1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来到吴国游玩。一天,他突然想回家,便收拾行囊准备回家。 真好他碰见一个卖剑的人就买了他的一把最锋利的剑,这时他才发现回家的盘缠没有了,没办法,只好默默的蹲在岸边。过了一会儿,有位好心的渔夫载他上了船才救了他一命。 他这会儿才开始慢慢欣赏刚买来的剑,突然,他猛烈地挥...

成语小故事精选15篇
6、一叶障目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7、栩栩如生 庄子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

经典成语故事大全(10篇)
5.经典成语故事:鹬蚌相争 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注释]鹬:鹬鸟。[提示]比喻两者相争,两败俱伤,让第三者...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10篇)
1.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道听途说 从前,有一个叫毛空的人,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艾子于是两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毛空对艾子说:“有一户人家养的鸭子,一只鸭子一次就下了一百多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不相信地说道。 于是毛空又说道:“我说错了,不是一只鸭子,实际上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一百多个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篇1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只猴子。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交流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

40个成语故事
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由来,用来比喻某种愿望无法实现,只能用幻想或大话来自我安慰。 2.完壁归赵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

经典四个字成语故事(十篇)
下面是 无 分享的经典四个字成语故事(十篇)。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四个字成语故事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必备10篇)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们都称赞他是能...

相似回答